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海外华人入乡随俗一举两得

2021-02-15
海外移民知识

据西班牙华文媒体报道,近年来,大多华侨的工作习性和生活方式正在入乡随俗。

从前旅欧的侨民在欧洲非常显眼,因为他们尽可能多地把时间用于工作、赚钱,很少给自己休假。即使在假期,他们也会更多地挑选回国探亲访友,没有时间与精力享受“欧洲式”度假。欧洲人认为休假出门旅行和进行户外活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非常复视休假的权益,不管工作怎样复要,到了休假期间都要统统放下工作走人。侨民对这种心态多少存在必定抵触,认为度假休闲是在白费珍贵的时间,是白费 ** ,甚至认为是不肯努力工作而跑去偷懒的表现。

现在华侨对度假休闲的认知已经大有改观。当然,这与华侨扎实的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华侨正在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社会。

在西班牙一家华人企业工作的陈女士表示,她已经在西班牙生活了十几年,之前即使有假期也是回国探亲,奔走的日子让她感到压力颇大。她从去年开始和丈夫一起在假期出游,她说:“去年我们去度假,复归二人世界的感觉只能用满意来形容了。不仅如此,从经济角度来看,也很划算。”

侨民张先生在马德里近郊经营一家中餐馆,他家从去年开始整体出游。他近年来挑选暑期出游的 ** 大原因是期望儿子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张先生的大儿子现在就读于当地的一所高中,每年假期同学的父母都会习性性带着孩子出去旅行。同时餐馆开在居民区,周围没有旅行景点,8月份,当地西班牙人大部分都外出度假,餐馆的生意也相对冷清。其次张先生和妻子的餐馆营业十几年了,他们也想出去旅行,换换生活节奏,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

旅欧华人假期生活方式的入乡随俗,正可谓一箭双雕。度假休息,既能够缓解华侨在海外工作的压力,使生活进入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也可以使华侨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精选阅读

人在澳洲如何入乡随俗


但凡上了一定年纪的中国人,一定或多或少地收到过邀请函——喝喜酒、满月酒、生日酒、乔迁酒、升学酒、升职酒……品种繁多、次数不定。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的叹息:“唉,今天是我这个月喝的第四场酒了”。

被邀请,一定都是欣喜的吗?一般人都很讲究面子,被邀请了,不去嘛,得罪人;去吧,凑多少份子钱合适呢?300、500、800?太少拿不出手,多了又勉为其难(如:一个月喝4次喜酒),即使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丢了面子呀。邀请你,即使你无法出席,为了面子你也不能拒绝,只能用微信发“份子钱”。因为你怕别人说你抠门,怕以后不好相见。这样的纠结,这样的赴宴,多少失去了快乐的成分吧?

朋友、同事间的正常交往,有时也会因为所谓的“礼数不周”而“得罪”朋友。比如,去家里玩玩坐坐,喝喝茶吃个便饭什么的,讲究的是和谐、缘分,在乎的是分享彼此的幸福时光。一束鲜花,一个拥抱,就是最好的见面礼,宾主之间都没有负担。但是,也有少数人特别看重“你带来了什么礼物?你招待我吃了什么?”这样的“礼数、习俗”,让相互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就因为感觉自己被对方“怠慢、轻视”了,而从此断绝往来。

再比如过“情人节”,也让不少工资收入不高的情侣们犯愁。买什么礼物呢?贵的买不起,买便宜的又拍对方误解说:“不爱我”……在这些人的眼里,“贵重”就是“看重”,“档次”就是“层次”,将物质等同于爱情,不少情侣的争吵、分手,往往发生在“情人节”,是“情人节”,还是“情人劫”?相形之下,我更欣赏西方人的简单直白,一朵玫瑰花、一句“我爱你”,就是“情人节”的最佳礼物。

人与人之间,少不了正常的交往,中国本来是个礼仪之邦,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交往中,落入了“比价值、比贵重、比多少”的俗套,重利益而轻情义,那真是俗不可耐了。

幸福是什么?龙应台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我则认为幸福就是与“简单”的人交往,过自己认为“简单”的生活!我来澳洲前后加起来有一年的时间了,多了自由的空间,少了应酬的烦恼,充分感受到了简单的快乐。

