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渥太华三百华人庆加华文化中心建立 加总理祝贺

2021-04-21
渥太华移民条件

11月3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各界华人共300余人共聚一堂,举行大会庆祝加华文化中心正式建立。加拿大总理哈珀发来贺信表示祝贺。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和大会主席黄兴中博士及加拿大政府代表和议会代表先后致辞。

哈珀总理在贺信中说,加拿大政府衷心感谢加华文化中心在促进和宣扬加拿大华人社区对加国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卢树民大使热烈祝贺加华文化中心的建立,并预祝该中心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卢大使代表国务院侨办向中心捐赠一批图书、光盘、演出道具和一对石狮子。

黄兴中主席希望中心在华人社区娱乐、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发挥良好作用。他对一年来为中心成立而作出捐赠的人士表示感谢。捐赠者包括4岁儿童到80岁的老人。他对此深为感动,称赞他们为中国人的脊梁。

大会上,旅居加拿大华人著名摄影家、著名侨界人士、80余岁的万津先生格外激动,他率领全家老少5口人共同出席,并当场宣布向中心捐赠25000加元。

会上演出了“舞狮子”、“长城在我心里”、“欢天喜地”等精彩文娱节目。

小编推荐

哥斯达黎加移民信息 哥国每年都有“中华文化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据哥斯达黎加移民专家了解到,中哥虽隔洋相望,但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60多年前,首批中国移民漂洋过海来到哥斯达黎加。岁月流转,华人长期积极融入和回馈哥斯达黎加社会,贡献有口皆碑,丰富了哥多元文化内涵。2003年,哥斯达黎加将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中华文化日”。

2007年6月1日,中哥正式建交,揭开了中哥关系的全新篇章。哥斯达黎加也成为新世纪以来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和最近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1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哥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各领域友好合作成果丰硕。

高层交往筑牢互信之基。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政治和战略互信持续加深。建交以来,中哥元首任内均访问对方国家。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将哥斯达黎加作为就任后首次美洲之行的重要一站。2015年1月,索利斯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中哥建立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为新时期中哥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巩固中哥友好、深化对华合作已成为哥各界高度共识。哥始终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中拉论坛成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互利合作铺就共赢之路。中哥双方深挖互补优势,促进利益融合。中哥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相继生效,为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哥成为继智利、秘鲁之后第三个与中国建有自贸区的拉美国家。中国稳居哥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成为哥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7月,双方签署了2016年至2020年中哥合作共同行动框架,为两国中长期合作提供了新指南。长期以来,中方向哥斯达黎加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中方援建的国家体育场已成为哥首都圣何塞的标志性建筑。

交流互鉴架起沟通之桥。近年来,两国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体育、卫生等领域交流全面开花。2011年11月,“和平方舟”号医疗船停泊蓬塔雷纳斯港,几天内提供无偿诊疗服务6000余人次。中哥互派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哥斯达黎加大学孔子学院、中哥文化教育中心成为当地民众研修汉语和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当前,中哥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相信,只要双方把握历史机遇,深化政治互信,继续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同时深挖互补优势,不断培育两国在各领域合作新的增长点,就一定能够开创中哥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树立不同规模、不同国情国家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典范。

在美被领养华裔儿童:传播中华文化的未来之星


近日,被美领养华童的身份归属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孩子渐渐长大,对自己的身份归属产生很大的疑惑,究竟心属中国还是美国,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如同“生存还是毁灭”之于哈姆雷特一样难以回答。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他们的特殊身份也使得他们具备了一种天然的优势——在美国、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优势。与其急于分清身份归属的“真相”,不如利用自身特点,化身中美之间文化交往的桥梁。

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大户

领养的华童,是指中国亲生父母无法抚养或遗弃,被异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今年4月初的报告:从1999年起,美国的领养华童有7.1万多名。2014年有2040名,占当年美国家庭从海外收养儿童总数的2/5。

