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龙永图:从我送外孙女去美国谈谈中国的教育

2021-06-02
移民去美国的条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进展,到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当时,全球媒体都在热议,什么时候中国经济的总量会超过美国?

这时,澳大利亚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我们暂且不要讨论中国的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能够超过美国,先问问另外三个 “什么时候”:

** ,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 欧洲留学?

第二,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 ** 观赏中国的电影、文化、书籍,而不是像今天他们 ** 喜欢的是美国、欧洲的电影、书籍、音乐?

第三,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 ** 中国的品牌?

这 “三问” 确实打中了中国的要害。

非凡是 ** 个问题,欧美教育能够吸引全球人士到他们国家学习,说明了全球精英对他们教育内在价值的认同,包括中国政府职员。

我原来一直不太同意我们送自己的孩子到美国去接受教育,但我的外孙女去年就到了美国,那种内在的力量是我们都抗拒不了的。

这 “三问” 说明,在讨论中国的经济时,一些理智的人士已经开始考虑中国以教育为核心的软实力了。而我从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也确实感到,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关乎教育,还关乎我们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解决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问题时;二是教育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现在,国内经济社会进展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

一是经济转型问题。

问题的核心是把过去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关注转移到经济进展的质量上来,而质量的问题,说到底是要整个国家形成一种以人为核心的进展目标的价值认同。过去我们说某个地方的经济质量好不好是看它的GDP;现在要看经济增长了以后, 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了真正的好处。过去提到提高城镇化就是盖房子,现在的城镇化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经济转型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经济进展模式,这时候,专注于人的进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面临的第二大的问题是创新。

不久前,美国的报纸都在讨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他们认为 ** 大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不鼓舞创新,不鼓舞独立自由的思维。假如教育出的孩子没有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思维,我国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只能搞一些表面文章,一阵风就过去了;或者是只能在少数 ** 的、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的领域实现少数创新,而不能实现全民创新。对此,教育承担着极大的历史性责任。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正常的政商关系。

这看起来和教育不相关,实际上有着很深刻的关系。我们应该真正培养起一种平等的意识,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追求高高在上的做官的感觉,使孩子知道不是有钱就高人一等。

我们的孩子从小 ** 愿意当班长、中队长、大队长,而且为了当中队长、大队长不惜让家长跟老师搞好关系,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常的办法。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平等意识深入人心。

很多年前我到新西兰访问,新西兰的大使到机场接我,他说:“很抱歉,您再等一下,我还要接我们的副总理。” 等了一会儿,新西兰副总理自己一个人背着包, 和大家一起走出通道。大使走上去迎接,副总理说:“还要麻烦你给我看着包,我要去取行李!” 拿到大行李准备乘车,外面只有一个司机等着他。

像这样的例子不是孤立的。去年参加博鳌论坛,论坛结束后,我跟美国驻华大使说待会儿飞机上见,因为我想他肯定是和我们一起坐头等舱的。结果上了飞机,这位大使带着美国的一些大亨们,全部坐的经济舱。这就是美国,不超过规定时间你不能坐商务舱。

所以,假如教育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这会对解决中国的官场文化、政治文化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提高国家软实力方面,教育可以有哪些作为?

我们的软实力问题很大部分反映在我们的话语权上。我们一再抱怨中国的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相当,这正说明我们的软实力存在严峻问题。

我们过去没有话语权,首先是因为我们的观念有问题。

20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我在联合国工作,因为联合国的会议很多, 所以即使是我们这些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外交官也被分配到一些会场上,代表中国表态,表态就是话语权。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表态,只记住几条原则,比如其他进展中国家同意的,我们就同意,他们反对的就反对,没有自己的推断。

还有以前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凡是碰到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要提高保护环境的标准,我们自然就会抵触。当时我们想,你们搞了几十年的工业化,把经济进展起来了,现在我们进展中国家刚要进展,你就提出环保标准要提高,这是陷阱,这是骗局,我们不能同意。现在想想真是荒唐。我们这几年吃了很多环境的亏,北京连续五十多天的雾霾。我们现在才知道,保护环境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这些问题全是我们观念上的问题。过去,我们从短期的利益出发来表达观点, 话语权越多,对国家的形象和名声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增强软实力的核心问题在于,要以怎样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在教育中,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世界正确的熟悉,才能使我们在进展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提高自己的地位。

