移民网

美国学校“种族隔离”现象引忧虑 族裔鸿沟恐难弥合

2020-10-30
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

小萱是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学生,小时候上幼儿园时,她有许多白人小朋友,经常互相邀请参加生日聚会,她最要好的小朋友也是一个白人男孩。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升高,转过一次学的小萱上小学以后,白人朋友越来越少。而她所在的小学天才班28名学生,一大半是亚裔,一小半是白人,非裔和拉丁裔学生分别只有1名。

从去年开始,小萱上了她家所在地区的好初中,学生构成类似,基本上是亚裔与白人平分天下,非裔与拉丁裔寥寥无几。现在小萱最要好的是一名韩裔女生。她说,在学校里休息吃饭时,基本上都是亚裔与白人学生各自扎堆聊天,相互间很少凑到一起。

这是美国好学区公立学校的典型场景。在这些外人看来的好学校里,亚裔学生比例远远高于本地区人口中亚裔的比例,亚裔学生的学习成绩出众,数学、科学奥林匹克班,亚裔学生更是大显身手,学校乐队中亚裔学生占一大半,但在体育场上则多是白人学生的天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校园族裔分野现象。而在另外一些贫困人口聚居的学区,学校里非裔或拉丁裔学生占绝大多数,白人学生屈指可数。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民权项目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纽约州公立学校的族裔分野情况在全美范围内最严重。很多学校连一名白人学生都没有,仅有非裔和拉丁裔学生。2009年到2010年,纽约州的白人学生占学生总数的近一半,但非裔学生常去的学校,白人学生平均比例仅占17.7%。

以全美最大、有110万学生的纽约市学校系统为例,过去12年内建立了许多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s),但73%的特许学校仅有少于1%的白人学生,其他多是非裔和拉丁裔学生。特许学校经常设有项目,专门面向贫困家庭。民权项目主任兼该报告作者奥菲尔德(Gary Orfield)称,很多非裔和拉丁裔学生注册那些穷学生比例高的学校,而在收入和肤色多样化的学校里,非裔和拉丁裔学生的学业表现,通常比那些在族裔分野现象严重的学校的学生好很多。

其实这种学校种族隔离在全美范围普遍存在。根据这份报告,这种现象严重程度排在纽约之后的依次为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和加州,比如在加州,非裔学生集中的学校,白人学生比例平均只有18.9%。

报告指出,学校的族裔分野现象,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住房分布。美国的公立学校是划片入学,学生只有住在这片区域里,才能到管片学校(home school)上学,于是形成富人和中产阶级中上层聚居的地区学校较好,而穷人和中产阶级下层聚居区学校较差的现象。现实生活中,非裔和拉丁裔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滞后,贫困率较高,其子女也只能在较差的学校里就学,形成恶性循环。而本来居住在这些区域里的白人则逐渐搬离,或者让孩子去读私立学校。比如华盛顿国会山以东区域,已经成为非裔聚居区,但有一片仍是白人聚居区,但那个区域的公立学校里,却几乎看不到白人学生。

奥菲尔德表示,如果纽约想要一个社会和经济多元化的未来,它的决策者和公民应该要尽快意识到多元化的价值和不平等带来的危害。多年来美国各地教育部门并非没有想办法促进学校的多元化,但实际效果似乎不明显。俄亥俄州曾经尝试公立学校跨片入学,但结果是有能力的走了,没能力的留下,原来学校的族裔分野现象更加严重。族裔多元化和移民大量涌入后形成的隔离居住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学校的种族隔离现象。有大苹果、大熔炉之称的纽约和移民最多的加州,反倒是学校种族隔离现象更严重的地方,就说明美国实现种族平等依然任重道远。

即便是享受好社区、好学校的亚裔,在校园中依然存在族裔分野现象。小萱说,在学校里亚裔学生聚到一起,多讨论作业难不难,课余上什么班等话题,而白人学生聚在一起更多讨论美国主流社会的时尚。在学校里,亚裔与白人学生的交往基本上是“公事公办”,如果谁跟另外一个族裔打得火热,反倒显得有点另类。亚裔第一代移民家庭保留的母国文化氛围,使第二代亚裔虽然生长在美国,但与白人文化仍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由此产生的族裔鸿沟,恐怕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全弥合的。(于旭明)

小编推荐

加拿大移民对子女的忧虑:学校推行SOGI性教育是好是坏?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加拿大移民家长都对突然广泛传播的SOGI性教育课程十分担忧,焦虑不已。因为在微信加拿大移民华人圈,一些有关性教育课程的骇人图片和事例被大家传来传去,令加拿大移民非常惊讶,“加拿大学校怎么能这样上课啊,这不是毁孩子么?”“真是后悔,我们移民加拿大是不是移错了?”

