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加拿大华裔女子先后杀两婴弃尸被控

2020-10-29
加拿大移民两年以上管理经验

加拿大移民关注加拿大生活:加拿大华裔女子被控在2009及2010年先后杀害两名初生婴儿之后弃尸的案件,19日进行第二天审讯。被告梁梓华(Sarah Jee-Wah Leung,音译)的母亲继续作供。

她在庭上坚称不知女儿有男友,但承认女儿在中学时曾带一菲籍男同学回家而遭父责骂。梁母并自称近日看报纸才知女儿已结婚,对于没有好好了解女儿及处理其情绪,感到自责,激动落泪,又在庭上向女儿说对不起,大声自责失败。而一直表现冷静的被告亦掩面痛哭。

28岁华裔女子梁梓华被控两项二级谋杀罪名,身材瘦削,个子不高的她,19日身穿黑色外套﹑牛仔裤及灰色连帽上衣出庭,表现冷静。

梁母先后接受检控官坎宁安(Sandra Cunningham)及辩方律师福勒(Richard Fowler)的盘问。梁母忆述2009年4月2日早上,原本与经营园艺工程公司的丈夫一起外出工作,但期间折返回家取东西。丈夫在家门庭园范围发现一个装有婴儿的胶袋,于是报警,而当日梁梓华有外出上班,至晚饭时间才回家。

梁母说,在发现婴尸前两天,女儿表示因经痛告假,而该两天由于下雨,所以她亦没有工作,留在家中。她表示,未有察觉女儿有异样,但女儿告诉她月经迟了一星期。至4月1日,梁母在洗手间中看到一张染有血的地毡﹑用过的卫生巾及染血的睡裤,梁母将之清洗及放进洗衣机。

梁母表示,警方之后有跟她说过怀疑婴尸是其女所产,但梁母坚称不相信。梁太说,在找到婴尸当日,她曾问女儿是否知道与婴尸有关的事,但她说不知道。梁太说:“我有问她,她说婴儿不是她的。”梁太亦称,她不知道女儿曾在4月3日曾到圣若瑟医院(Mt St. Joseph Hospital),也不知道女儿在2009年8月曾见过警察。

对于女儿的事,梁母坦言所知不多。她指女儿在晚饭后会躲在房间,但她不知道她在房内做什么,亦不知道女儿房间有没有计算机,又或者女儿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她有什么嗜好和梦想等。

小编推荐

加拿大华裔律师竞选国会议员


加拿大移民关注加拿大生活: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加拿大联邦自由党温哥华东区国会议员候选人黄国治(EdwardG.Wong)生于温东,长在温东,不受贫困的家庭条件影响,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成为一名职业律师。用他的话来讲,温东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如今,他要利用自己多年出庭律师的经验,替温东人发出更强大的声音。

出身贫困知温东人之苦

黄国治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有五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来自贫穷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不高,移民加国时英文能力有限,生活相当艰难。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黄国治知道自己一定要努力,才能有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有机会得到正式教育的他,抓住了每一次机会,高中毕业后得到了渥太华卡尔顿大学(CarletonUniversity)的奖学金,修读历史与政治科学,之后又到安省西方大学(WesternUniversity)法学院攻读法学专业,七年后成为出庭律师,一做就是24年。

律师经验助人伸张正义

黄国治表示,他每天做的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困难,在法庭上替他们发声,使他们的声音更强大更有力,多年的律师经验让他勇于去伸张正义,也给了他这样的能力,帮助客人去争取应得的结果,现在,他希望把这样的技能用到整个温东小区,代表温东人去争取应得的一切,他终于有机会,利用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去为这个伴随他成长的小区做些事情。

黄国治在大选期间每天都会走访街邻,妻子和孩子也陪着他一起去敲门,倾听选民意见。他表示,许多人对温东的现状不满意,曾与一位高中生聊天,那位同学说自己将来很想从政,希望可以见一见自由党党领杜鲁多(JustinTrudeau),然而孩子又说,不相信党领会到温东这样一个贫穷的地区来,更不相信杜鲁多会去他那不好的学校。

这件事让黄国治感到震撼,他希望自己可以让温东人民重新燃起希望,就如他儿时一样,相信有一天总理会来到温东,他想要把那个希望带回温东。他表示,作为律师,不辜负客人的信任是原则,作为政客,一样不能辜负选民的信任,他希望用自己所得,来回馈家园,让温东拥有更好的明天。