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我还想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非凡强调几点:

一是培养孩子的诚信。

不说谎是基本底线,但是我们今天的孩子没有几个不说谎的。我弟弟的孩子在美国出生,在美国受教育,他和国内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别人会嘲笑他是 “傻老美” ——不会见风使舵,不会说假话,傻。我们的孩子精得很,看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谁培养的?家长培养的,教师培养的,学校大环境培养的。一个家长忽然接到老板、上司的电话,他明明在公园游玩,却当着孩子的面公然说自己很忙,这才是一个电话, 以后会有十个、 二十个电话,渐渐地,你说孩子的诚信哪去了?

在国际交往中,外国人 ** 怕我们撒谎、不诚信。我在和美国几任谈判代表谈判时,不管谈得好不好,坚守的底线是 ** 不欺骗。后来我们谈判成功了,很多美国代表到中国来访问,他们都会对我说:“龙先生,你有时候很强硬,今天之所以我们还能成为朋友,是因为那么多年来你从来没骗过我们,这是我们 ** 观赏你的。”

去年我参加中美的一个会谈,当时基辛格就谈道:“中美两国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 ** 重要的是建立互信,而建立互信的基础是你们不再骗我们。” 这话讲的是很尖锐的。我们扪心自问,有的时候做得真不是很好。所以,我觉得教育就要贯穿诚信这一 ** 基本的道理。

二是培养责任感, 这是培养优秀社会公民 ** 核心的问题。

中国在入世的时候,对全世界承诺遵守经济贸易规则,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中国当成市场经济俱乐部的成员,开始贸易往来。但是这种关系是很脆弱的,一旦中国对这种承诺放松了,我们很可能会失去国际的信任。要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样在国际上才会有政治的公信力。

有一次,我到日内瓦的一个公园漫步。我到公共厕所去,发觉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厕所里面 “玩”, 我当时想小孩真调皮,怎么玩到厕所里来了。等我走出厕所,一位40来岁的中年妇女就着急地迎上来问:“先生,我的孩子上厕所,进去20分钟了还没有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你能不能帮我去看看?” 我进去一看,小孩正急得满头大汗,我问:“你在干什么?” 他说:“我上完厕所以后,不知道怎么冲水。” 原来冲水马桶是新式的,他没见过,为了冲水,在里面折腾了二十分钟。我帮他冲掉以后,他说了很多次谢谢。我非常感动,这就是责任心,是他所受的教育带给他的,我想,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很能担当的人。

其实我们中国的小孩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我的一位同事从小就把孩子带到瑞士,这孩子就非凡有责任感。有一次中国代表团到日内瓦去谈判,休息的时候到河上去划船,把孩子也带上了。有两位老兄喝完可乐以后,顺手把可乐瓶丢到身后。这个小孩看见后,一下子脸变得煞白,认为这是对环境的破坏。因为在不同的环境里成长,中国孩子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这都是教育的问题。

作为一个搞经济的人,我就是从以上角度来看待好的教育对中国经济持续进展和对社会长治久安的 ** 基本意义。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竟然有那么多人离开自己的国家,那么多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教育问题涉及很多人,涉及很多方面,涉及国家的未来。真正把教育放在 ** 位很不轻易,希望更多的人去探究、去努力。

(龙永图先生曾担任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代表中国主持复关及入世谈判;在国人中,他算是非常懂西方的。本文根据龙永图先生演讲整理而成。)

小编推荐

谈谈马耳他私立学校的教育


马耳他继续了英国的教育体制,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学生各阶段考试的标准设置也同英国的IGCSE Level符合。在马耳他,所有4至16岁的小孩都有权利接受免费教育。马耳他共有学校340所。 ** 具有声望的大学是马耳他大学。

马耳他教育的 ** 大亮点是其英语语言环境。尽管作为一个地中海岛国,但马耳他的官方语言却是英语,它也是西欧仅有的几个说英语国家之一(英国、爱尔兰、马耳他、塞浦路斯)。

此外,马耳他的就业前景也被看好。马耳他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成为欧元区内,除德国之外的维持经济增长的国家,这使得马耳他的就业进展潜力不断提升。以金融服务和信息通讯技术为例,马耳他将需要大批的专业知识人才填补当地就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展,中马之间的业务往来越来越多,马耳他乃至整个欧洲都非常缺乏懂中文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华人留学生的就业市场宽广。