笔者也挺焦虑的,忙不迭和其他家长一样问孩子,“你们学校老师讲有关同性恋的事情了么?”女儿的回答是没有,别的孩子答案也类似,而且看起来挺轻松,丝毫没有被家长的焦虑传染上。我只被告知学校上了以下课程,老师告诉学生们男性女性的隐私部位叫什么名字,还让他们大声朗读,结果大家哄笑成一片。笔者不理解这是什么教学方式,教就教吧,有些词汇为什么还要大声说出来?

不过既然学校目前没有涉及出格性教育,我也算稍微松了口气,又严肃告诫女儿,“你们老师要是讲同性恋、变性之类的事情,你就告诉他们你妈妈不让你上,自己离开就好了。”女儿回答,“我不能这样做,你这样说,是对同性恋有偏见吧?”看来上初中的女儿已经走在政治正确的路上了,我只好称,“我对他们没偏见,他们过他们选择的生活,我从来不想干涉,但他们也别想干涉其他人的生活。你是我孩子,我是你监管人,怎么没有权利监管你了?”

是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爱吃肉是你的事情,我爱吃素食也是我的自由。加拿大不是尊重个人自由和权利么,为什么在性教育上面却采取了挺奇怪的方式。反对SOGI性教育课程的有华人,也有当地人和其他族裔者,但是SOGI课程就是这样在大多数学区被接纳了,卑诗省很多学校会逐渐教授学生相关课程。

焦虑的华人家长们联合起来,建微信群讨论、组织大家投票反对和签名请愿。加拿大移民中的华人选择移民海外大多数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做什么都是积极主动的。稍微令人心安的是,虽然笔者子女所在学区已接纳SOGI课程,但各个学校在具体执行时方式不同。看的出来,一些校方管理人员、老师和华人家长一样,并不认可SOGI课程中那些出格内容。儿子所上小学的许多华人家长纷纷找校长反应自己的担忧,校长表态该校“实施SOGI以后和以前没有不同,只是教育孩子们要包容”。该校设立的课后课程会包括专门的SOGI课堂,但需要个人交钱自愿选择上。

总算让这些家长的焦虑感减少些,但不知道其他学校会怎样推行SOGI课?全看碰上了什么校长,什么老师。有的公校华人家长动了转到私校或者教会学校的心思,但听说私校也会有SOGI课,去比较传统的教会学校的话,又怕孩子被宗教洗脑。左右都是难,他们再次怀疑自己选择加拿大移民移对了么?逃离了国内的巨大学习压力和扼制个性的教学方式,没想到在加拿大又遇到号称包容、尊重、自由的性教育。

令人焦虑的不仅仅是出格性教育,还有大麻和毒品问题。最近笔者再次听说,附近几个著名高中的校园里经常散发出大麻的特殊味道。一名华裔女生此前因为讨厌一所学校总有学生聚众吸食大麻,才选择另一学校,但那所学校现在反而大麻味道显得更浓重。

好像没有净土可以选择了,然而在这里上学,家长们必须告诫子女一定要选择,清楚认识大麻和毒品的危害,不要随大流不要跟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加拿大学校的确可以教出有个性有想法、自信独立的学生,也能教出不求上进、只爱享受的孩子,甚至教出瘾君子。

说到只爱享受,笔者还想谈谈另一个加拿大移民华人家长的焦虑。这里的公立小学普遍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很少,但一上了初中、高中,作业会逐渐多起来。然而从小习惯轻松自由学习方式的孩子们,一下子就不适应了,开始抱怨重重,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作业做得拖拖拉拉、不积极主动。火大的华人家长会说声,“让你回国上下学做做他们的作业,你就不在那里叫苦了。”