在美国,领养了一名或多名华裔儿童的家庭并不少见。“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领养了华裔的小朋友,他们绝大多数是从中国国内领养的孤儿,女孩为主。”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随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越发兴盛,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孤儿的绝对数量也较大,再加上领养机制和《收养法》比其他国家的相应机制更为健全,费用低,不少美国家庭选择中国的儿童进行领养。

成长中离不开中国文化

为了孩子们在海外能拥有一个阳光温暖的家庭,中国对来华申请领养儿童的美国家庭的筛选是比较严格的。据统计,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90%以上生活在中产阶级的上层,拥有自己的别墅,被收养的中国孩子拥有自己的房间,处于优越的水平。

养父母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条件,加之白人父母与黄种人养子女在样貌上的明显区别,他们一般会选择从小便将孩子是来自中国的领养华童这一事实告知养子女。同时,也会从小便让他们接触中华文化,甚至是学习说汉语、写汉字。

“我身边的美国爸妈有很多自己就很喜欢中国文化,他们在教育自己华裔养子女的过程中,不少人会选择陪他们过中国节日,让他们吃中餐、学做中餐,或者阅读中国的名著、学习汉字等。这些孩子有机会自小便接触中华文化。”李斧说。

这使得在美领养华童的成长过程中,接触中国元素、中华文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健康成长,未来之星

身份认同问题或是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甚至成年之后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据一项调查显示,三成领养华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只有不到一成认为自己是纯种的美国人。

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美国家长、在美华人团体组织、在美华文教育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美国家长不能逃避这一问题,他们有责任将孩子的身世告知领养子女,也应该同孩子们共同面对这一难题。一些华童在美国养父母的陪同下到中国进行“寻根”之旅,事实证明,“寻根”有助于身在异族环境的孩子树立自信,可以帮助他们一扫以往的颓废情绪。

当然相关的在美华人组织、孔子学院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我所在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领养父母们成立了一个协会,使这些被领养孩童有机会结识交友,父母们也有机会交流。”李斧说。

而至于教育和未来工作的问题,或许到孔子学院接受教育,成为中美之间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是明智之选。“相关协会应该主动和当地的孔子学院以及其他华文教育机构建立联系,这些孩子多数自小便有良好的中华文化的教育基础,有中国情结,又在美国中产阶级父母的教诲下成长。他们在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具有先天优势。”李斧说。

曼省政府投资在温尼伯西部建立新的儿童看护中心!


联邦家庭、儿童和社会发展部部长让·伊夫斯·杜克罗斯(Jean-Yves Duclos)和曼尼托巴家庭部部长希瑟·斯特凡森(Heather Stefanson)今天宣布,加拿大和曼尼托巴政府正在投资120多万美元建立新的节日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中心,该中心将为海德利和温尼伯的数十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保育服务。

“投资我们的孩子是政府能做的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加拿大政府很高兴与曼尼托巴政府合作,为更多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优质的早期学习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杜克罗斯(Jean-Yves Duclos)说。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ELCC)协议和曼尼托巴省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建设基金为该项目提供支持。ELCC协议提供了近55.9万美元的年度运营和一次性启动资金。曼尼托巴政府提供高达60万美元的基本拨款和超过38000美元的年度运营拨款,以支持该中心的学龄儿童保育。

斯特凡森(Heather Stefanson)说:“我们的政府致力于扩大曼尼托巴家庭的无障碍、灵活和负担得起的儿童保育选择。一旦建成,这个中心将成为社区的重要补充,为孩子们提供玩耍、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我们很荣幸能与联邦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激动人心的项目,并期待着庆祝即将到来的里程碑。”

儿童保育中心将位于温尼伯西部边缘的红河展览公园。该设计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施工。一旦完成,它将有125个新的儿童保育空间,其中12个用于婴儿,90个用于学龄前儿童,23个用于学龄前儿童。

红河展览协会(Red River Exhibition Association)首席执行官加思•罗杰森(Garth Rogerson)表示:“这68年来,我们很荣幸成为该社区的一员,因此,我们是曼尼托巴许多代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董事会,连同中心的董事会以及所有三级政府,都看到了通过改善儿童保育来为社会福利作出贡献的好处。”