马耳他的吸引力绝不仅仅是它它悠远的历史文明,其超高的教育水准,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政府对待外国留学生的优待政策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子及高资产民众来到马耳他学习深造甚至移民定居。它长期以来都吸引了大量来自地中海国家和中亚国家的留学生。近些年来马耳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过来接受英语语言教育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究其原因,认为有以下几点上风。

优质的学术教育

教学质量往往是家长及学生在择校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私立学校的学生虽仅占GCSE考试(相当于中国的中考)总人数的7%,但在获得A*成绩的学生中,有25%都是私校学生。无 ** 偶,仅占A-Level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总人数14%的私校学生,在获得A*成绩的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更是高达32%。优异的考试成绩无疑是他们升入 ** 名校的优良保障,也为他们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小班化教学模式

私校的小班教学模式,一般操纵在每班15名学生左右。正因为拥有充裕的教学经费,私校才能以雄厚的师资力量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传统学科的学习与国家学校不同,只有私立学校才开设一些传统学科,如音乐、拉丁文和希腊文等。此外,相比于公立学校,私校的教学更偏重于现代语言(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数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这些学科是将来进入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 ** 大学所必须的。

丰富的课外活动

私校相当重视培养学生在体育、音乐和笑剧方面的喜好喜好,也因此配备了一流的配套设施,在 ** 大程度上满足他们不同的喜好。射击、高尔夫、帆船、马术…… 这些在私立学校中都能学得到。

无论是有音乐天赋或是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私校都能为他们提供 ** 优质的培训课程。比如大教堂学校这类特色私校能给学生参加唱诗班的机会;而有丰富体育教学资源的私校经常组织大型体育竞赛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像这样各有特色和上风的英国私校有许多,为才华横溢的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进展平台。

寄宿制私立学校

入读寄宿制私校,孩子们不仅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得到非常好的照顾,还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并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公立学校中也有可以寄宿的,但是数量非常有限。

私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打破国家统一标准课程设置的陈规,积极自主创新来吸引和留住 ** 优秀的老师。同样,学校也依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不同的入学标准,来筛选 ** 适合本校文化的学生,使学生发扬出自己 ** 大的潜能。

优良的性价比

为孩子寻求 ** 优质的教育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也是对自己将来的投资。是投资就有风险。为了将风险降低到 ** 低,私立学校也会给孩子提供一些经济补助。目前就读于私立学校的学生中,有33%获得了学费减免,10%获得了奖学金。然而,尽管马耳他教育集众多上风于一体,享受着同英国同等质量的教育,学费却只有英国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另外,马耳他目前国内师生比例是1:7,一个老师只要负责7个孩子的培养,不会顾此失彼。在马耳他,完全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

欢迎各界朋友到访马耳他,了解马耳他,移民马耳他!如有任何疑问,可咨询。

国人扎堆送孩子去美国留学,你真的了解美国吗?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家庭挑选移民美国,原因也很容易,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那么,他们真的清晰哪些学校是自己孩子理想的学校吗?今天本文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美国的教育与国内教育的不同。

总体来说,美国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初级层次:死记硬背+机械程序+老师“独裁”+填鸭式教育。这种就是典型的“工具教育”,这像极了中国的小学教育,对于步骤、流程、背诵强调到了“变态”的地步,老师只考察学生的记忆力,纪律性极端严格,老师对待学生也是强调威权,学生没有自由,标准答案满天飞,压制一切批判性思维。

平平层次:开始强调制造性和独立性,要求学生有独立思索和表达的能力,需要有自己的创意,老师改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去做探索性的学习。

这种层次的美国教育,已经是我们心目中的Ideal的美国教育了。划等号的话,这是中国的大学本科的学习差不多的层次。美国的大部分中产都是在这种教育中成长起来的。

精英教育

美国精英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决策和挑选。比如老师在数学课上,不会讲如何运算,而是“你的决定是什么?计划是什么?引导出的结果是什么?”并勉励学生自己制定运算公式,也就是制定规则。

这是一种统治阶层(精英)的教育,已经不是追求什么表达能力、艺术效果、漂亮的PPT之类了,而是追求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基本是中国的探索生以上层次学习才会有的待遇。