难以忘怀的种族仇杀: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英文:Rwandan Genocide)又称卢旺达内战,发生于1994年4月6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全国总人口1/9以上。大屠杀得到了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大量当地媒体的支持。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Interahamwe和Impuzamugambi,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到了大屠杀中来。

事件背景

卢旺达地处非洲中部,有千丘之国”之称,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胡图族和图西族两个民族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99%,其中胡图族人口占85%,图西族人口占14%。

16世纪,图西族人在卢旺达建立了封建王国。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德国、比利时等西方殖民势力相继入侵。1890年,卢旺达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比利时获得卢旺达的委任统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卢旺达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但仍由比利时统治。20世纪60年代以前,仅占人口10%—15%的图西族在卢旺达占据统治地位,88%的政府官员都是图西族人,并拥有绝大部分可耕地。1959年,卢旺达南部的胡图族农民开始反抗图西族贵族的统治并掌握政权,把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的人,许多图西族贵族逃到了邻近国家。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在比利时人离开后,政权交还给占多数人口的胡图族。在1962年卢旺达独立后,政府也未妥善处理民族之间的对立问题。[1]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在20多年的时间里,卢旺达政府一直对图西族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在大屠杀前的三年里,国家控制的媒体甚至把图西族人视同为国家的敌人,大力加以挞伐和煽动,引起图西族人的恐惧和仇恨。一家受到党政军多名要人支持的RTLM广播电台在大屠杀前九个月,宣传对图西族人的仇恨,甚至公开宣布须被处决的名单。

在1990年,由图西族难民组成的反政府集团-卢旺达爱国阵线从乌干达入侵至卢旺达北部,企图推翻由胡图族领导的政府。在卢旺达内战期间,非洲法语国家和法国支持胡图族,乌干达支持图西族。这加剧了卢旺达国内种族之间的紧张气氛。在卢旺达政府控制的媒体鼓吹下,许多胡图族人开始着迷于胡图族权利意识形态。

胡图族权利意识形态中宣称图西族应当被奴役,胡图族人应当不惜任何代价来平定图西族的骚乱。持续的种族冲突导致反对派占领了北方,从而取代了北方的大量胡图族人,而在南方,胡图族则定期屠杀图西族人。由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领导的卢旺达政府迫于国际压力,在1993年签订了停火协议,这个协议也叫作阿鲁沙协议(Arusha Accords)。

在1994年4月份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被暗杀,这在卢旺达国内掀起了激烈的暴力反应。胡图族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其中也包括那些帮助和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这次种族大屠杀由胡图族组织阿卡祖(Akazu)策划,这个组织中的许多人就职于国家政府高层职位。

事件经过

1990年,侨居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织卢旺达爱国阵线(RPF)与胡图族政府军爆发内战。在周边国家的调停和压力下,1993年8月,卢旺达政府和爱国阵线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签署旨在结束内战的和平协定。即将到来的和平令卢旺达政府高层中的极端势力感到恐惧,他们逐渐对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感到不满,认为他在与爱国阵线的谈判中让步太多。

1994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同时罹难。该事件立即在卢旺达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胡图族人针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7日,由胡图族士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在当地媒体和电台的煽动下,此后3个月里,先后约有80万至100万人惨死在胡图族士兵、民兵、平民的枪支、弯刀和削尖的木棒之下,绝大部分受害者是图西族人,也包括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卢旺达全国1/8的人口消失,另外还有25万至50万卢旺达妇女和女孩遭到强奸。

同年7月,卢旺达爱国阵线与邻国乌干达的军队反攻进入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击败了胡图族政府。200万胡图族人,其中一些屠杀参与者,由于害怕遭到图西族报复,逃到邻国布隆迪、坦桑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数千人由于霍乱和痢疾死于难民营。[3]

国际态度

由于美国在索马里进行的“黑鹰坠落”行动的失败,因此美国并不想介入卢旺达内战。对此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3月访问卢旺达时,在基加利机场对大屠杀幸存者发表讲话时婉转地表达了歉意。

比利时政府因10名比利时维和军人遭到杀害为由,撤出了全部在卢旺达的部队,并带走了所有的武器。

联合国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事件中表现消极。大屠杀发生的第四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投票,决定象征性地在卢旺达保留260名维和人员,职责仅仅是调停停火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持续了近一个半月后,联合国才决定将联合国驻卢旺达援助团人数增加到5500人,扩大其行动授权,并说服其他国家参与救援。

