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世界年轻大学榜:澳10校进前50 陆校落榜

2020-02-26
移民知识有哪些

据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日前公布2019年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对校龄少于50年的全球各大高校综合实力进行评估。

在前50强榜单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YU)蝉联榜首,香港科技大学亦保住了亚军的位置,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和巴黎文理研究大学(Université PSL)分列第3和第4。

澳洲有10所年轻大学入围50强,其中悉尼科技大学(UTS)全澳名次最高,荣登全球第10名。紧随其后的是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它们均成为排名前20的佼佼者,分别排在第16、19和20名。

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和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也打进前50,名次依次为21、25、31、35、43和45名。

本次澳洲年轻大学交出的成绩单颇为亮眼,入围全球50强的大洋洲高校均在澳洲。而亚洲高校的表现更胜一筹,近乎占据50强榜单的半壁江山。除了入围前三甲的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院,香港城市大学(第5)、韩国浦项科技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6)、香港理工大学(第7)都打进全球10强。

在港台地区,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第23)、香港浸会大学(第27)、台湾国立杨明大学(第28)和台湾国立大学(第48)也跻身前50。相比之前,中国大陆年轻高校的表现却不如人意,无一所院校入围50强榜单。

延伸阅读

移民加拿大后为孩子选择私校还是公校?答案其实很简单!


移民加拿大后,让孩子读公校还是私校,是个亘古不变的热议话题。今天就来分享我的一些个人观点。

先说结论

·加拿大的公校和私校的差距并不十分巨大,各有优势;

·不差钱的家庭读私校,家长投入不了过多时间的家庭读私校,私校能保证孩子的较高底线;

·学习顶尖的孩子读公校,特长顶尖的孩子读公校,公校能保证给孩子更大的舞台;

·我会给孩子选择:小学读私校,中学读公校!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家庭。毕竟读书和教育这件事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究竟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普及知识,加拿大的教育体制属于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整个社会崇尚的是儿童阶段以培养兴趣为主,让孩子孩子拥有对于世界的综合认知,树立价值观,学术上并不过分强调。而在中学阶段,学术压力陡然增加,尤其在11、12年级,每门课的成绩都会计入到GPA中,作为申请大学的主要依据。

所以加拿大的中学可以说并不比中国轻松,算上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加拿大中学生的时间其实安排的比中国学生更满。而加拿大的小学相对轻松,更注重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非成绩。

北美K12公校和私校最大的区别就是经费的来源,公校的经费全部来自教育局拨款,学生不收学费;而私校的全部收入来自于学生学费和各界捐款,少数的情况政府也会拨少量的拨款。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的私校多是培养精英的所在。但加拿大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别,加拿大公校和私校之间的悬殊对比,并不像美国一样的明显。美国的顶级私校真的是培养精英中的精英,学术上的要求和标准也遥遥领先于公校,学费动辄4、5万美元一年,捐款还不算。以公认的美国顶级私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为例,每年这个学校学生收到的哈佛offer有几十个,毕业生中有40%进入常春藤学校,算上非常春藤的顶级大学录取比例达到60%。

如此之高的名校录取率和学术水平,当然最基本的要素是资金的投入。PEA的每年的学校运营成本是1亿美元左右,大概有1000名学生,平均每个学生的投入是10万美元。

对比加拿大,地处温哥华西区的St. George’s School,一众耳熟能详的名人毕业于此名校,在全加拿大也是数一数二的私校。St. George’s Schoo每个学生每年的经费大概是3.4万加元,约合2.5万美元,正好是PEA的四分之一。

这里并非是要说明美国的私校比加拿大要好多少,并不能一概而论美国私校培养出的孩子更优秀,经费也只是考察学校水平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加拿大社会对于私立精英教育并不是像美国一样热衷。也就是说,加拿大的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之间的差距,并非与美国一样,如此的泾渭分明。