部长们指出,红河展览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和志愿驱动的农业社会,也是该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协会认识到儿童保育对社区和当地经济的重要性,为该项目捐赠了土地。

节日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中心的执行董事克里•凯尔(Kerri Kell)说:“我们的中心非常自豪能与这一重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改善社区中家庭的生活方式,以确保曼尼托巴儿童和他们的父母。”

节日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中心以前在社区经营一个较小的设施。新建筑将在更大、更合适的位置提供多达125个空间的净增加。它还将提供灵活、延长的护理时间,以更好地满足家庭的需要。预计2020年完成。

华人投资移民美青睐区域中心


近年中国经济崛起,不少富人有意透过投资取得美国绿卡,相关开发商如雨后春笋冒出,代办投资移民。

投资移民分两类,一类是申请人实际经营企业,投资金额根据公司所在地而定,一般分50万和100万元。另一类是投资联邦移民局批准的区域中心(Regional Center),其中包含直接与间接投资,特色是申请人不需参与经营,也不必在区域中心所在地定居,投资额50万元。

放宽外资移民是美国政府重振经济前提的让步,由于加拿大政府紧缩投资移民审核,美国趁机吸收外资,希望促进地方经济繁荣,造成双赢局面。

EB-5移民投资计划(EB-5 Immigrant Investment Program)1990年颁布、1993年开始出现区域中心,目的是配合地方政府推动都市开发,并投资已规画或进行中项目,帮助大型连锁零售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50万元投资门坎等于帮助政府推动基础建设,申请者可帮全家人取得临时绿卡,包括21岁以下单身子女。

区域中心涵盖连锁零售店、餐厅、综合购物广场、办公大楼、观光酒店、工业厂房和娱乐中心。

不过,EB-5投资金得用于开发项目,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移民过程同样须经审核,掌控审核的是移民局,他们无法打包票永久绿卡可到手,但一般若按条件动工、经销商进驻等都完成,尚未遇过被推翻的案例。就算未办成, 投资移民公司也有备案,包括转移投资项目与购回客户控股。

永久绿卡获得率很难推算,这几年成功、失败的案例都有,个案情况不同。他说,问题多半在投资者个人,有的现金到位后不耐等候抽腿,有的周转失灵需拿回现金等,另有案例是投资金额庞大,因资金募集不足胎死腹中。

区域中心的难度较直接、投资低,透过精算师分析后,针对区域中心造就的工作机会繁多,除商场员工外,还遍及原料供货商、机械、交通、运输等,十人就业机会凑成难度不高,移民局基本上在各项数据到齐后,也没理由刁难申请人。

对投资者的建议,投资移民物色开发商要格外谨慎,得注意所投资的去向与区域所在,看承租商身分、物业签约年数多寡等,因为物业稳定,架构于商场如何经营,投资者也希望顺利取得绿卡,并有安全和可靠的报酬回馈。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在哪_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介绍


说起加拿大,大家首先想到的城市肯定就是温哥华,多伦多这样的城市,温哥华也是很多人比较向往的城市,对温哥华也是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温哥华的地理位置人文文化等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是对于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人们反而都会很陌生,更有甚者会错误的把温哥华或者多伦多认为是加拿大的首都,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一起认识一下加拿大的首都城市温哥华。

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位于安大略省,是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人口110多万,面积4662平方公里,此城市是水,陆,空的交通枢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以轻工业为主,有造纸,木材加工,食品等工业。

渥太华处于低地,平均海拔约109米,周围几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围,属于大陆性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夏季空气湿度比较大,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季由于北面没有横亘的山脉,来自北极的干燥强冷气流,可以毫无阻拦的横扫渥太华大地,气候干燥寒冷,1月平均气温-11度,是世界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39度,春天一来,整个城市布满了色彩艳丽的郁金香,把这座城市装扮的格外美丽,因此渥太华有“郁金香城”的美誉,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渥太华每年约有8个月夜晚温度在零度以下,故也有人称之为是“严寒之都”。