加拿大华裔学生设计获Adobe设计成就奖


加拿大移民关注加拿大移民生活: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多伦多约克大学(YorkUniversity)与雪莱顿学院(SheridanCollege)合办设计系的一位华裔毕业生,最近荣获2015年度Adobe设计成就奖。该两院校的设计系学生屡创佳绩,在这个成就奖的包装设计类别6年五夺冠。

Adobe设计成就奖评判团审评来自全球超过70所设计学院数千名学生的作品,今年度该奖项包装设计类别得主是JoyceDang,她刚在约克大学与雪莱顿学院联合设计学系毕业,现时在多市SapientNitro公司任职设计师。

其得奖作品名为AquaSkins,是给儿童割伤皮肤时使用的彩色绷带胶贴,作品设计灵感来自带有保护作用的鱼鳞。每份绷带套装设计成一条鱼,插有画似鱼鳞的绷带胶贴,当绷带胶贴被陆续使用后,背后底纸的鱼骨图案便露出来,提醒使用者绷带胶贴快将用完。

JoyceDang透露,她早前提交了两份作品给评委,分别是AquaSkins和Mood,两作品均获选入围准决赛,但自己从没想到会胜出。对今次取得殊荣,她特别向约克大学与雪莱顿学院联合设计系恩师伍启荣教授(AlbertNg)致谢,感谢他不断鼓励她要尽力而为做到最好,并且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加拿大华裔全职妈妈主动应对产后易患抑郁症


关注加拿大移民关注加拿大生活: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虽然在加拿大的新育婴母亲因分娩而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但有华裔全职妈妈就主动应变,培养孩子独立睡眠习惯,同时还组织了一个“妈妈团”,与友人分享育儿经验,并帮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交朋友。

来自北京的移民于卉在一年半前生下女儿。为抽出更多时间照顾孩子,于卉选择从事翻译工作,并在家办公。然而,这对首次当妈妈的她来说并不容易。她称,孩子出生后,自己最深切的感受是睡眠不足。

她说:“睡不好,工作就没法做,再加上每天面对新生儿哭闹,当妈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她决定先从培养孩子睡眠习惯开始改变,没想到效果显著。

于卉说:“我和先生从女儿三个月开始培养她规律作息,五个月时进行睡眠训练,六个月时,她与我们分房睡,并可以睡整夜。这样我也能休息好,也更有精力再次投入到育儿和工作中。”

于卉还与其它新妈妈们成立一个妈妈团,分享彼此的育儿经验。她说:“能和其它妈妈交流、分享经验对我来说是走出心情不好的好方法。孩子们也有机会在一起玩耍,从小就建立友谊。”

加拿大华裔女摔跤手黄嘉露入国际摔跤联会名人堂


关注加拿大移民聆听加拿大故事:据加拿大《明报》报道,加拿大奥运金牌华裔摔跤手黄嘉露(Carol Huynh)获选入国际摔跤联合会(FILA)名人堂,她是第二名加国女选手得到这荣誉。

黄嘉露在匈牙利获颁荣誉之前,她称:“能与加拿大摔跤名宿维尔林(Christine Nordhagen-Vierling)和伊格利(Daniel Igali),以及其他国际摔跤传奇人物般获选入名人堂,是很大的荣誉。”

她指,过去的7个月使她更热爱摔跤运动,很高兴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年轻选手仍抱覑能成为奥运奖牌得主的梦想。“我很自豪能够被选入名人堂,证明了在我的生命中有许多极美好的人,若果没有他们,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现年33岁的黄嘉露,于2008年北京奥运中,为加拿大夺得首面女子摔跤项目的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再为加国争光,夺得铜牌。她两度(2007年和 2011年)夺得泛美运动会金牌,也是2010年联邦运动会的金牌得主。她是4个世界锦标赛奖牌得主和11次登上加拿大冠军宝座。