在公校方面,美国因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存在非常差的公校,这点也是美国主流媒体和各界的一直在批判的问题;而加拿大的社会更加平和,相应的公校水平也比较平均,尤其在小学阶段,师资、环境、生源都差不多,你很难用一个标准区分高下(菲沙排名对于加拿大的小学意义不大)。

加拿大的中学,最明显的区分是社区的生源质量,说白了就是学区房的高低,在同一个城市,房价相差不大的学区,各个学校之间也很难拉开差距。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美国更崇尚精英意识,社会阶级的划分也更加分明,教育上是最好的体现。而加拿大的价值观则更鼓励公平,提倡平等的教育机会,社会阶层也没有过于泾渭分明的划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观点,在加拿大培养孩子,不一定非私校不可。即使孩子的学术成绩非常优秀,目标是美国藤校,读公校也一样有可能。

那么相应的问题也来了,加拿大的公校和私校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呢?

用一句话来总结,私校的下限高,公校的上限高!

私校的下限高很好理解,因为有学生入学的筛选机制,所以能够进入私校的学生一般不会差,家庭也多是中上产阶级;而相对更加严谨的教学和纪律要求,也保证了孩子不会走偏。私校的大学录取率肯定是要高过公校的,并且能进入好大学几率更大。

公校的上限高,主要体现在公校中往往会涌现学习顶尖的孩子,在美国也是类似的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规模导致。加拿大的私校规模往往不大,12年级毕业班少则20人,多的也就5、60人,平均就是2、3个班级的水平。而公校的毕业班人数往往达到300人以上,在人群中必然会诞生不少学霸。公校因为不能选择生源,全部是就近社区的义务教育,所以学生整体情况拉的比较开,差的很差,好的极好。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加拿大的私校有些类似北欧国家,人民平均生活水平非常高,但受限于国家规模,市场竞争、科技基础、人才储备等一系列因素,诞生超级商业帝国的比例也相应较低;而公校更像是中国、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贫富差距较大,但人口基数和综合实力摆在那里,更多的机会也造就了更多的神话。

当然,仅从人数比例上来看公校私校的差别,实在是过于武断。公校和私校的选择还需要更多的权衡。

美国的顶级私校在学术上拥有巨大优势,顶级私校是进入好大学的保证。而加拿大的私校在学术上的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它的优势又体现在哪呢?我又为什么说小学是可以选择私校的呢?

首先,私校的生源质量是高于公校的。学费就是第一个门槛,加拿大的私校学费从每年几千加元到2、3万加元不等。能花这笔学费读私校的家庭,在加拿大也算是中上产了。从短期来看这笔钱不多,但上私校的家庭大多会读满12年,再加上一般家里都有几个孩子,所以长期看这笔钱不是小数。

其次,加拿大的公立小学教育普遍是比较松的,私校在学术上会抓得更紧。尤其在数学上,私校一般都要比公校快上1-2个年级,甚至更多。另外孩子在低龄阶段还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律性也差,私校相对严谨的学术和更加负责的态度,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更有优势。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私校对于纪律的要求更加严格。礼貌、上课规范、穿衣打扮、人际交往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对孩子从小培养好的集体观念和文明意识都有好处。另外一个角度,私校的孩子家庭背景和素质都比较类似,孩子更容易找到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并且发生不愉快的概率也会降低。

某种程度上说,私校就像一个温室,孩子在一个更加单纯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受到的关注和呵护更多。个人认为,这种环境更加适合低龄的小学生成长。

以王中王就读的学校来说,这是一所基督教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学费在私立学校中是比较低的,每年的学费在8000加元左右。这所学校中没什么大富大贵的家长,学校排名也不高,但是所有家庭都是基督教家庭,信仰和价值观都比较接近。老师都是有坚定信仰支撑的教育工作者,孩子在这里耳濡目染,会从小建立信仰和形成比较积极证明的思维模式。

一言以蔽之,在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不管是学术或价值观的培养,私校相对公校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然而,到了中学阶段,这些优势就有可能转化为劣势。