渥太华是一个文化城市,处处都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市内有国家艺术中心,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画廊,国家科技博物馆等30个博物馆和50个堪称世界一流艺术馆及剧院。

上面就是对加拿大首都城市渥太华的一个简单介绍,不住在加拿大的朋友可能对渥太华都不是很了解,小编也是帮助普及一点小知识。

法国华人移民史,一部三百多年的奋斗史


法国华人移民史,一部三百多年的奋斗史

法国华人的移民历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开始的。起初,在法华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华人人口的迅速增加并跃居欧洲首位。1975年,东南亚难民(其中80%是华人)在巴黎十三区形成中国城之后,由散居的华人形成的自主商业圈成了巴黎华人的象征。随着中国经济开放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陆华人涌入法国。如今,法国华人移民已经受到了法国的重视,甚至欧洲社会的广泛关注。

法国华人移民史:法国华人移民的三个高峰时期

法国禁止按照种族归类统计人口,因此我们很难估计法国有多少华人或华裔。《十字架报》认为数据大概在60-70万间,其中大半是在大巴黎。

第一次移民高峰:1916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他们中的幸存者基本都回国了,留下的3000多人中有部分温州人。与此差不多同时,希望躲避战乱、到异乡讨生活的温州人携带著名的青田石雕和手工皮件,从中国东北满洲里出境,沿陆路贩卖、打工来到法兰西。

第二次移民高峰:1975-1985年,这十年间法国接纳了15万名来自柬埔寨和越南的难民,他们中很多是祖籍潮州的华裔。与此同时,温州人也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际踏出国门,并与20世纪初留在法国的温州人联络上。

第三次移民高峰:1990-2010年,中国与国外的交流更加频繁,在这个阶段来到法国的大陆人很多来自东北三省。

2002年,中国和法国签署了高等教育学位和文凭互认行政协议,现在有大概3万名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深造。

法国华人移民史:法国华人是巴黎独特风景线

目前在法国引人注目的温州籍华人。二十多年前温州人开始到法国打工经商,从巴黎一个叫“寺庙街”的地方起步,从事服装、皮具、进出口业。不少温州人每天工作到深夜12点,每天工作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这种拼命工作的程度,让原先占据当地的犹太商人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温州人就逐步统治了寺庙街市场。今天的巴黎,从寺庙街一直往东至巴黎郊区的93省,温州人开的商店星罗棋布,成为巴黎新兴的唐人街。

法国最初的唐人街只是华人移民赖以生存、繁衍的区域,如今的唐人街凭借招牌、语言、饮食、文化的异国情调,反而成为巴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法国华人移民史:华人在法国的境遇

华人在法国的确有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对待的现象,不少华裔儿童从小就有“柠檬脸”“月亮脸”或“吃狗的人”之类的绰号,一些种族歧视严重的法国人称中国人为“中国人”、“单眼皮”。但对华人友好的法国人也不在少数,比如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多次表示,聪明、善良、勤劳且数量庞大、发展稳定的华侨华人几乎可以成为移民群体的良好“范本”。在一些媒体做的街头调查中,问到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很多法国普通民众的回答是“勤劳”。

部分法国人对华人的偏见从何而来,原因比较复杂。华人移民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优秀的留学人才,有受过良好法式教育的移民二代,但也有非法劳工甚至在法国从事不法行为的人。不同阶层接触的华人移民不同,得出的印象也有较大差异。被华人抢走工作和生意的法国人自然对华人抱有较大敌意,学者与艺术家群体则对华人相对较友好。

