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美国移民生活:中国移民眼中的美国医疗

2021-04-13
美国新移民生活经验

移民目的地国家的医疗体系和制度,是移民们非常关注的。本文是一名在美生活多年的中国移民,关于美国医疗制度的一些具体感受和体会。

在我们离开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医疗改革还没有开始。从中国当年的公费医疗制度,忽然面对美国的医疗状况,先就吓了一跳。典型的例子,是一个朋友突发急性阑尾炎,急症送医开刀。这是我们在美国看到的第一个“案例”,留下很深印象。首先是,住院时间非常短。入院马上手术,手术之后只住了一天半就出院,恢复很快。其次是,接到第一张账单,看到金额不大,你千万别兴奋,账单不是一张,而是从不同单位陆续寄来。第三是,医疗费最后加起来,在我们眼睛里完全是天文数字。这个住了一天半医院的一般阑尾炎手术,账单是7000多美元。

当时刚到美国不久,从这个案例进入,对美国医疗制度开始有了最基本概念。

一是病人住院时间短,是由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决定的。医疗时间无故加长,保险机构就要支付额外费用,因此,医院和保险公司双方,严格商定医疗措施和时间,把医疗仅仅限定在“必要”范围。病人得到“必要治疗”的权益,由医方的利益来保证,对“不必要治疗”的限制,由保险公司的利益来限制。

二是美国是诊所多,医院少。它们的差别是设备有无或是多寡,住院一般都是医院。医院、诊所都不“养”医生。医生和麻醉师、放射师等等,都是个体户。他们只是在医院、诊所挂单,可以挂几个地方,随叫随到。所以,病人收账单的时候,各收各的,五花八门。要害是,由于长期市场机制的进展,医院、医生一般不会供不应求。同时,美国医、药分家,诊所也没有自己的药房。

医生的规范职业教育、严格的行会制度、竞争激烈,维持了医生的一流业务水平。后来,我们自己有了就医和住院的经验,住院完全是住宾馆的感觉,环境好,护士照顾周到专业,天天的菜谱和饭店一样,不让家属插手任何事情。后来知道,那是医院竞争的结果。反正食宿和医疗一样,都是保险公司付账。朋友账单给我们的教训,是必须购买保险,不能有侥幸心理。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美国医疗保险制度。

美国的医疗制度,其实是公私结合的。退休老人有国家的基本免费医疗照顾,这是“公益”的部分。市场机制的私有保险业,主要是退休前的那一段。从理论上来说,私有保险制度也应该是运作优良的。因为保险公司是依据你开始购买保险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决定你每月支付的费用。而且个人保费除总体费率增长之外,不再增长。就是说,假如你手轻脚健20多岁开始买保险,每月只要几十美元。这一辈子都是同样费率。涨价只是像每年的通货膨胀那样,涨一个比例。而假如你40岁才进入保险,你每个月可能要付200美元。也就是说,同样一个40岁的人,假如你是20岁开始买保险,和你40岁开始买,每月交纳的保费相差非常大。所以有许多美国人在进入老年时,会选择继续自己的私人保险计划,而不要公费医疗。

健康保险的投保有很多选择,你可以买全保,就是医、药自己一点不出钱。这样,每月保费要高得多。多数人会选择其他方式,就是自己付一个起点费,例如,500或1000美元以下自己付,1000美元至1万美元之间,自己付20%,保险支付80%,高于1万美元,全部由保险支付。这样,以自己承担小病的部分责任,来降低每月的保险费。我们的一个朋友,自己是牙医,很重视投保,他在一场自己失误的事故后高位截瘫,保险公司支付他此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照顾他一生的家庭护理员的费用。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假如每个人都很好计划自己,很早开始买保险,一辈子的健康保险费用,并不是大的负担。还有很多工作单位支付雇员的全部或部分保险费。退休后,正好接上国家免费的老年基本医疗照顾计划。

尽管如此,美国的医疗制度仍然饱受指责。因为在实践中,总有一部分人会抱侥幸心理不投保,这些人往往是穷人和新移民。美国是一个永久不缺穷人的国家,仅非法移民就有将近1000万,近年平均每年合法移民在300万以上,绝大多数是穷人。他们怎么办?