对于中学要不要读公校,我的想法是,如果家里有经济条件,并且孩子能够考入最顶级的私校,肯定是好的选择。顶级私校能给孩子一个最低保证,在教育上至少不出出现大的偏差。

但顶级私校非常难进,如果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在本校就读直升的,中学插班的机会少之又少。另外顶级私校本身也不多,加拿大每个省也就那么几所,所以真正在顶级私校的孩子还是凤毛麟角。

所以,我认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学就读公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首先从学术上来讲,加拿大公校私校的教师素质基本没有区别,工资也差不多,私校并不会有更好的老师。反而有几十年教龄的好老师,很多都是集中在公校,教龄长的教师在公校会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公校中学的平均成绩,被私校甩出几条街。根据菲沙排名,BC省排名前30的中学,只有7所是公校,名次最高的一所公校排名第14。在安大略省,这个情况有所好转,公校整体排名较高,但前三名一成不变的还是私校。

道理显而易见,公校中存在着不少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未来就是奔着职业学院去的,或者高中毕业就直接工作,做蓝领工作收入也不低。这在加拿大是一种很常见的选择,掌握一门专业的职业技能,即使没有本科学位,未来这些孩子也能生活的很轻松惬意,这也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

然而,用公校顶尖学生来跟私校比的话,成绩单不但不会落后,甚至很可能是碾压式的领先。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不错,反而在公校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能找到追赶的目标,获得更多的良性竞争和鼓励。

对于成绩好,目标远大的孩子,在公校一样可以考取藤校,并且几率不比私校小。

第二,加拿大的公校中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学校有上千名学生,来自附近的各个族裔、各个阶层。孩子在这里需要脱离小学和家庭的温室,开始感受社会的复杂,需要他们靠自己来学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点上,我认为甚至比学习更加重要。数学、物理好不好只是大学录取的一块敲门砖,而人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对社会的认知,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这些情商素质才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关键。

或许你会想到,私校的价值不就是精英式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么?但我认为,问题恰恰就出在精英这两个字上,越来越多的贵二代、富二代在这种精英式教育中败下阵来。在从小到大的温室中,他们很少经历挫折,不了解社会的残酷,更有可能丧失斗志和梦想。

现今的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科技和信息革命中,社会发展方向是已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多的神话和传奇都来自于平民英雄。至少在加拿大,所谓的精英教育我并没看到无法超越的优势。

要我说,决定一个孩子能走多远,不在于上公校还是私校,不在乎找了什么好老师,花了多少补课费。

关键还是在于:家庭!

我们往往容易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对孩子影响非常大的是家庭。生活的陪伴,学业的帮助,兴趣的规划和投入,失败时的安慰、取胜时的鼓励......这些才是孩子成长中真正的竞争力,我们做家长的拼的不也就是这些么。

所以,想明白了这点,公校还是私校的选择也就不难了。资源充足就读私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读公校,省下来的十几万加元学费用在孩子的其他兴趣培养,哪怕是周游世界开眼界,也足够了。加拿大新移民可以享受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

世界大学排名公布,澳洲5所大学跻身全球50强


【移民澳洲】近日,全球高等教育探索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世界大学排名,澳大利亚有5所大学跻身全球50强。

QS全球大学排名显示,澳大利亚的大学在学术声誉与雇主声誉方面表现优良,35所大学中有25所整体表现优异。

在学术声誉上排名世界50强的大学中,墨尔本有6所大学跻身其中。依据学术声誉评估,墨尔本大学表现佳,排名全球第15位,其次是悉尼大学,排名第25位,澳大利亚国站大学排名第29位。

依据雇主声誉评估,墨尔本大学排名全球第21位。在就业力排名前50的全球大学中,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莫纳什大学榜上出名。

但依据师生比评估,墨尔本大学排名第587位,悉尼大学排名第597位。实际上,在2007年至2017年间,澳大利亚大学的规模增长了50%。

普华永谈(PwC)的国家教育和技能负责人David Sacks表示,澳大利亚大学在增加规模的同时还能拿高其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表亮其某些机制“运走优良”。

而在外洋生比例方面, 澳大利亚有9所大学跻身世界前50强。

2020年澳洲大学TOP 20排名榜

从总体排名来盯,澳大利亚国站大学仍排名第一,但在全球50强榜单中由第24位停滑至第29位。墨尔本大学排名第二,在全球大学中位次由39位上落来38位。

移民美国后,如何为子女择校?


