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加拿大华裔学生设计获Adobe设计成就奖

2020-10-15
加拿大和加拿大移民条件

加拿大移民关注加拿大移民生活: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多伦多约克大学(YorkUniversity)与雪莱顿学院(SheridanCollege)合办设计系的一位华裔毕业生,最近荣获2015年度Adobe设计成就奖。该两院校的设计系学生屡创佳绩,在这个成就奖的包装设计类别6年五夺冠。

Adobe设计成就奖评判团审评来自全球超过70所设计学院数千名学生的作品,今年度该奖项包装设计类别得主是JoyceDang,她刚在约克大学与雪莱顿学院联合设计学系毕业,现时在多市SapientNitro公司任职设计师。

其得奖作品名为AquaSkins,是给儿童割伤皮肤时使用的彩色绷带胶贴,作品设计灵感来自带有保护作用的鱼鳞。每份绷带套装设计成一条鱼,插有画似鱼鳞的绷带胶贴,当绷带胶贴被陆续使用后,背后底纸的鱼骨图案便露出来,提醒使用者绷带胶贴快将用完。

JoyceDang透露,她早前提交了两份作品给评委,分别是AquaSkins和Mood,两作品均获选入围准决赛,但自己从没想到会胜出。对今次取得殊荣,她特别向约克大学与雪莱顿学院联合设计系恩师伍启荣教授(AlbertNg)致谢,感谢他不断鼓励她要尽力而为做到最好,并且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扩展阅读

英国女陶艺师多次获蛋糕设计比赛大奖


英国移民聚焦英国生活:据英国3月18日报道,英国弗林特郡一位名叫薇琪·史密斯的26岁女性陶瓷设计师将陶瓷设计技巧运用于糕点设计,制作出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精致糕点,获得过许多蛋糕设计比赛的大奖。

薇琪的作品样式丰富而新鲜,有影片《海底总动员》中的小丑鱼、可爱的贝蒂小姐、僵尸新娘、华莱士、格勒米特、可口可乐熊等等。其中最花功夫的要属一个照着电视广告中的小猫鼬“奥列格”外形制作的蛋糕。这个历经50个小时制作而成的蛋糕,使薇琪在曼彻斯特国际糕点展的装饰单元赢得了最高奖项。不仅如此,另一件作品——耗时40个小时制作的可口可乐熊,也使她在该比赛的雕刻单元获得金奖,就连可口可乐公司也对该作品称赞不已。

大学期间,薇琪潜心学习不同种类的艺术科目,这段经历给了她敏锐的眼光和精湛的技艺。当然,她也有着所有艺术家都有的毛病:不分昼夜地工作以及把家里弄得乱糟糟。薇琪的下一步计划是同其他烘焙师合作制作一个热带丛林,参加今年的曼彻斯特国际糕点展。

加拿大设计出“能源自给住房”


加拿大移民生活:在这个大家都喊着节约能源的世界上,如果你拥有一栋能源自给的房屋,不需要交电费和煤气费,是不是一个很酷的想法?在加拿大这个冬天又冷又长的国家,修建能源自给的房屋就更是一大挑战了。但是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还真的设计出了这样的神奇房屋。

BuildABILITY是加拿大一家专门推动修建无能源消耗住房的咨询公司,这家公司设计出了能源自给房的技术,并正努力把这项技术推向市场。这种零能源消耗房屋的概念始于2006年,所谓的零能源消耗房屋从现实应用的角度看,其实就是只靠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就能提供家庭使用的全部能源,这其实也是房屋节能的最高标准。在加拿大建造能源自给的房屋挑战非常大,除了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以外,加拿大的温差也很大,夏天最高气温达30摄氏度,冬天则可能降到零下30度。另一个挑战是如何降低这种零能源消耗房屋的成本,这些都是设计者必须周密考虑的问题,为了达到零能源消耗,这家公司使用了很多密封技术,除了墙体使用特殊材料,窗户也与众不同,加拿大房屋的窗户一般是两层玻璃,而这种房屋的窗户使用了三层玻璃,玻璃中间充进了能隔冷隔热的气体,此外他们还使用了新的热泵技术,提高房屋密封的密封度,为了节约能源在这样的房屋里,吹头发的吹风机也被当成了暖气来源。按照该公司的设计,在一年这个周期内,他们设计的零能源消耗房屋在冬季也可能会需要使用电网输入的电,但这种房屋夏季可以把屋顶太阳能电池发的电,输出给电网,所以这种房屋总的电力消耗仍然为零。

这家公司还具体介绍了他们设计的这种零能源消耗两层独立房的具体情况。他们设想这座房屋修建在安大略省的圭尔夫市房屋总使用面积约170平米,有3个卧室,两个卫生间,房子售价大约为53万加元。按照目前的市场价,53万加元的价格,并没有超出普通房屋正常的价格。目前该公司正准备把零能源消耗房屋这一新技术推广到全国,目前全加拿大已经有阿尔伯塔、安大略、魁北克和新斯科舍省四个省份的五个建筑公司和该公司合作。迎接这一新挑战,这5个公司建造的房屋各种各样,有单户住宅,有四联排别墅,也有可住六户人家的公寓楼。预计第一座“能源自给”的住房将在2015年11月完成。

走近荷兰 认识世界设计之都


正准备移民荷兰的人士,相信一定对荷兰设计有一定的认知。因为荷兰设计早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与影响就好像格林威治时间所具有的的标杆作用一样,令人信服与赞叹。今天就让带大家进一步走进荷兰,认识这个被誉为世界设计风向标的设计之都。