加拿大摔跤总会指,黄无论在当运动员或退役后,也是这运动的最佳大使之一。黄自2012奥运后退役,于卡加利当摔跤教练,她今年亦曾到世界多个地方推广摔跤运动。

加拿大摔跤总会行政总监Tamara Medwidsky指,获选入名人堂是黄嘉露,也是加拿大的崇高荣誉,“虽然会怀念她穿上印有枫叶的队衣于比赛地垫上的英姿,但很高兴的是,于比赛地垫外,她仍继续参与这运动,当教练、当我们的英雄和大使。”

黄的父母是越南华侨,早年移居加国,而黄是在卑诗希素顿(Hazelton)出生,有4名兄弟姐妺。她在2004年毕业于西门菲沙大学(SFU) 心理系,她现定居卡加利,并持有心理辅导硕士学位。黄是第二名获选入名人堂的加拿大女摔跤选手,继维尔林2006年获选之后。男摔跤手伊格利在2012年获这殊荣。

加拿大华人移民的生活纪实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加拿大华人移民的生活纪实》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日周末,午睡渐醒,忽听旁边有个稚气的声音,在轻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原来是早已醒来的女儿娇娇,自己翻看幼儿唐诗,正在很努力地用刚学会的汉语拼音“翻译”那些汉字。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实在是忍俊不禁了,三岁半的小丫头,你知道什么是人闲桂花落啊?那可是妈妈追求了很久的境地,竟被你一语道破。

在刚刚确定有一个小生命扎根在我的身体里时,我和老公就约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决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会说中文,虽然她是这个家庭里第一个加拿大公民,但我们绝对有信心把她改造成一个“不忘本”的中国人。根据不完全统计,除中文外,老公会三种外语(英语、日语、德语),我也会三种外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有着不得不学的“惨痛经历”)。不要被表面现象蒙住啊,我们只注重广度,没有太注重深度。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和难度深有体会,所以一定要从小抓起,占据时间上风。

其实,女儿娇娇的胎教是稀里糊涂地进行的,因为邻居有个一岁左右呀呀学语的小可儿,我天天没事就跟她聊天、认字、唱儿歌,至于她家录音机里的儿歌是否听到我女儿的耳朵里,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实习到一些教育幼儿的方法却是事实。等娇娇出世后,我哄她睡觉时唱《催眠曲》《小燕子》《世上只有妈妈好》《月模糊鸟模糊》,奶奶则从《洪湖水浪打浪》《军港之夜》唱到电视剧《年轮》的主题歌(具体名称不详),轮到爸爸了,只见他清了清嗓子,阴阳顿挫地来了一首“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女儿无辜地和他对视着,皱起了小眉头,估量是没听懂,害得这两个月大的孩子感觉很郁闷。在娇娇五、六个月大,开始对自己的手脚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就点着她的小手指和小脚豆儿,大声教她数数。于是,大概是她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沙发上那个小人儿出语惊人,她指着墙上的挂钟:“一、二、三……”数到十的时候卡住了,我和老公对视了一下,看来十以外的数掌握起来还有点难度。老公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试探性地说“窗前”,她迟疑了一下,接着说“明月光”,我和老公再次惊讶,再试着说“疑是”,她不知道从小脑袋的哪个角落把下句搜了出来--“地上霜”,就这样,爷俩把一首唐诗给串完了。我们一起击掌,试验成功了!

16个月大的娇娇,第一次被送进幼儿园,那时她才开始真正接触英语环境。几周后,大致上学会了“morning , bye, more, pee……”等必用词。后来爷爷奶奶来加拿大短住,小丫头成为搞了一辈子教育事业的爷爷的高徒。偶然的机会,我得到很多包装盒上拆下来的小圆纸壳,爷爷信手在上面写了汉字,主要是针对她已经知道意思的词,比如“虾、肉、鱼、鸟、花、雨、太、阳、上、下、人、大、手”等,后来则根据“学生”的要求,写“爸、妈、爷、奶、姐、哥、娇”等。再后来,爷爷发现学生似乎不是很认真嘛,教她认字,她只是看一眼、重复一遍就走掉了,连忙把她叫回来考一遍,惊奇,100分耶,竟然都答对了。就这样,平均天天学两个生字,隔一段时间复习一遍,小娇娇有事没事地就被叫过来玩认字游戏。大概学了一百多个字之后,我发现这个小家伙有点马虎。她会把“白”和“日”、“大”和“太”、“奶”和“妈”之类长得很像的字弄混,而且同音字一定要组词才可以记得住,比如山羊的“羊”和太阳的“阳”。由于她日常能接触到的词汇量有限,从国内买来的字卡上面的字很难解释,对她来说过于抽象,于是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开始重点帮她分析字的结构和特点,以免混淆。