法国在基伏湖附近建立了野战医院,尝试收容难民。加拿大、以色列、荷兰和爱尔兰也提供了一些援助。红十字会、无国界医生等国际救援组织无惧炮火,到达当地,拯救平民百姓。

事件影响

1994年的卢旺达内战和种族大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

事件后续

1994年联合国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成立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判卢旺达种族大屠杀高级政府官员或军人。卢旺达政府则负责审判较低层级的领导人或平民。

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2月23日宣布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

2004年3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防止卢旺达大屠杀事件重演。同年4月7日,卢旺达举行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的全国性纪念活动,以哀悼大屠杀遇难者。

审判责任人

经过历时十年的审判,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6月24日宣布,判处涉及卢旺达大屠杀案件的6名嫌疑犯25年到终身监禁,其中唯一被起诉的女性、卢旺达的一位前部长尼拉马苏胡科(Pauline Nyiramasuhuko)及其儿子因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等罪名被判终身监禁。

尼拉马苏胡科(Pauline Nyiramasuhuko),1946年出生,卢旺达前家庭和妇女发展部长

1992年4月至1993年7月任卢旺达家庭和妇女事务部长

1993年7月任家庭和妇女发展部长

1994年前往刚果(金)

199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被捕。[4]

审判过程

1994年针对图西人的种族大屠杀导致80多万人被杀害,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1/9。当年底,安理会决定设立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起诉应对1994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期间在卢旺达境内的种族灭绝和其他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的责任者和应对这一期间邻国境内种族灭绝和这类犯罪违法行为负责的卢旺达公民。

自2001年以来,法庭在审理过程中仔细审查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超过160名证人的证词,法庭程序和实际操作繁琐,加上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使案件审理历时长达10年之久。

审判结果

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发言人阿穆苏加:"(英文)尼拉马苏胡科与其儿子恩塔何巴利(Arsène Shalom Ntahobali)被法庭判罪,尼拉马苏胡科因犯有阴谋策划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包括消灭罪、强奸、迫害)以及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中的相关条款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她的儿子以类似罪名也被判处终身监禁,其他四人分别被判处25年、30年、35年和终身监禁。"

尼拉马苏胡科与其他政府成员1994年合谋在南部布塔雷地区“实施种族屠杀……她下令在布塔雷省办公室实施强奸”。鉴于这些罪行,以及考虑所有关联状况,法庭对她判处终身监禁。

尼拉马苏胡科面临11项种族屠杀指控,其中7项指控罪名成立。她的儿子阿尔塞纳・沙洛姆・纳塔霍巴利作为同案被告,因种族屠杀、种族灭绝、强奸、煽动强奸等罪名被判终身监禁。

周年活动

在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再次指控法国“参与”了1994年造成80万人死亡的大屠杀之后,法国周六决定取消参加纪念卢旺达种族大屠杀20周年活动。

这一决定标志着两国间因猜忌而恶化的关系再次受阻,尽管双方在2010年曾和解。双方争执的关键在于法国及其军队支持卢旺达胡图族政权的问题,而该政权是针对图西族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卡加梅总统在即将出版的《青年非洲》周刊的访谈中谴责法国和比利时“直接参与种族大屠杀的政治筹划”,“法国甚至参与行动”。

他指控1994年6月在联合国授权下部署在卢旺达南部开展“绿松石行动” 的法国士兵是发生在1994年4月至6月间大屠杀的“同谋”,而且还是“积极参与者”。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罗曼·纳达尔强调说,“法国对无法参加纪念种族大屠杀20周年活动深感遗憾,因为它一心想参加纪念受害者活动,并与卢旺达百姓一起哀悼”。

美国学区房购买攻略


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孩子包括父母是偷渡者的孩子,只要是居住在这个学区内,都享有免费教育的权利。公立学校(包括1年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是全部免费的。

