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英国华人创办中英双语学校 中国热再度升温

2021-04-19
英国商业移民条件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由英国华人创办的“马可波罗学校”近日在伦敦正式成立。这是英国第一所使用中英双语教学的全日制常规小学,意在培养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学生。双语学校的成立,为华人子女了解中国文明打开了一扇窗,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中国热”再度升温

近年来,像“马可波罗”这样的双语学校在海外方兴未艾,为海外华人学习中国文化提供了平台。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华人子女也更乐意了解中国文化。

据悉,许多华裔青少年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书法、武术、古筝等中国传统才艺。10月6日,美国帕萨迪纳市亚太博物馆举办了“中国文化日 欢乐迎金秋”活动。活动期间,一群华裔中小学生献上中国特色的丝竹表演让“老外”叹为观止。参加表演的一名刘姓学生说:“我们国乐社的学员大部分是华裔中学生,是中华乐器让我爱上了中国。”

除了才艺,为更好领略中国文化,很多华人子女在接受初级教育前就接触了中华经典。就职于德国的一家文化公司的刘先生说:“我会定期带着孩子参加‘读经班’,读的都是古代的经典,我们称‘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甚至包括《老子》《论语》等。”

“故土梦”挥之不去

随着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增强,华人子女对中国的情感也逐渐升温,他们或踏上祖辈魂牵梦萦的故土,或在传统节日中展现自己的中国“烙印”。

据悉,许多华二代都参加过“寻根夏令营”,到中国感受纯正的本土文化。今年4月,800名菲律宾华裔学生在厦门参加了“菲华学生学中文夏令营”。期间,他们学习了中文、书法、南少林拳等课程,还参加了文化游、校际联谊等参观交流活动。“这次夏令营,我和营员们一起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逐渐找到了‘根’之所在。”参加夏令营的小张说。

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华人子女实现“故土梦”的好时机。以春节为例,这几年的法国巴黎春节大游行都让年轻的华人子女负责表演重头戏。从京剧、武术、舞狮,再到高跷、腰鼓和秧歌,华人子女以精彩的艺术表演展现了中国“烙印”。

“中华根”传播文化

专家表示,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要把文化开发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才能做好。传统文化是软实力,把它和硬实力相结合更有益于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传递了最直观的中国风貌,把中华文化带入所在国,在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承方面传递“正能量”。

在华人子女情系中国文化之际,借助海外华人提升中国的文化地位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小编推荐

英国华侨华人概况


英国华人主要居住在城市地带,剑桥和伦敦金融城的华人占当地人口比重最高,达3.6%。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12月发布的数据,英国华人的总人口在41万到43万之间。但英国华文媒体认为,目前英国华人总数已达到了60万。

英国华人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有餐饮、财会、金融等中高端职业。仅伦敦一地的注册会计师就超过1000人,是此行业中仅次于白人的第二大族裔。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驻英大使馆登记在册的华人社团总数已有300多个。目前全英最大的华人社团联合体是全英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现有51个下属社团。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华人社团在服务英国华人方面历来有出色表现,在向英国议会和行政部门游说以维护华人权益方面,华人社团也愈来愈积极。

英国华人社团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成熟的华人社团成员主要是香港移民、老一代广东移民及其在英国的后代,大陆来的留学生很难融入到这个圈子里;许多华人社团以经费有限为理由,将主要的服务对象设定为老移民;还有一些老移民对新移民的行为习性看不惯。

政治冷漠是英国华人的一个流行病,投票、参选不积极,遇到罢工、示威更不积极。按人口比例,华人在英国下议院至少应有4到6席,但目前是零。在800人的上议院中华人也只占据一席。据英国选举委员会的调查,英国华人是所有少数族裔中选民登记比例最低的一个群体。

目前在英国,有些华人凭借个人能力或家庭财力较快地跻身精英阶层,但大多数华人仍处于社会中下层,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求职而烦恼、奔波,他们面临的求职障碍包括英国的高失业率、身份和签证问题、语言水平等。(据《世界侨情报告《2012-2013》整理)

英国华人:初代移民闯政坛


本次英国大选,共有11名华裔候选人分别代表保守党、工党、自民党、绿党等政党,角逐国会议员席位,华裔候选人数量是历届英国大选中最多的一次,英国各大政党对华人社区的诉求也越来越关注。

没有骄傲的身家背景,凭借个人奋斗,在英国政治生态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他们以初代移民身份成为英国政坛的闯入者。

步入主流的方式

35岁的王鑫刚说话语速很快,每句话中都带着“腐蚀性”极强的东北口音。目前,他是伦敦金融城投资银行的一名高级经理,与太太和3个女儿生活在伦敦市郊。他骄傲地向记者说:“我6年前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国会议员。”

如果竞选成功,全职做议员的代价包括放弃未来“钱景”丰厚的经理人生涯。为何押上大好的“钱途”去竞争一个经常被媒体置于炭火之上的议员席位?