在爷爷、奶奶回国以后,我们想保持惯性,继续教她学生字,发现有点难度,一是两个全职工带孩子时间的确不够用,二是小家伙的注重力已经被幼儿园的英文儿歌吸引过去了。改变战略,天天做饭的时候给她放中文儿歌,吃过晚饭看中文动画片,睡觉前讲中文故事。从国内选购了一套幼儿丛书,基本上除了喜闻乐见的传统童话,如“小马过河”、“龟兔赛跑”、“狼外婆”等,就是成语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还有一部分儿童故事,如“黑猫警长”、“聪慧的一休”等。每本书都是彩色插图,配上简短的内容,每个字都有拼音,这样使用时间会长一些。比如从一岁半开始给她讲这些故事,翻来覆去地说,两岁半的时候,就谦虚地请她给我们讲故事,证实基本上已经背下来了。在这套书还没有完全被翻烂之前赶快收起来,等她四岁左右再拿出来,让她自己用拼音去读书(不是背书),等她再大一些学会写字以后,还可以再继续参考(那是下一步试验计划,目前尚未经过验证能否成功)。

我们有一个方便条件,就是三个人天天上班、下班可以开一辆车,所以路上有15分钟或者者30分钟时间,汽车被用来做临时移动课堂。如果我们不是太疲倦的话,就会教她唱儿歌、说歌谣、背唐诗、认拼音。当然,前提是我们得先把这些学会(难度有点大哦)。在她看碟片的时候,明显能够感受到她对哪首歌感兴趣,而且她也会主动提出来要学哪一首,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我要充当录音机的角色,一遍一遍重复,娇娇则看着我的口型模仿发音,几遍下来,她就“自唱自乐”了。最搞笑的是我们在车里曾经放过一张黑鸭子组合翻唱的经典老歌,娇娇听了一遍后,明确点唱了《草原牧歌》和《踏浪》,不得不承认,是活泼的旋律和简单上口的歌词吸引了她。当她大声唱给我的留学生朋友听的时候,对方一头雾水:“这首歌似乎很老耶,我都没有听过。”这算什么呀,还有更绝的,带她去参加去年的枫华之友中秋晚会,彩排的时候,参加诗朗诵的小妮妮还没有到,小禹老师就领着小娇娇上台走场。没想到上去容易下来难,女儿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大舞台,好说歹说才肯答应我到台下去当评委。尽管在三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评委同志睡着了一个小时,但还是告诉我全场演出中她最喜欢的是男声四重唱《半个月亮爬上来》,从那天晚上之后的一个月内,我们家除了王洛宾的专辑之外,基本上没机会听别人的歌。由此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演唱者之一胡月冰一出现,就被娇娇冠予“唱月亮歌的叔叔”,然后就“咿呀呀、咿呀呀”地唱个没完。

娇娇在一岁的时候曾经回过一次中国,两岁时有一天问我:“妈妈,我是去过中国吗?”见我点头,又问“我是坐大飞机去的吗?中国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舅舅、妞妞姐姐、亮亮哥哥……” 奇怪啊,她竟然会记得,我只是在回加拿大之后给她看过影集的全家福,过年过节通电话的时候,她鹦鹉学舌样地逐个拜个年而已,不知道这些信息都是什么时候储存的。还有一次更有意思,今年曼大春节晚会准备期间,我领她去学生会办公室等待彩排,她玩着玩着忽然问我:“妈妈,我们是在中国吗?”见我不解,她一指墙上的五星红旗:“那是中国国旗,对吗?”我一把搂住她,心里好高兴,虽然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告诉她的了,但我知道,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在她小小的心田里,中国,已经是重量十足的一大块了,为了保卫这块胜利果实,看来一定要再接再励才行。