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浙江移民大量涌入法国,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抢走了不少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在服装、皮具等行业彻底打败法国人,再加上法国传统制造业、零售业不景气,不少法国人把矛头指向华人,认为是华人导致法国人的境况下降。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不少中国游客到巴黎大肆采购,而同时期的法国经济衰退,原先有很强心理优越感的人看着中国人越来越富有,心里也是酸溜溜的。这种心态影响着法国人对中国游客、对华人移民的态度。有媒体还登过一幅“中国人占领巴黎”的漫画,画着一个中国人搂着一个法国女郎坐在一辆黄包车上,而拉车的是个法国男人。这幅漫画故意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街头景象对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法国人对中国崛起的羡慕嫉妒恨。

法国华人移民史是不同时期华人移民到法国的历史,背后其实是一部中国由弱到强的崛起史。从最初的被招募去做劳工,后来以难民身份逃难到法国,一直到最近二十多年来主动去法国工作经商,不同目的和性质的华人移民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

新加坡华人移民如何适应\"光脚文化\"


来自马来西亚的范锡龙经常跟儿子光脚在客厅追逐嬉戏

岛国天气炎热,再加上新加坡国人以爱干净闻名,因此,光脚对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平常不过的小事。华人新移民对这样的习惯能否适应?又有些什么看法?从健康角度看,医师怎么说?日本又为何推崇“赤足教育”?

女性新移民:要注重保暖 光脚会客也不礼貌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对“光脚文化”看法各不相同。 老家在中国北方城市哈尔滨的王艳华今年30岁。2008年她随夫来新工作,现在是中国国家汉办东南亚华语教材推广中心经理。刚来新加坡时她曾为买不到一双柔软舒适的家居拖鞋,烦恼了好一阵子,后来她不得不托朋友从中国带了几双过来。“我们东北人很注意保暖,小时候不穿拖鞋在地上跑会被长辈骂的。尤其是女孩子,更要提防脚下着凉。”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行政工作的肖芸今年29岁,来自中国河南。虽然已经在新加坡生活了十几年,但还她保持着穿拖鞋的习惯。“经常光脚,脚底的皮肤会变得粗糙,影响美观。而且我总觉得客人到家里来,光脚会客也不太礼貌。”

现在怀有身孕的肖芸不仅在家要穿着拖鞋,睡觉前还要用热水泡脚。“中国人讲究养生,照顾好自己的脚就能少生病。泡脚使血液循环加快,让人出汗,不仅能解除疲劳,还能使一些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肖芸开心地分享她的养生之道。她说怀第一胎的时候太年轻,没那么多讲究,也不会照顾自己,这回可要认真对待。

男性新移民:“入乡随俗”索性不穿了

同样来自中国的夏军之和马捷两名男士则完全不同,他们对在家是否穿拖鞋并不在意。28岁的马捷是一名电脑工程师,他说自从来了新加坡,在家里就没再穿过拖鞋。老家在中国深圳的夏军之则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彻底抛弃家居拖鞋的。夏军之笑着说:“我开始穿拖鞋,后来看房东和一些新加坡朋友在家都光着脚,索性不穿了。这‘入乡随俗’肯定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

中医师:阴寒体质人群别大意

从健康角度看,医生怎么说?记者采访了中华医院驻院医师林英,他介绍说,在新加坡,光脚与否还是要看个人体质。传统中医理论素有“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的说法。尤其是体虚气血弱者,产后血虚、年老体弱者,光脚走在家里的地面上,寒气易乘虚从脚下侵入。一般年青体健者,阳气偏盛,在天气炎热的日子光着脚在地砖上行走倒沒什么影响,但在寒冷的日子还是要预防“寒从脚来”削弱人体正气(肾气),以致易患感冒、肠胃不适、寒湿痹痛、月经不调 。

日本专家:适当赤足好处多

与新加坡“光脚文化”相对低调的民间讨论相比,日本对“赤脚”课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当高调。在日本,“赤脚”已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登上了国立学校的大雅之堂。

在本地星日外国语学院工作的多田纳女士来自日本神户,她告诉记者,在日本的一些幼儿园或中小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光着双脚绕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活动,这就是日本的“赤足教育”。“我们日本的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的双脚裸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无拘无束地走路,能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增强食欲,提高身体抗病和耐寒的能力,所以很多家长都鼓励孩子接受‘赤足教育’。”