这就是美国中小学的分层教育,您期望自己的孩子接受什么层次的教育呢? * 后提醒各位申请人,在移民美国前,一定要了解好立刻生活都邑的教育状况。

媳妇是如何教育我孙子的?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不吃饭就饿着

天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究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 ** 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慨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我心照不宣,托比告辞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 ** 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 ** 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欣鼓舞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地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 ** 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果断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况下,托比吃饭都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再受饿肚子的苦。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的都是食物时,我就想起外孙女。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买账,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一天,我们带托比去公园玩。很快,托比就和两个女孩儿玩起了厨房游戏。塑料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了一地。忽然,调皮的托比拿起小锅,使劲在一个女孩儿头上敲了一下,女孩儿愣了一下,放声大哭。另一个女孩儿年纪更小一些,见些情形,也被吓得大哭起来。大概托比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站在一旁,停住了。

苏珊走上前,开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一声不吭,拿起小锅,使劲敲到托比的头上,托比没防御,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苏珊问托比:“疼吗?下次还这样吗?”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摇头。我相信他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辆浅蓝色的小自行车,托比非常喜欢,当成宝贝,不许别人碰。邻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几次,要骑他的小车,托比都没答应。

一次,几个孩子一起玩时,露西趁托比不注重,偷偷骑上小车,扬长而去。托比发现后,气愤地跑来向苏珊告状。苏珊正和几个孩子的母亲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自己解决,妈妈可管不了。”托比无奈地走了。

过了一小会儿,露西骑着小车回来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将她推倒在地,抢过了小车。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苏珊抱起露西,安抚了她一会儿。很快,露西就和别的小朋友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

托比自己骑了会车,觉得有些无聊,看到那几个孩子玩得那么高兴,他想加入,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苏珊身边,嘟囔道:“妈妈,我想跟露西他们一起玩。”苏珊不动声色地说:“那你自己去找他们啦!”“妈妈,你陪我一起去。”托比恳求道。“那可不行,刚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现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决问题。”

托比骑着小车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边时,又掉头回来。往返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颜开,闹成了一团。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苏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外传我来了,两人开车来探望我们。家里来了客人,托比很兴奋,跑上跑下地乱窜。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装满了水,提着小桶在屋里四处转悠。苏珊警告了她好几次,不要把水洒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闻。 ** 后,托比还是把水桶弄倒了,水洒了一地。兴奋的小托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自得地光着脚丫踩水玩,把裤子全弄湿了。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苏珊从我手中抢过拖把交给托比,对他说:“把地拖干,把湿衣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托比不愿意,又哭又闹。苏珊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拉到贮藏室,关了禁闭。听到托比在里面发出震天动地的哭喊,我心疼坏了,想进去把他抱出来。托比的外婆却拦住我,说:“这是苏珊的事。”

过了一会儿,托比不哭了,他在贮藏室里大声喊:“妈妈,我错了。”苏珊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知道。”苏珊打开门,托比从贮藏室走出来,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他拿起有他两个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我,意味深长地笑了。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

后来,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时,提到这件事,托比的外公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虽然小,却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会很聪慧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进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无论是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住了一周,准备回加利福尼亚了。临走前两天,托比的外公郑重地问女儿:“托比想要一辆玩具挖掘机,我可以买给他吗?”苏珊想了想,说:“你们这次来,已经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作为礼物了,到圣诞节时,再买玩具挖掘机当礼物送给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么告诉小家伙的,后来我带托比去超市,他指着玩具挖掘机说:“外公说,圣诞节时,给我买这个当礼物。”语气里满是欣喜和期待。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去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认为美丽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

想到很多中国孩子对父母的漠视与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美国妈妈有很多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的地方。

(一)从美国梦到加拿大梦,我经历了怎样的移民生活!


同样是位于北美洲的两个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领土面积相仿,性格却如同冰与火之歌。看似热情却又复杂的美国,看似冰冷却又包容的加拿大,近年来都吸引了海外人士前赴后继在这两个国家追逐自己的“美国梦”或“加拿大梦”。

“美国梦”和“加拿大梦”多少就有些梦想的成份在。当然了,就一个申请过美国移民, ** 终成了加拿大移民的人来说,这两种梦有着实质上的差异,究竟有何不同?