荷兰人有句自豪的谚语:“上帝创造世界,荷兰人创造荷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荷兰成为一个与自然有着独特联系的国家。荷兰位于欧洲主要的三角洲地带,素有“欧洲大门”之称。然而荷兰近2/3面积的国土低于海平面,国土面积近1/4是花了几个世纪用人工围海所形成。国土狭小,地势偏低,所以荷兰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改造并维持这片土地的宜居住性。从一开始与肆虐的大海斗争,到通过填海围湖来获取土地,后天开发的土地资源使荷兰人懂得如何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从而形成了理性与功能性结合的处理环境问题的方法。随着人们对于以景观作为解决当代设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关注逐渐增加,荷兰的经验和实践更加频繁地被引用,荷兰设计引起世界范围的瞩目。

荷兰设计重视概念、想法和创新手法。荷兰很多设计师会主动推荐值得一看的博物馆、小店,心态开放、团结、欣赏彼此的优点,这与荷兰人真切、直接、不浮夸、不贪心的个性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整个荷兰设计自由而蓬勃的氛围。

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作为伦勃朗和凡高们的后代,荷兰人从不匮乏艺术家气质,但你若回看历史又很容易发觉他们强烈的实践派作风。荷兰设计是二者的融合:朴素实用、谦逊而流露出幽默感。

加拿大华裔分布在哪些城市?


移民加拿大的人群中,到底有多少华裔呢?下面一组数据能给出答案。

目前,在加拿大的华裔数量为1,769,195 (176万9千1百95个人)。华裔数量占到全国总人口的5.1%,排在所有族裔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别是加拿大裔,英国裔,苏格兰裔、法国裔、爱尔兰裔和德国裔。在美国,华裔占比不到1%。

华裔是加拿大除了欧洲裔的大族裔,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扮演者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许你会问,才5%怎么会那么重要?

加拿大发展的不均衡,华人也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流动的,绝大多数华人都集中在几个主要城市。

加拿大华裔分布在哪些城市?

在华裔居住多的城市中,多伦多当仁不让排名前列,华裔70万;第二名温哥华,差几百个人就50万(加上留学生、陪读家长、工签和探亲的,总数很可能达到60万)。

蒙特利尔和卡尔加里都在10万出头的规模,埃德蒙顿、渥太华和温尼伯也都是华人聚居的城市。这7大城市中的华人占全加拿大华人总数的近90%,而多伦多和温哥华两地的华人占全国总数的68%。可见,华人分布异常集中。

在这其中让人瞠目的是温哥华。虽然华裔比多伦多少了20万,但华裔人口占比达到了惊人21%。而且温哥华是一个都市群,在大温哥华地区的列治文市,华人比例甚至接近50%,被人戏称为华人“占领区”。这就形成了一个奇观,在北美大陆发展出一个华人城市,鳞次栉比的华人餐厅、商场、学校,满街的中文牌匾、满耳的中国方言。

在世界的其他城市也有中国城、唐人街,但那都是以街为单位的区域。而真正形成华人占主导的城市,也就是真正意义的中国城,恐怕也只有在加拿大能看见了(在大多伦多的万锦市,华人比例也超过30%)。

好了,关于加拿大华裔相关的话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您对移民加拿大感兴趣,不妨联系,免费咨询。

西班牙移民:设计之都毕尔巴鄂


毕尔巴鄂是大西洋边一个拥有700年历史的古城,曾经是西班牙老工业基地和海港都邑,在西班牙生活中扮演过复要的角色。钢铁厂、造船厂是都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然而,25年前的工业危机,加上1983年的大洪灾,使得整个都邑经济濒临危机。经历了几十年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如今的毕尔巴鄂不但复原了青春,更是气象万千。

一切的改变是从古根海姆博物馆1997年的建立开始的。由闻名建筑设计师法兰克·盖瑞设计的guggenheim古根海姆博物馆,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以及新奇的材料,引起举世轰动瞩目。行在毕尔巴鄂的街头,各处富有特色的桥粱,漂亮的街心花园和雕塑喷泉,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和现代时尚建筑交织在一起,不时就会发觉很奇特的街头艺术装置和新奇感十足的门面。

博物馆占地2.4万平方米,陈设面积1.1万平方米,主要展显现代艺术。博物馆表面造型由曲面块体组合,钛合金板曲线复杂而舒展,闪闪发光,随着阳光的推移,而幻化出奇特的光泽,河面上碧波荡漾,光影交相辉映,是都邑中心最亮丽的风景。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门前,就养着毕尔巴鄂人的共同的宠物花狗布比埃斯Puppies。布比埃斯全身种了两千多盆鲜花,为了保证有花开,有专人按时令换花,功夫很深。但到了冬天,花朵全去,布比埃斯就变成了铝合金狗了。

在“古根海姆效应”的影响停,毕尔巴鄂成功地从一个衰落的工业老城成为全欧洲生活、旅行、投资条件较好的都邑之一,吸引了大批西班牙移民涌入。每年400万人次的参观度,使毕尔巴鄂建起机场,地铁,新码头,成为欧洲新的文化艺术中心。被世人誉为设计之都。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26765.html

上一篇:移民澳洲如何,澳洲移民好处和弊端分别有哪些?

下一篇:移民爱尔兰永居身份如何转入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