她说虽然日本近年来推崇“赤足教育”,但大多数家庭在家里还是要穿拖鞋,即便光脚也是走在草垫或者榻榻米上。学校并不勉强学生必须接受“赤足教育”,学生们可自由选择。

日本专家认为光脚走路可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益处多。那从中医角度能解释通吗?记者也就此问题咨询了中华医院的林英医师。林医师表示,无论是“光脚文化”还是“赤足教育”,都要视气候、时节等因素而做调整,也要因个人体质的不同来量身选定。 “中医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青壮年人光脚行走能增进足部及身体的气血循环,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但体弱阳虚者则适得其反,并且只适宜在天气暖和的日子光脚走路。”

咖啡店、婚宴上菜……文化差异何其多

新加坡与中国两地的生活及文化差异,小到日常的生活起居,大到民间的婚丧嫁娶,许多细节都能体现两国之间的差异。除了“光脚”的习惯之外,还包括对一些概念的认知,虽然是同样的华语名词,却有不同的含义。这里略举一二。

咖啡店概念大不同

说起两国的不同,来自中国威海、目前在新加坡担任工程师的曲君伟首先想到的是遍布新加坡的咖啡店。在中国,提起咖啡店,多是高雅带有情调的约会场所,是男女朋友见面、甚至是有些公司与生意伙伴谈业务的地方。在新加坡,咖啡店则是更平民化、大众化的概念。 曲君伟说,“当然,新加坡也有高档的咖啡店,应该说新加坡咖啡更普遍一点,更小贩一点,7毛钱就够了。差异就是,中国没有低价位、大众化的咖啡店,你拿一块钱绝对找不到地方喝咖啡 。”

婚宴上菜不一样

27岁的魏巍来自中国吉林,在新加坡从事幼儿教育。她刚来不久就参加了同事的婚礼,可真是开了眼界。“我们东北的婚宴一般是设在中午,这里多设在晚上。而且上菜也非常不同,是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整个桌上基本只有一道菜。在中国,除了自助餐婚礼,多是一下子上一桌子菜,然后慢慢享用。”

还有一些新移民则进行笼统的比较。目前在做电脑工程师、来自深圳的马捷一口气说出一串儿他眼中的差异。“公交车不报站,100米一个站头,要按钮打铃才开门;买车要标COE,有效期10年;男的要强制服兵役……”马捷说,在中国当兵可不是谁都能当的,要经过层层选拔,要是应征入伍了,那是很光荣的事情。在新加坡每个男性公民都有身穿戎装的机会,更确切地说是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来自中国上海的蔓蔓(34岁),在新加坡从事建筑业工作近2年的时间,她最大的感受是新加坡的图书馆太发达了。“这里随处可见的图书馆,中国是一个城市可能才有一个图书馆。相比之下,在新加坡借书阅读既方便又划算,在国内,我多是买来阅读。”

这些生活的细节差异,刚来时可能觉得新鲜或反差,假以时日,许多新移民都表示能逐渐适应这些遍布周围的小差异。蔓蔓说:“时间久了,就融入其中,感觉不出什么了。有时候,大家说说刚来时候遇到的那些趣事,反而觉得很有意思。”也有网友把新、中两国的生活和文化差异编成一首名为“到了新加坡才知道”的打油诗,在论坛里流传。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本地人一般都能讲上3种语言以上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一桌子人坐在一起吃饭可以是不认识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中国贵的这里便宜,中国便宜的这里贵。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新加坡的厨房是用来看的,一年用不上两三次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地铁车厢干净得是可以席地而坐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叫叔叔阿姨是没人理你的,称安哥安绨。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六七十岁的老人做工是很平常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可能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有黑社会和放高利贷的。

加华人为主体移民实力增


在经济衰退期中,移民群体往往成为主流社会攻击的替罪羊。然而,在这次世纪经济灾难中,歧视论调“消音”明显,而且移民消费力越来越彰显,正改变着大城市的社会形态健康成长。