所谓“美国梦”,简单来说,侧重点是前途,理想,与拼搏。在青春年少的那年,我迫切的想移民美国。

所谓“加拿大梦”,则更侧重自力更生,主要中心思想是平凡可贵。在经历世事的深沉后,我选择移民加拿大。

梦想就是一种让人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其可以视为一种信仰。

说道“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或移民美国或求学或工作,他们放弃故土,历经千辛万苦,为的是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他们坚信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即可迈向繁荣。

就算纽约,芝加哥等 ** 都市现在已经饱和,每年仍然有数万人,尤其是满怀抱负的年轻人趋之若鹜。他们带着信念的力量,在美国奋斗,成功者从此改变一生,失败者也并不是丢盔卸甲,因为这段经历将会成为他们 ** 好的导师,日后东山再起,有何不可?

(二)从美国梦到加拿大梦,我经历了怎样的移民生活!


相比于美国,加拿大美不胜收的风景伴随着寂寞;高品质的生活也伴随着少不了的日常开销。更加预料之外的是,与纽约、芝加哥,甚至是国内一线城市相比,加拿大的机遇少的可怜,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有个加拿大移民曾笑言道,早上起床,望着窗外的大海与高山,觉得心旷神怡却略显审美疲劳,于是他选择驾车去更远的地方,十个小时后,他看到的依然是大海与高山。的确是这样,在加拿大的土地上跨过山和大海,看到的始终是另一座山,另一片海。

平凡的日子里渴望激情,久而久之又会适应这样的平凡。驾车行驶在加拿大西部的村落,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采菊东篱下的生活;驾车行驶在加拿大的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小别墅间,人们过着的还是相似的日子。

移民加拿大后会了解,在这片土地上没有浮躁,鲜有拜金,即便时常会不甘于平凡,但谁也不会抵触平凡,因为平凡不是孑然一身,而是心如止水。如果想吃水果,与其等待超市里上架,不如驱车前往近郊的果园亲自体会摘水果的乐趣。那里的水果价廉物美,保质保量,比超市的强上许多。这本是本地人的习惯,但近些年来这样的“好习惯”也影响到了加拿大移民,于是在水果园里能看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身影。

总之,在加拿大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度里,在方方面面都需要尝试主动的获取而非被动的等待。开始的时候不免觉得厌倦,认为短时间内想让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天方夜谭,但当自力更生的乐趣逐渐显现,自己便成为了生活的主宰者。

从美国梦到加拿大梦,就这样从激情到平凡,我在对的时间过上了恰到好处的生活。正如当年我迫不及待的想移民美国一样,如今我过上了加拿大移民应该有的平凡生活。

我把儿子送到美国竟然被这样教育!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 ** 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天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 ** 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

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 ** 蠢的一件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天天背著空空的书包津津有味地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

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 ** 深的印象是什麽,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 ** 。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这叫作业吗?

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假如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列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

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 ** 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假如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一心一意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麽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

但愿对“吃”爱好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自由安闲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列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

他洋洋自得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制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

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

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地。”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动。

“是不是?”儿子问我。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 再一想,也难怪,连文章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此时,我已经能心平气和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式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十二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津津有味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

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制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

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挖空心事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生疏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全力以赴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儿子的变化已经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了……

此文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刚在做访美学者时,将自己儿子送进美国学校后的感悟。美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想必看完此文我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不就是希望每一位学生能自由表达内心想法,有创新精神以及一颗善良包容的心么?这与我国的教育初衷是如此不同而又天壤之别,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去接受美国的教育。而选择“先移民后留学”的方式来为子女教育做更好地规划一定是家长共同的选择。移民美国可以让子女享受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提升未来竞争力以及享受高福利待遇。如您也有同样的想法,请联系吧!

从语文课堂谈美国教育(四)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曾发表万言信《这样执着,究竟为了什么》,探讨当下教育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思索。此文作者环绕《美国语文》这本书为题材,以语文教学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美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先,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在文章寻找答案吧!