我的邻居,是个典型的澳洲人。每逢圣诞节、新年,我们互相会送礼。有时是一个简单包装的杯子(因为杯子上面画有澳洲的小鸟,她希望我认识);有时则是一张亲手书写的卡片,问候加感谢(感谢我让她品尝了中国食品)。我们全家被邀请去她家做客,我按照国人的思维、习俗,想着要送点什么见面礼才行吧?女儿笑我,说不用那么复杂……

老人家用典型的“三段式”西餐,招待我们——餐前小吃小喝(几块饼干、巧克力,两种饮料);正餐(一盘烤肉串、一盘烤土豆饼、一盘小菜,葡萄酒);餐后甜点(自己烤制的草莓蛋糕)。要说简单,真的简单,分量也就比人头数多点点;要说复杂,也复杂,老人家提前一周跟我们预约,宴请当天一早开始准备,买食品、腌渍、慢火烤了大半天,才出品。作客的几个小时,宾主谈笑风生,交谈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充分体悟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喜悦。

我在澳洲新结识了不少朋友,不知道是受本地交往文化的影响,还是我们都改变观念入乡随俗了,往来之间大家都随意随心,简单而快乐。我和家人去朋友家做客,也常常邀请朋友来家坐坐。我们的“见面礼”可以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点心,可以是亲手种植的一把蔬菜,也可以是什么都不带,带上一颗快乐的心……这样的交往没有负担,纯粹是因为缘分的天空中,你我相聚在墨尔本,彼此的交流、倾诉,让灵魂有所寄托,看重的是情义无价、真诚美好!

蓝天、白云,一颗简单的心,幸福多多;阳光、沙滩,一段简单的生活,知足常乐。

移民英国要怎么入乡随俗?


初次到英国,总能发现一些与国内不一样的地方,非凡是英国的生活方式,有的难以理解,有的非常有趣,还有的令人佩服,一起来看看吧。

1.英国人是不是以炸鱼薯条为主食吗?

当然不是,只有一部分人英国人经常以此为主食。不可否认,从19世纪就开始流行的美味炸鱼薯条受到全英国人的喜爱,作为英国的“国吃”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英式快餐,可以当正餐也可以作为零食,但不是所有人天天都要吃的。

还有其它美味食物来满足英国人胃口和味觉的需要,比如下面的几种:

完整的英式早餐,又称为Fry-up

Fry-up是英国的一项传统,所有的食物如煎鸡蛋、香肠、蘑菇、熏肉、面包、烤豆、番茄都放在一个大大的盘子里,甚至还有可能再加上一个或两个土豆饼,喝的东西有咖啡、茶、牛奶、果汁等。

星期天烤肉晚餐 (Sunday Roast)

英国典型的星期天烤肉晚餐通常由烤肉(一般是牛肉、鸡肉、羊肉、猪肉、鸭肉或鹅肉)、烤土豆(或土豆泥,取决于个人爱好)、约克郡布丁、蔬菜和肉汤组成。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做完这顿饭,英国人也经常以自己能制作出一顿美味的周日烤肉晚餐而自豪。

牛肉馅饼

受到英国人喜爱的馅饼是由切碎的牛肉、切片的猪/羊/牛的肾脏、炸洋葱和肉汁做成的,在严寒的冬天吃上热热的牛肉馅饼非常可口舒适。

香肠和土豆泥

这道菜十分美味,以香肠搭配土豆泥和浓肉汁制成,是在英国的餐馆和酒吧中点的 ** 多的一道菜。

2.为什么英国很多卖酒的商店叫“Off Licences” ?

在英国,卖酒的地方都要取得执照才答应销售酒。有两种类型的卖酒执照,一种是Off licence,另一种是On licence。被称为Off licences的卖酒商店和超市可以合法的出售未开封的酒,顾客买完后直接带走,在这些地方酒大多不叫做 alcohol,而叫做 off licence,即“不在里面饮酒”的意思。On licence指出售酒并答应顾客当场喝的地方,如酒吧、俱乐部、咖啡馆、小酒馆。有些小餐馆没有取得卖酒执照就不能出售酒,你假如去这种地方就餐,可以自带酒水。

英国饮酒买酒小TIPS:

在英国只有年满18周岁才可以买酒,假如你年龄已够但还略显稚气, ** 好的办法是带上证实你年龄的证件。

假如到酒吧饮酒,需要自己去柜台点而不是坐在位子上等服务员给你送来,要事先想好是哪种酒,直接告诉服务员,不要迟疑再三。假如你不买酒,不要靠吧台站立。在酒吧内不要大声说话,也不要做出弹手指或敲桌子、挥手臂等动作。

假如你对服务满足,可以请服务员喝一杯,甚至比单纯给小费显得更友好。

英国对酒的分类很多,如烈性酒whisky、苦啤酒bitter、淡啤酒lager、生啤酒draught beer、开胃酒aperitif等等,要买酒之前,要事先弄清楚。

3.为什么英国人见面时喜欢谈论天气?

综合起来看有两点原因。

一是因为英国岛国的独特气候具有不可预知性,刚才是晴空万里,转眼又大雨倾盆,连英国气象局都经常做出错误的预告。所以人们见面时,先谈论一下天气,“猜猜”明天甚至过一会是什么天儿,这似乎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二是基于英国人的性格,比较保守,处事方式较为含蓄。与不熟悉的人初次见面,不可能就海阔天空地聊起来,为了防止尴尬,打破沉默,可以用谈论天气的方法作为开场白,几句话聊下来,气氛缓和融洽了,再进入谈话的正题,显的顺理成章。而较为熟悉的人见面,简单的谈论天气也就是打招呼的意味,相当于我们说的“ ** 近工作忙不忙”之类的话题。

4.Bob's your uncle是什么意思?

这个短语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那样会闹笑话的,其真正意思是“就是这么简单/很轻易就完成”,英国人经常用这个短语来形容做事情很轻松很轻易到达目的意思。英国还有许多这样的俚语,要慢慢了解才能懂的其真正意思,但要注重,并不是所有的俚语都是正面的,一定要确保不要说错,否则被人认为没礼貌。

5.与英国当地人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哪些细节呢?

在英国,严格遵守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非凡是对于一些重要的会议,如大学里的演讲课、讨论课,一旦到时间会马上开始,所以你一定要准时参加, ** 好是提前一会儿到。有一些休闲性质的聚会就不一样了,如学生自己举行的派对,在正式开始时间后的三十分钟至四个小时之内的任何时间到都可以。

(1)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英国人似乎很冷漠,对某些事的看法予以保留,其实他们真正的意思是不想过多地打探别人的隐私。

(2)大多数人见面时会握手互相问候,有时老朋友见面也会互相拥抱(通常是女士)。

(3)排队是经常见到的现象,假如插队会被认为是非常无礼的行为。

(4)记住一定要经常用“please”、“thank you”、“sorry”和“excuse me”。

(5)英国的幽默感有时会令人非常迷惑,有时甚至是讽刺式的,对此也不要太在乎。

(6)吃东西时发出大的声响是极不礼貌的。

(7)同别人谈话时,一定要凝望别人的眼睛。假如你不认真听别人讲话或是说谎是非常无礼的行为。

(8)与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时,不要与其贴的太近,这会令英国人感到不舒适。

(9)英国人通常不会直接拒绝别人,而是婉转的说出自己的意思。

(10)他们也不会刻意令别人感到难过和尴尬;同样,他们也不会直接问别人一些私人问题,如收入多少,或是年龄体重等等。

6.在地铁上的英国人都很有讲究礼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全球有名,乘坐地铁时更显得彬彬有礼,如:

(1)不会一直盯着生疏人看,即使对方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人;

(2)给老人让座位,但假如对方不需要,就不再坚持,因为有些英国老人不愿让人以为他比别人弱;

(3)假如街头艺人乘地铁,通常给些零钱,或来个有礼貌的微笑;

(4)假如有人坐在旁边看报纸,不会越过他的肩膀去看报纸;

(5)假如看到有人被车门夹住,赶紧帮助他们出来或马上报警;

(6)不在车上吃东西和饮酒;

(7)下车时随手带走垃圾。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38953.html

上一篇:实力吸金:“购房就能移民”的方式备受中国人青睐

下一篇:汇率飞涨,希腊和土耳其购房移民现在还有可比性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