据加拿大《加中时报》报道,在西方移民国家现代历史中,因经济萧条而造成反移民社会思潮的情况多不胜举。

在加拿大同样如此,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华人移民逐步成势以来,在世界经济大波动乃至衰退时,非英法语系移民常会受到主流社会反移民思潮的冲击,包括指责移民争抢就业、教育机会,造成失业率上升,犯罪率增加,社会福利、服务支出增加,赋税增加等等。社会舆论更会影响到政治层面,形成移民社团的抗争行动。

而今次经济风暴远胜以往,反而移民消费力为整体经济成长注入新血。

在这种社会形态改变中可以看到,加国大城市的人口结构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所占比例大大超出二、三十年前水平,移民社区的融入性与参与性已不言而喻,难以存在一个传统性脱离移民社群的主流社会,移民的排斥力量日显微弱。

另外一个重要的基础是,以中国移民为主体的现代移民经济实力大幅增强,投资创业形态日益突出,很多商业移民是带着大量资金而来,不再像以往移民般抵埠就忙于生计,拼命找工维生。这在房地产行业明显可见,温哥华、多伦多等大城市的房价节节升高,给予社会很强的经济复苏信心。不少主流经济分析都会将之归于货币政策、低利率的成效,但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即是:移民的消费力,甚至可能出现的中国炒房团的影响力。

多伦多华人地产经纪大多都有一个认识,如果没有中国移民的贡献,多伦多房地产业难以有如今般旺盛情形出现,仅凭本地消费力难以支撑房价的上升,甚至维持原价都难。如果关闭移民消费的“水喉”,加国大城市的楼市可能在经济海啸中跌得比美国还惨。

移民消费不仅在房地产业显见,他们涉足于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各业投资,同时带动了本地高档服饰、首饰、家庭用品、汽车等等消费市场复苏,而且越是在经济低潮,移民的消费力表现也越突出。

无论如何,现代移民的经济实力已是不可漠视的事实,对大城市经济成长的帮助相当重要。现在的社会已不可能缺失移民的消费力,“假如没有移民消费”也将成为伪命题,移民不再是经济苦困时的替罪羊。

加拿大渥太华介绍!移民渥太华,心动不如行动!


也许很多国人有一个误解,将加拿大首都认为多伦多,但实际上,加拿大首都是渥太华。那么,对于想要移民加拿大渥太华的申请人来说,加拿大渥太华怎么样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加拿大渥太华的具体内容。希望以下资讯会对你有帮助!

一、加拿大渥太华介绍

渥太华不仅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1855年1月1日,“渥太华”开始有了名气,并在不断发展中,成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业技术中心,现在渥太华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高水准生活水平、低失业率的国际大城市。

二、加拿大渥太华介绍之地形地势

要知道,加拿大渥太华处于低地,而且市区坐落于许多小山丘和河谷平原上,周围几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围。

三、加拿大渥太华介绍之气候条件

渥太华属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夏空气湿度均较大,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季气候寒冷多雪,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但是春天一来,加拿大渥太华布满了郁金香,因此渥太华有“郁金香城”的美誉。除此之外,据气象部门统计,渥太华每年约有8个月夜晚温度在零度以下,故有人称其为“严寒之都”。

四、加拿大渥太华介绍之经济状况

截至2014年,渥太华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亿美元、人均4.4万美元,该市的经济以轻工业为主,包括木材加工、食品、机械制造等工业。除此之外。第二大经济来源是旅游业。

虽然说加拿大渥太华没有多伦多、蒙特利尔那么有名,但是在加拿大,加拿大渥太华仍有一席之地。可以说,加拿大移民如果去渥太华,也是相当好的选择,但是也要注意在渥太华注意保暖,毕竟渥太华的气候是蛮寒冷的。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渥太华三百华人庆加华文化中心建立 加总理祝贺》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渥太华移民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44563.html

上一篇:爱尔兰移民的生活成本怎么样?

下一篇:爱尔兰移民生活的攻略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