通过语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一,但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工具性被拔得过高,人文性严峻稀释,带来的问题是,语文也成了为应考教育添砖加瓦的道具,只关注外在的效率,漠视人的内在本质,对心灵胡乱涂抹,学生越学越迷茫,教师也越教越困难。原因是,我们太多的学校和太多的老师把语文狭隘化了,导致语文像风干的丝瓜,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其实,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社会,语文就是生命,语文就是整个世界,因为语文关涉人的思想,而思想和整个世界是统一的。

看看整个《美国语文》,它走的完全是“大语文”的路子,是在一个系统中确立语文的位置,有非常清楚的课程意识。它不是把语文仅仅定义为科目,而是定义为培养人的教育行为,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和人的生命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生活背景中把握语文,促使语文突破课堂限制与学校约束走向宽阔的世界,走向生命的自觉。

在美国语文的课后练习设计中,能看到编者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历史等等全方位的关注,能看到地理探险、电影改编、笑剧表演、新闻写作、历史连线、职业连线、社会研究报告、多媒体报告、公民演讲、纸板游戏、影视传播、广告设计、搜集民间故事、给杂志写文章等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真是无奇不有,趣味横生,把“大语文”观念发挥到 ** ,充分体现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想,这些有趣的练习和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美国语文努力让不同的孩子都在语文学习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比如《穷理查德的年鉴》之后的练习题设计,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格言网页,为该文写一篇吸引人的介绍,然后制作两个到三个链接,例如“穷理查德谈友谊”,以便你的用户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扫瞄相关的格言,并且对不同媒体(广播、电视、新闻杂志)设计不同的语言风格。

为了提高学习爱好,这一课甚至设计了纸板游戏,要求学生“设计游戏规则和一块游戏纸板”,游戏卡片上标明的主题可以有“友谊”“教育”等。在“分裂、和解与扩展”部分甚至还有一个网页制作计划,要求“提供与美国内战相关的信息和图片。制作一个流程来说明你的网页将要包含的链接”,这就给那些网络高手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更让我惊奇的是,美国语文竟然没有一篇课后练习要求背诵课文,难道他们没想到让学生接受自己的优秀文化?我想,死记硬背只能把学生的大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利于接受传统,却轻易复制传统思维病灶而抑制思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三纲”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之类,加上考试强化, ** 后学生长大了,却可能失去学习爱好和探究热情,用功名利禄诱惑,用考试强化,这些学习方法并不能使人变得聪慧,相反,它轻易把人培养成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知识顺民,甘心接受外在的奴役,而教育恰恰是为摆脱奴役而存在的。

读完整个《美国语文》,我想,我们在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学习美国,当我们有一天在文化教育制度上能够低下头虚心学习美国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个国家真正有活力、有盼望的时候。

移民美国后,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攻略


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尤其想让子女享受更好的生活。为了子女教育移民的人群日益增涨的趋势,那么,成功移民美国之后,孩子应该如何上学呢?本文,给大家整理出 ** 完整的从小学到中学,相关美国教育的内容。

美国的很多幼儿园,依据年龄段来分班,接受的 ** 低月龄是6个星期。1岁以前,师生比 ** 多1:4,通常婴儿班2个老师,6、7个孩子。家长和老师沟通好,孩子的作息规律,多久吃奶,睡多久,老师按照孩子的作息时间来照顾。

在孩子清醒的时候,还会安排一定的锻炼时间。孩子所使用的毯子,纸尿布,奶瓶,和奶等等,全部由家长带去(有的幼儿园统一购买纸尿布,这些费用算在学费里)。天天老师会把孩子的饮食,作息时间,活动记录在一张纸上,晚上交给父母。

美国中小学分班有差别

不同幼儿园的分班在年龄段上,会有一些小差别。基本上3岁之前,每半岁一个班。满3周岁,每一岁分一个班,直到6岁以前。师生比随年龄逐步调整,1:5,1:6,1:7等。有些幼儿园混龄,有些幼儿园每一岁分一个班,做法有些差别。有些幼儿园提供一天两次点心,早、午饭。

有些幼儿园只提供点心,家长要天天给孩子带午饭。幼儿园的点心和午餐也有相关部门的规定,比如,天天提供的蛋白质、水果、蔬菜多少量等。

通常,6个星期到2岁的班级,我们叫Daycare,主要的任务是照顾孩子,不过会有一些行为规范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比如自己吃饭,喝奶,和小朋友轮流玩玩具等等。