要了解他的参选动机,还得回到14年前。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王鑫刚借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解释14年前他来英国读书的目的。那个时候,王鑫刚的想法很简单:练好英文,顺利拿到帝国理工的硕士学位,然后回国,做一名交通工程师。

英国的硕士学制只有一年,王鑫刚尚未毕业时已拿到了欧洲最大的设计和工程咨询机构——阿特金斯公司——的工作邀请,他决定与这家公司签约。

英国本土一直有通过马拉松、举办舞会、捐款捐物等活动为慈善事业筹款的文化传统。看到身边许多朋友都参与这些体面的活动,王鑫刚也迫切地希望加入到这种代表社会阶层的潮流中。依托自己金融方面的专长,他帮助当地学校分析数据,并兼任一家慈善基金支持的创业中心的审核官。从事慈善让王鑫刚有机会进入主流社会。

从“学成回国”到参与政治

2013年是王鑫刚的人生转折之年。伦敦保守党支部打电话给王鑫刚,询问他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邀请他作为志愿者向老百姓发传单。王鑫刚痛快地答应了。

那年夏天,他和保守党支部一天3次发传单并且第一次敲开当地人的家门询问生计。这种接地气的互动,让习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数字和报表的他感觉新鲜。

第一次参选发生在2014年,多少有点儿戏剧性。王鑫刚为了给大女儿选学校,从伦敦搬到了相距不远的萨里郡。他主动询问当地保守党支部,是否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做。萨里保守党支部回复他说,不仅有很多传单要发,还问他有没有兴趣参选当地议员。经过一些简单的考核,去年5月,他获得了萨里地方议员的候选资格。但他人生的第一次竞选,以失败告终。

王鑫刚并未气馁,反而开始对这个重新点燃他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事情充满兴趣。

他联络到保守党的总部表达了自己参加大选的意愿。2014年下半年,在经过层层海选和考核之后,王鑫刚正式成为保守党国会议员的候选人。为了争取到选民,王鑫刚的政治主张是继续为曼城当地居民改善交通和教育状况。

这几个月来,他每周要花来回10个小时往返于萨里和曼城。包里总是装着4块手机电池。在路上,他不停地接、打选民的电话,接受媒体的采访。

“政治是我的兴趣,我会干到老”。最后,他对记者说,这已远远偏离了当年“学成回国”的设想。

华人参政热情初现

英国杜伦大学教授克雷格曾经表示,“华人广泛分散居住在英国各地,是造成华人参政难的主要原因”。参与政治不仅需要有为公众服务的热情,还要有时间,精通英语,且无紧迫的经济压力。

华裔的二代、三代移民,以及包括王鑫刚在内的新移民,大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逐渐成为社会专业人士,参与政治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在各个族裔相继跳出固有框架挑战传统秩序的新时代中,王鑫刚们也在寻找适应政治现实的出口。

近年来,华人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高,逐渐温热了华人社群的政治冷感,华人参政热情日益高涨。2010年,英国国会的选举中出现了8名华人的身影;今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1人。

“与其他华裔候选人相比,我们更了解中国”。保守党威尔士亚伯拉昂选区的国会议员候选人、同样来自中国的何易告诉记者,中国经济的崛起直接带动了英国在教育、高科技和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必须更加了解中国。

除了华人群体崛起的客观原因外,英国政党寻找以及培养华裔候选人正在成为一个主动且有组织的行为。过去10年,英国三大主要党派已经分别建立了华人分部——保守党华人之友、华人工党以及华人民主自由党。这些组织积极邀请华人参与政治活动,而且对他们的诉求给予及时诚恳的回复。王鑫刚正是保守党通过这种途径培育出的新鲜血液。

“我希望进一步参与政治,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政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能诞生一位华裔首相。”最后,王鑫刚对记者道出他的梦想。

英国华人与政治系列四:华人工党


“我对保守党和自民党挑选了华人代表参加下一届大选,感到很高兴。华人工党正在这方面努力。” “华人工党”主席梁辛尼(Sonny Leong)9月底在工党年会的一个关于争取华人选票的座谈会上对BBC中文网记者这样说。

英国在野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已分别宣布选出李泽民和杜淑真代表参加下一届大选两个伦敦议席的选举,工党至今暂未有华人候选人。