只要能拿出居住房子的水电费清单和孩子接种疫苗的单子,学校是一定要让小孩子入学的。但如果房子的住址不属于这个学区,校方有权拒绝。美国是13年义务教育(K-12)。

择校先择居

很简单,给孩子报名那天,你必须在递交的申请上写明住址。美国人是信人的。你写哪里,就是哪里。

不过,他们会派人上门抽查。如果查到这个地址并没有你的孩子,那么,这就是非常严重的诚信事件了,除了罚款,而且还会有诚信不良纪录,这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与不便。

学区房的分类

学区房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周边的公寓,这类房产多为给大学生出租所用。由于大学的学生公寓租金较高且数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大部分的美国学生都会选择到学校周边租房居住,这类校区房仅限于投资和以学养房的人;另一类校区房则是优秀高中所在的学区的房子。

公立学校才有学区概念

私立学校由宗教组织和个人开设,收费较高,所就读的学校与居住的区域无关。优质私立学校首先看钱,每年学费起码得交两三万美元。其次看人,如果进校后学生被发现是“朽木”或“坏料”,就会被清除出校。而我们通常概念上的美国校区房实际上是讲的可以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接纳生源的公立学校。

房产税和学校、学区的关系

公立学校的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地区的房地产税,学区的资金跟房地产税的数额是成正比。学校资金多,则有财力提高教学质量。在美国,如果你拥有房子就需要交房地产税。由各县或各市政府征收,税率各地不同,大多数为1%到2%(也有地区会高于2%),房地产税根据房子的评估价值征收。

地方政府每年都要详细公布房地产税的去向,通常,各地的房地产税总额的一半以上都用于公立中小学,如修缮校舍、添置设备、聘请老师、开展活动、校车接送等。

一个学区如果房子价格高,房地产税也就相应较高,用于学校的钱就相应充裕,学校教学质量便会提高,好学校必然吸引家长来买“校区房”,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学区与行政区的区别

美国的学区划分具体到每一条街、每一个门牌号,和行政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行政区和学区经常会出现交叠或者说“跨片儿”的情况。很多人误以为好学区就这个学校所在的城市/地区,但如果不针对物业所在的具体地址进行核实,很有可能出现即使买在好学区也无法就近入到好学校的情况;以及在一般学区也会有好的“小” 学区的情况。所以如果以购买学区为目的,一定要具体到每一个物业的地址,查询物业所在的学区。

公立中小学跟“学区”有关系

美国只有公立中小学跟“学区”有关系。美国的公立中小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地区的房地产税。各地税率不同,大多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学区的资金跟房地产税的数额是成正比。学校资金多,则有财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质量好,就会吸引有孩子的家庭搬到这些学校周边居住,便形成了所谓的“校区房”

私立中小学跟“学区”没关系

如果家长计划让孩子读美国私立中小学,那么也跟“学区”没有关系。美国的私立中小学不管学生的居住地区,优质学校首先看钱,每年学费起码得交两三万美元。其次看人,如果进校后学生被发现是“朽木”或“坏料”,就会被清除出校。

大学跟“学区”没关系

美国好大学很多,大学没有“就近入学”的规定。但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州内州外有别,比如外州(包括外国)学生,一年学费是3万美元,而州内学生只要1万美元出头。如果要享受州内学费优惠的条件是:在开学前在该州住满一年。无论住在州内哪个区域,一视同仁,跟“学区”没有关系。

不是在“学区”买房就能入学

如果外国父母想让孩子就近入读美国的公立中小学,通常父母必须至少有一人在美国工作、求学。

向往美国的中国家庭多半是看中了美国的教育水平,习惯了在中国抢购校区房的家长们在越洋教子的路上,也不忘哄抬美国校区房的市价。

公立学区好处多

美国好大学很多,大学没有“就近入学”的规定。但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州内州外有别,比如外州(包括外国)学生,一年学费是3万美元,而州内学生只要1万美元出头。如果要享受州内学费优惠的条件是:在开学前在该州住满一年。无论住在州内哪个区域,一视同仁,跟“学区”没有关系。

如何选择好学区

美国不同地区对学区是否优秀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标准。在纽约,教育部门公布的年度学校排名由三个指标决定:学校环境(包括学生出席率)占15%;学生表现,其中初中和小学根据学生英语和数学的会考成绩衡量,而高中则根据学生毕业率衡量,占总分的30%;学生进步,包括学校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占总分的55%。