3岁和4岁的班级Preschool

3岁和4岁的班级,我们叫Preschool,有行为规范的养成,也有一些初步的教学,如字母、数字、季节,内容有趣丰富,方式多种多样,还有一些集体的活动,比如去动物园,万圣节去农场等等。

5岁的班级Pre-kindergarten

5岁的班级,我们叫Pre-kindergarten,除了初步的教学和行为的培养,还有一个主要的任务是为孩子上Kindergarten做准备。针对各个年龄段,相关部门规定了户外活动时间必须有多少,保证孩子的活动时间。各地不同,各个机构也有差异。若是终日制,幅度大约是每月五六百美金至一千几百美金。有的包午餐,有的要自己带去。

美国的Kindergarten属于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和小学是在一起的。所以,Kindergarten往往被父母看做一个里程碑,因为从此以后孩子正式上学了。通常Pre-K毕业会有一个正式的毕业典礼(父母可以选择交钱上私立,也可以上公立,也可以从公立系统换到私立系统。

这一点美国非常灵活,甚至父母可以选择Home-school)。Kindergarten ** 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上学是怎么回事,让孩子明白上学每一天的routine,养成孩子听老师指令的习惯,在集体中和同伴交往等等。当然也有一定的课程。

从年龄段上看,3岁班相当于国内的小班,4岁相当于国内的中班,Kindergarten相当于国内的大班。孩子5岁后,父母的学费重担就一下子卸掉了。美国实行13年义务教育制,即幼儿园1年,小学1到5年级,中学6到12年级。

所有孩子就近入学,市长的孩子也不例外。没有择校费或者赞助费,学杂费全免,教课书基本是学校借给学生的,文具自己买。公立学校质量差异较大,若不满足,可以去上私立学校,那就得自掏腰包了。

美国每家通常都有两三个孩子,两三个孩子需要看顾,每月支出就是几千元,若父母工资很低,可以申请政府补助。收入非凡低的话,房租也可以申请由政府买单。所以,在美国,永久看不到儿童乞丐。

美国教育分公立和私立系统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分为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两个系统,公立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十二年级不需交学费,私立学校的学费则比较贵,有些年费高达5万美元。至于其他杂费,比如课本费,绝大部分公立学校实行免费向学生提供课本的制度,因此,从总体上说,公立中小学的美国学生基本不需缴费。

公立中小学不收学费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但连课本也免费却不是每个国家都实行的制度,美国的中小学是如何做到的呢?

由于中小学教育由各地的学区各自负责,因此每个学区都有自己的规定,这里以马萨诸塞州泉田市(Springfield,又译斯普林菲尔德)为例看看学校的具体操作流程:

马萨诸塞州法律规定公立中小学有义务向教师学生提供免费的教材与课本,泉田市依据州的法律,也制定了向教师提供课程教材、向学生提供课本的规定。首先由学区教材选择委员会选定教材,然后学区内各个学校依据教材委员会选定的教材及课本名目,核查本校库存情况,再依据教师、学生人数,决定购买数量,教师在开学前一周拿到教材,学生则在开学后的一周内,从教师那里领取课本。

在领取教材、课本时,教师、学生都必须填写领取表格,具体记载领取的教材、课本数量及种类,到学期结束时归还给学校,供下一学年的教师、学生使用。

教师负责核查学生交还的课本是否有污损,假如污损严峻,则由学生家长负责赔偿。学生假如不交还课本,学校可以不发学生成绩卡,也不许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如体育运动、实地考察、毕业典礼、集会、比赛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泉田市学区鼓舞学校购买电子教材及课本,这样既节约费用,又不会污损,也便利学生保管,一举几得。

目前全美九成中小学学生是在公立学校受的教育,依据教育部的统计,全国有近10万所公立学校,学生超过5000万;私立学校约有3万所,学生520万。

依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统计,2012至2013学年全美各地公立中小学经费约620亿美元,平均每个学生超过1.2万美元,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花费在公立教育上的经费名列前茅。

美国中小学提供早午餐

公立中小学除了学费、课本费免费外,还提供免费或折扣早午餐及牛奶,不过,免费或折扣早午餐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的,只有家庭收入在一定标准之下的学生才可以得到免费或折扣早午餐的待遇。

依据农业部的统一规定,2015至2016学年,三口之家年收入在26117美元以下(按贫困线130%计算)的学生,可以享受免费早午餐;三口之家年收入超过26117美元,但在68168美元以下(按贫困线的185%标准计算)的学生,可以享受折扣早午餐。

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纽约市公立中小学有免费午餐!