相信每个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都会有很多趣事,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记录下来,肯定比相声、小品更精彩,尤其是在海外的孩子,他们有可能接触到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但脑海里并没有相应中文词的库存,对不上号的情况下会混着说,就更好玩了。娇娇看见爸爸在沙发上睡着了,想叫他起来,拉着爸爸的手义正词严地喊:“起沙发。”闹得爸爸稀里糊涂,我在一旁哈哈大笑,当然了,能起“床”就能起“沙发”呀,这叫举一反三。作为报复,当老公听到了娇娇自言自语:“我在卫生间里看见一头妈妈”的时候,差点没笑岔气儿。说了这么多,您别误会,我绝没有想自己的女儿是个天才或者神童什么的,她只是一个智力进展正常的小孩而已,她的任性和小时候的口齿不清是周围很多朋友都见识过的。我和老公间或也会急躁或不耐烦,女儿也是领教过的,有时候那也是“相当”严厉。在试验取得初步胜利后,在此作一个阶段性总结,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能做到的您也一定能。我清楚地记得《窗边的小豆豆》(奉劝每位父母都读一读)里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关键看你怎么去熟悉和培养。

我和老公都在尽自己的能力去扶植这个小树长大,其实和娇娇在一起的每一天,对我们来说也是全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一起成长。由于生活、工作、学习、身体等多方面的压力,我有时候没能够完全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但是我知道自己心安理得,做的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努力过才不会后悔,相信女儿也不会怪我的。

如果您有一个和娇娇年龄相仿的孩子,并且也想让她保存中国文化的话,也许我还有几点建议可以供您参考。首先可以利用一切对话时间,尽量和她讲中文,万一不明白,再用英文解释一下,千万别怕麻烦,一千遍一万遍地重申—–在家一定要讲中文。间或地,老公也会开玩笑地和娇娇讲两句英文,没想到被义正严词地拒绝:“妈妈说了,在家里要讲中文。”看来的我的堡垒还是蛮牢固的。其次找一些同龄的讲中文的小朋友,周末一起玩,不仅小孩子能互相分享玩具,家长还可以相易中文课外读物及“教学心得”。娇娇有一个好朋友汉娜,基本上从开始学说话就在一起,现在已经两年多了,每个周末都能看到她们的进步。当我和汉娜的妈妈看见两个小家伙互相用中文给对方讲故事的时候,沉默片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到摄像机前,记录下这个温馨的镜头。要知道,这是我们一起长时间切磋、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她们正在对一个叫Dora的大眼睛女孩着迷,据考,这个动画片主角是从南美移民来的,所以说一半英语之外,还要再说一半西班牙语。

于是,两个女孩在玩的时候就像进了联合国,说中文话、唱英文儿歌、跟着Dora高声大喊西班牙语口号。放心,绝对记得住、分得清,因为经过持久战后,小脑袋里已经安装了若干个语言开关,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混乱,基本上能够做到你说什么语、她就回答什么语,要想全都翻译过来还比较难,做到简单复述还是可以的。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在我教中文班的时候,好多小朋友都是以前学过中文、背过唐诗的,但是到现在想要背一首完整的唐诗已经很不容易了,看见他们困难地回想“遥望瀑布挂前川”的前一句是什么,不明白“碰壁”是什么意思,不能确定“马马虎虎”是不是一句成语,还有想起曾经背过的那些优美的诗歌、散文时那一脸向往的神情,我的心里好疼。能说这种结果没有家长的任何责任吗?其实只要你们一起坚持,一定会“胜利”的。

又逢初春,冰雪渐融,和朋友在厨房里一起“研制开发”新菜肴,娇娇和汉娜坐在夕阳里,对着桌上盛开的扶桑花和鱼缸里的两条小金鱼,相易着各自家中所养金鱼的命运,无非是小红鱼饭吃多了、小黑鱼游回商店去了(还要再买一条,呜呜),可她们是用中文在说呀,在妈妈们听来真是比唱歌还好听呢。开饭了,中国菜加上韩国米,用日本海苔卷了些加拿大薰三文鱼片,让孩子们胃口大开。女儿撒娇地搂着我:“妈妈,我爱你。”我把怀里的小人搂得更紧一些:“是的,宝贝,我也爱你。”但愿十年、二十年后,女儿会像我一样,用中文记录这一刻的美好。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28782.html

上一篇:加拿大已于1月发布鹳毛或其他羽毛类消费品的易燃性指南

下一篇:巴西总统签署中国移民日法令 中国外交官侨领出席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