美国新型教育学校模式:特许学校


美国的学校类型大致分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宗教类学校。在美国,公立学校对本地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而且只允许接受短期外国交换学生;私立学校是面向国际招生的;宗教类学校其学术标准,学生的行为和道德规范要求都具有较高水准。

从1991年开始,美国又有了一种新型的学校出现,这新型的学校是介乎于公立和私立学校的一种特殊形式,那就是特许学校。现在美国已有三十个州通过立法,推行特许学校。特许学校面向本地学生招生,由政府负担学生的教育经费,私人负责运营管理,学校可以不受一般教育行政法规的限制,可以制定自己的特色课程,可以激发创新课程。现在美国已经有5600所特许学校,仍有120万本地学生在申请入读特许学校,这还需要建设400所特许学校才能满足。一些特许学校现在已经放开面向国际招生,国际招生的比率通常控制在5-7%之间,这会让更多的国际学生有机会与本地学生一起学习,了解本土文化,更快地融入氛围。

美国特许学校优势:

1、由政府负担教育经费,私人经营管理;学校更重视经营绩效,激发各种创新的教育实验,校方必须达到预定的教育成效;

2、无入学门槛要求,只需要进行入学基础英语测试;

3、与本土学生一起学习,能更快融入全英文的环境;

4、学校不受教育行政法规的限制,灵活自主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更大程度达成设置的5、学生学习目标及日常管理水平,推行个性化课程;

5、了解美国文化,为融入美国大学生活打基础。

【美国EB-5特许学校投资项目优势】

★门槛低:无语言、学历及年龄要求;无需经商经验,无需创业;

★投资金额:美金50万元;

★主申请人年满18岁

★自由定居:登陆后,申请人可以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居住或从事各种生意活动;

★无工作要求:投资移民申请成功即获绿卡

移民美国学习美国的驾车礼仪


现在,很多美国移民将买车视为登陆美国后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美国,拥有自己的爱车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一部分新移民,因为对美国的驾车礼仪不够熟悉,怕出错,面临着不敢轻易购车的困惑。为此,小编在这里为大家详解了一下美国的驾车礼仪,希望能避免大家在驾车的过程中所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美国和大陆一样,行人和车辆都是靠右行驶的,以下的几个原则不单在各州都适用而且还十分重要:

先行权原则

在美国“行人优先、汽车让人”是交通规则的基本原则。虽然在美国行人也和车辆一样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行动,但当开车通过十字路口时,如果有行人过马路,无论何种情况,一切大小车辆必须停下来让路,即使是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司机也会看到行人便善意地停下来,这在美国是起码的常识,也是一个文明公民的标志。

安全原则

这是让中国人感触很深的一条原则,因为在美国开车不需要有多高的车技,较重要的是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而且美国驾校不多,路考是在车水马龙的真正马路上的“实战”,这样就不会出现不敢上路的司机了。

保险约束原则

美国的交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行车时必须随身携带保险证明。如果在美租车的话,租车行一定会在租金之外再列出可供选择的保险。以赫兹租车行为例,一般有:

1、车辆丢失和损失免除险(LDW):

顾名思义指租车人如果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使用车辆,可以免除车辆丢失和损失的经济责任。每人约10美元/天。

2、个人事故保险(PAL):

指包括租车人和乘客,如果发生意外伤亡可以得到一定的死亡和医疗费用补偿。每人约6美元/天。

想去美国旅游的中国人可以在出发前在国内购买一些境外旅游保险作为补充,注意最好是购买美国公司的旅游保险,比如美国友邦保险,而且特别是要包含自驾车事故理赔方面的条款。

美国的保险约束原则不但为租车人提供了保护,同时也与行车违法记录和银行贷款信用数据挂钩。因此长期以来,美国人已经形成了遵守交通规则以保证个人信用的观念。

在美开车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美国的大多数城市不准按喇叭,如果准许则只限必要时,例如车辆横穿马路时向周围发出警告。催促其他车辆而按喇叭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但在乡间道路时可以按喇叭以示超车。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美国学校“种族隔离”现象引忧虑 族裔鸿沟恐难弥合》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3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28936.html

上一篇:德反移民政党首度打进柏林议会 默克尔再受重挫)

下一篇:爱尔兰投资移民深受欢迎 移民不移居首选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