纽约市教育局公布,从2017-2018学年开始,纽约市公立中小学将向所有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一计划将使纽约市公立学校的110名中小学生受益。

纽约市教育局6日公布,从本学年开始纽约市公立中小学将向所有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孩子,是家庭的盼望,是祖国的将来。假如您也想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汲取西式的成长环境,那么,带他移民吧。假如您心生向往,助您远行。

我的移民美国之路!


08年从北京的某高校毕业后就选择留在了这个让我充满憧憬的首都大城市,这个城市承载了我太多的梦想和努力,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我结婚生子,置业成家,本以为可以在这个城市扎根,一代一代的生活下去,随着孩子的出生和妻子的屡次提醒,孩子的学业规划让我颇为头疼。因为我们所在的地区在稍微偏远的地段,周边幼儿园的整体硬件配备相对落后,生源也较为复杂,几番了解斟酌,最终把孩子放在了我们公司附近的一个国际幼儿园。

孩子入学后的几个月,太太常常跟我念叨要早点送孩子出去读书,我一直觉得太早,毕竟孩子才四岁,虽然我潜意识里也觉得孩子要出国读高中大学,但是太太跟我说家长群经常在聊这些问题,有几个家长已经办了美国、澳洲,于是在一个本地家长的带动下,我们也去了解了一下,没想到我的专业还能做美国技术移民,说是有雇主可以帮我做担保,本来只是想去了解一下留学的信息,结果这家公司留学移民还做海外置业。

当天接待我们的老师自己就是有美国绿卡的,我很惊奇她为什么没有蹲移民监,她说美国没有严格的移民监的说法,半年入境一次就可以了,她自己小孩就在美国读高中,孩子小的时候她在当地陪读,也买了房子,现在孩子大了,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学习生活模式,她和先生就两边飞,据说她先生是在中国美国都有公司,准备孩子参加工作后他们就去美国养老。看着她绘声绘色描述着美国的生活经历和孩子国内外产生的变化,让我对去美国的决定更加坚定了,虽然我的工作性质也经常去欧美一些国家出差,虽然也比较喜欢,但是考虑到移民并不容易,而且听说各种负面的信息,比如某某投资了什么国家的项目,失败了或者一些小移民中介倒闭啦,一直都没有特别靠谱的方案。她说的这种雇主担保的方式,费用倒是比较合理,但之前从来没听说过,我还是了解了小半年, * 通过我美国同事打听出来他太太之前就是在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办的移民。

这半年里,我也跟几个好哥们提起过,没想到在上海的一个哥们已经办了加拿大,还有一个也有去美国的打算,经过这多方面的沟通和我自己的思考,最终决定让孩子三年级左右去美国读小学,打定主意后,我们开始着手办理,当时跟我聊的老师拉了几个项目部门和文案的老师和他们的移民总监,一起在群里为我们出谋划策。因为当时我们公司新接了一个项目特别的忙碌,有些资料就一直拖着,他们的工作人员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办理进程,直接到我们单位取来取资料。随着和工作人员的多次接触,我对他们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不得不说,还是相当有实力,4个月左右,就通知我说已经匹配好雇主了,太太高兴的不得了,直接群里发红包庆祝,因为据我们了解,雇主是这个事情的主线,一旦匹配好了,后期劳工证的审批和移民申请获批基本没有太大的悬念。果然,过了不到一年,我的劳工审批就下来了,移民申请我们加了个急,五天后就收到了移民申请获批的消息。经过一段时间排期的等待,我们顺利进行了体检、面谈打指纹这些常规的流程,顺利拿到了绿卡。

今年过年我们一家带父母去了加州玩了几天,父母对当地的人文风景也表示比较喜欢,等孩子过去读书了,父亲也退休了,我们一家也将要登录美国去工作生活,到时候可以经常带父母过来度假、旅游,颐养天年。再此特别感谢给我们提供的帮助,也希望能够发展越来越好。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50977.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你孩子和美国名校之间还差一张绿卡?

下一篇:美国EB-5投资移民申请流程和时间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