之所以很多人挑选移民美国,是因为想让子女在美国获得更好的教育。但是移民美国之后,怎样才能帮孩子选到心仪的学校呢?要知道,美国考大学并不像我们中国的高考那样,是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定一个学生的,也不会以成绩作为唯一的录用标准。假如仅仅是以成绩来衡量的话,那么在美国是没有方法获得与自己相匹配学校的,因为每一所美国的高校都是自主招生的,他们有着各自的招生标准。因此,想要在美国挑选一个比较心仪的学校,必须要对美国高校设置的招生标准有一个了解。

一、美国招生考量学生的标准共有19个项目

美国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所采纳的衡量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也并非是用成绩作为挑选学生的唯一方法。在美国高校招生的过程中,衡量学生的标准主要有19个项目,而且这些项目也分成了多种不同的层次,有一些项目是最重要的,也有一些项目是次要的;有一些是需要考虑的,有一些是不需要考虑的。不同的美国高校所使用的最重要考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充分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招生风格。

二、运用选课制和学分制评定学生的成绩

假如对美国学校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解就可以发觉,即便是同一个年级的不同学生,所挑选的课程难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他们的学校采纳的就是选课的方式,学生可以挑选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再通过学分制来推断学生是否完成这些课程。

三、班级排名是唯一一个相对重要的标准

假如对美国的录用标准进行了解的话,就会发觉他们在录用学生的时候,将班级的排名作为唯一的相对指标。利用这种指标进行比较,特别是一些比较知名的学校,它们更是将班级的排名确定为最重要的录用标准。

四、学生的推举信在择校的时候也相当重要

在美国的很多学校,录用学生的时候,往往将推举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在这些学校招生的过程中,一封好的推举信和申请文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推举信能够关心他们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

五、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美国的一些学校对课外活动是特别重视的,特别是学生在学校里面有没有一些亲属校友,是否在学校从事一些理想活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以及对其申请的学校是否感喜好等等都是他们特别关注的点。

总的来说,移民美国的子女想要在美国申请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并不是只要在一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就可以了,而是在方方面面都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另外,有针对性地了解某个学校的招生标准也有利于最终顺利被录用。

澳洲四名校金融专业大PK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洲金融学实力综合 ** )

新南威尔士大学所开设的Master of Finance专业有八门课,包括4门核心课和4门选修课,不给予减免学分。学生可以挑选应用金融、投资银行、基金治理等专业方向。申请该课程必须有金融学或数学的学士学位,大学平均成绩80分以上并且有至少1年金融领域的工作体会。此课程学制一年,学费3万澳元。新南威尔士大学所开设的另外的关于金融的课程是Master of Commerce(Finance),包括2门核心课、6门专业课和2门选修课,学生 ** 多可得到4门课的学分减免,申请该课程也必须有学士学位但专业不限,大学平均成绩80分以上,但没有工作体会方面的要求, ** 好能拿供GMAT成绩。此课程学制一年半,总学费3.2万澳元。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没有专门的金融硕士课程,学生可以挑选主修Master of Commerce中的金融专业,共12门课,其中4-6门核心课,学制一年半,学费3.3万澳元。有商学或经济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还可能得到 ** 多4门课的免修。

墨尔本大学(就业保证突出)

墨尔本大学有Master of Financial Management、Master of Applied Finance及Master of Commerce (Finance)三门金融课程。