“华人工党”创办人之一梁辛尼强调每个政党挑选代表的方法不同,不能笼统地比较,但他乐于见到更多华人参政,他自己正考虑党内人士鼓励他参加初选的建议。“2009年底前将有更多现任工党议员宣布在下一届选举前退休,空出更多议席。华人工党希望在工党胜算高的选区赢得初选,我们不仅希望参选,我们更希望能够获胜,胜利是很重要的。”

“华人工党”可以说是工党在1997年大选赢得压倒胜利后对华人产生的一个积极影响。当时工党的华人成员希望提高他们在党内的利益和推动英国华人参政议政,在1999年成立了“华人工党”。创办人之一是当时的首相布莱尔的华裔弟妇谢锦霞(Katy Tse Blair),她至今仍然是“华人工党”的执委。

“华人工党”今年首次在工党大会期间举行座谈会,讨论的主题是争取华人选票。出席者包括工党副党魁哈曼女士和外交大臣米利班德。

吴美莲

米利班德指出,英国40多万华人在政治、商业、文化和个人方面与中国的联系,是英国的一个重要资源。他说华人对英中关系非常重要,因此政界有必要与华人加强沟通。“我们有义务确保国际化的精神配合国际上的合作。”

米利班德说:“当今世界没有什么问题和威胁的解决方法是可以没有中国的参与...去年胡主席表示2008年是英中关系最好的一年。”

哈曼强调“种族多元化”是英国将来维持繁荣的关键。她承认华人在英国议会的代表性接近零,她承诺将尽力改善现状,并对有意参加工党党内初选的两名华人表示支持。

其中一名有意参加初选的是背景属于马来西亚华裔的吴美莲(Mee Ling Ng),她分别在2001年和2005年参加两个不同伦敦选区的工党初选,头一次以十票落败,第二次在最后一轮激烈的竞争中败阵。

“参加初选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对你的家庭生活。你需要在整整六个月内全身投入了解党的一切。但我有信心凭着我担任多年地区议员的练历,我已经准备好在国家的层面为民众服务。”

“很多人听到党内挑选的过程已经却步,因为你必定要对党的机器了如指掌,投放你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才有机会胜出,但我认为胜出的机会是存在的。”

吴美莲加入工党30年,多年来为英国国民医疗保健系统(NHS)提供医疗政策的专业意见。她在1986年至2002年期间多次成功连任伦敦东南刘易舍姆(Lewisham)地区议员。

尽管她在党内初选两次落败,她仍然信心十足,她已再次向工党表明参加初选的意愿。

“我不希望自己参政仅有象征意义,而是希望在工党有把握的选区获胜。”

屡败屡战的吴美莲对英国少数族裔参政抱有很大的期望。“英国人投票主要看哪个政党与自己的看法一致,政党的政策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所以你可以看到已经有很多南亚裔或非洲裔人士成为白人为主的选区的代表。”

郑信和

郑信和是另一名有意参加初选的“华人工党”成员。他曾经在中学任教化学和数学30多年,后来成为几家学校的校董。在教学期间他同时为工党在伦敦巴尼特(Barnet)地区的分部做地区工作,在2002年当选为该地区议员,但在2006年以40多票连任失败。这一次他希望成为议会选举候选人。

“我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在社区服务,从没有想过自己参选,要不是朋友和同事的积极鼓励,到了几乎要‘逼迫’我的程度,我也不会主动去报名参加地区议会选举。”

郑信和指出,“缺乏信心”很可能是华人远离政治的主要原因。他在巴尼特这个有七、八千华人的地区的工党分部开始接见居民之前,没有任何华人到那里求助,他出现后才陆续有华人到访。他认为即使会说英语的华人当中,有很多人仍然觉得与“自己人”讨论问题比较容易。

郑信和已经表达了参加初选的意愿,他希望能够成为第二代、第三代英国华人关心政治的榜样。

根据英国选举管理人员协会(Association of Electoral Administrators)在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华裔英国公民没有登记做选民,在所有少数族裔当中对政治冷感的程度仅次于非洲--加勒比海裔。

尽管李泽民、杜淑真、郑信和、吴美莲和梁辛尼属于不同政党,但是他们均共同希望英国华人更关心政治。“关怀社区行动”(Get Active Get Voting)发起人胡沛成正与他们紧密合作,希望为华人参政议政打开新局面。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英国华人创办中英双语学校 中国热再度升温》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英国商业移民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44046.html

上一篇:澳大利亚移民生活常识:在澳大利亚如何就医

下一篇:加拿大父母团聚移民 如填错表格将名额不保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