MFM是为那些没有工作体会但有金融学术背景的人士准备的,注复课程的有用性。它是一个2年的学位课程。MAF则是为已在金融行业工作2年以上的人士准备的,并且它对你的本科专业背景不作要求,只要有学士学位以及大学成绩达到要求就可以了,是一个1年的学位课程。至于M.Com(Finance)课程,算是一个为攻读Ph.D而准备的硕士学位。中国学生通常是不能直接入读的,你必须前读一个相关专业的探索生证书课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有两个金融专业:Master of Financial Management及Master of Finance。前一个专业是教授一些金融学的基础学问,后一个专业偏向于金融领域更专业更深的式样。如果你想介入金融这个行业,或想学习金融方面的专业学问,你可以挑选MFM;而如果你想在金融领域内做深入的探索,或者你打算读金融专业博士(Ph.D),那么MF将是你 ** 好的挑选。

需要另加说亮的是,如果你既没有金融学位背景又没有金融方面的工作体会,你必须前读一年的探索生证书课程,再读MFM一年。这相当于2年读完一个硕士学位。MF是比MFM更高一级的课程,以是你不能从G.Dip直读MF。如果你想获得MF,必须从头究竟读3年。其他的途径以此类推。需要留意的是,你可以在职何一年读完后退出,拿到你相应的证书或学位。

加拿大中小学公校有哪些?


无论是为了将来移民加拿大还是准备之后留学加拿大,前往加拿大留学的低龄儿童越来越多。尽早接触国外的文化,侵入英语的纯环境中,使得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受国内无法提供的高质量环境。加拿大的教育在世界上是公认的,隶属北美教育体系,并且学历可以得到全球认可,无缝衔接美国大学!但是家长们可能对孩子们挑选什么学校有所困惑,这里就为家长们介绍加拿大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的特色就是公平,学校会确保每一位同学都会得到老师一视同仁的对待和教育,不会因为种族、出身、国籍、宗教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所以作为国际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权益和学习都可以得到优良的保证,并且也受到加拿大政府的保卫。同时劣势就是,英语较差的国际留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适应纯英语的环境。还有就是教育模式的不同,中国留学生突然变的宽松自由的环境,没有老师的督促,可能会有一点迷茫和不知所措。

申请条件

1. 提供不少于两年成绩单

2. 办理GIC,提供不少于30万保证金

相关费用

公校学费:约1.5w加币/年

常见问题

Q1:英语成绩不好,可以去加拿大留学吗?

A1:很多家长都会问,我的孩子英语不是很好,还能去加拿大留学吗?家长们可以完全放心,加拿大的公立学校是不要求有英语成绩的(这里的英语成绩是指SSAT、雅思和托福等)。并且,家长们也完全不需要担忧孩子如果英语不好,能否适应当地的纯英语环境。加拿大为国际留学生提供了ESL课程(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可以使宝宝们的语言水平达到能够顺利在加拿大学习、生活的水平。

Q2:公校如何分配?

A2:加拿大的公校分配方式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分片区;教育局会依据申请人提供的住址就近分配学校。所以,家长们这里就要注重了,千万不要过早到加拿大租房或者购房。因为一旦您确定下来一个地址,能够挑选的学校范畴大大的缩小了。正确的方式是:先确定意向学校—接下来确定学校位置是否充足—接下来确定住址信息。

Q3:公校教育资源不够好?

A3:家长们完全是听信了不属实的无稽之谈,公立学校是受到政府支持的,每年政府都会拨给公立学校教育经费。这样强大的经济后盾,让公立学校完全不担忧资金和生源的问题;可以用心的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

Q4: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留学比较合适?

A4:很多家长想让孩子高考完,9月份过去读书。当年入读当年申请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择校、申请、签证都需要时间。我们这里就澄清这一误区,公校申请不少于要提前半年。加拿大2020年2月很多教育局都开启了申请通道,我们往前不少于半年;那么现在就是刚好的签约时间。为家长们专门做了2020年2月的申请时间轴。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4460.html

上一篇:移民澳大利亚后,如何拨打境内外电话?

下一篇:澳大利亚移民职业列表拟更新 管理会计或难拿永居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