依据美国的法律,医院必须对急症病人不论身份、状况先作救治。我们自己有过急症的经历。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我有没有保险。假如我没有保险,一样要抢救。对真正的穷人就医,各地都有不同福利政策,政策也一直在调整中。例如现在纽约,不论你的存款数额,只要年家庭收入低于一个金额,就享有政府的免费医疗(当然还有相应的生活救济)。美国穷人只要生活在某个水平之下,都有相应的州或者联邦的医疗福利计划,享受免费医疗。我们的中国籍朋友在留学期间怀孕,没有在美国交过税,因为符合穷人标准,当时享受非常好的产前检查、营养补助、生产、产后母婴保健,甚至奶粉尿布,都是免费的。当然,新移民很普通依据自己的习惯行事,有的急症治好了先逃掉再说,也有人隐瞒收入。美国任何人,不论是否有保险,急病、重病、事故,同样得到救助治疗。这是美国医疗费用昂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家普通在为穷人,甚至大量来自外国的穷人分摊费用。

美国始终没有英国这样的全民公费医疗,和美国人的传统观念是相关的。美国人很强调要对自己负责,它的传统文化认为,过分福利会养懒汉,全部国家负责的医疗制度会浪费无度。这种观念和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想,有很大差别。美国的邻居加拿大,就是和英国类似的制度。我的一个朋友移民到加拿大后,把自己的牙齿全部整修一遍,花了国家近万加元,自己却可以一分钱不掏。相比我们在美国看病跑医院的慎重,确实形成鲜亮对比。美国人认为,一旦国家全包,必定造成巨大的医疗浪费,失去监督和利益平衡,国家是公款,必定大手大脚。最后必定导致高税收。加拿大的税收确实非常高。美国人认为,现行制度下,不会造成失控的浪费;慎重的福利制度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因为不需要高福利逼出来的高税收。

医疗制度只是一个子系统,它需要整体社会政策的支撑。美国医疗制度并不完美,可是,它能够长期在正常运作下逐步修补,基础之一是法治的完善。因为不论是医疗欺诈还是保险欺诈,都很轻易发生。必须通过很强的法律手段,基本抑制这两类欺诈,才可能运作下去。

我国的医疗改革无疑是难度极大的系统改革,有必要全面总结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同时借鉴外国在这方面的实践,解决好医改这个难题。

扩展阅读

美国医疗保险常识


美国人的保险意识特别强,一个年收入不到10万美金的家庭可能家里都会购买10几个保险不等,从常用的车保险,房屋保险,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美国几乎是人人有保险。对于在美国学习和生活的我们来讲,许多人会问,我们究竟有必要在美国买保险吗?答案当然因人而异,保险的作用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好,但是大家应当依据自己的经济水平挑选险种。我今天着重向大家介绍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

一、医疗保险

一)学生的医疗保险

对于在美国留学 的国际学生来讲,医疗保险是需要强制性购买的,费用基本在一学期400美金不等,一年则是800美金不等,假如拒绝购买会导致不能正常注册。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出国以前在国内购买的医疗保险是不能在美国支付医疗费用的。有许多同学说,我在国内买了人寿保险,但是人寿保险是指在被保人死亡时才支付赔偿金。假如在美国生病或者出什么意外,只有美国购买的医疗保险可以进行赔偿。众所周知,美国的医疗费用之高昂,举个例子,假如你眼睛进东西了,要去医院洗眼,最后在开点眼药水什么的,费用可在1000美金左右。

相对于市场上其他的保险来说,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医疗保险费用是较低的,但是同学们需要注重的是,在注册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具体阅读你所购买的医疗保险手册。特殊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保费的额度,这是保险最需要考察的地方,美国的医疗费用可以说没有上限,当然我们不需要太考虑重要的事故,但只要保险需要覆盖的是一般的疾病,如感冒伤风等等。从这点看,学校的医疗保险应该是考虑比较全面的。

保险覆盖的日期,在放假期间是否覆盖,因为我们知道放假也是同学们旅游出行的集中时间,许多同学还会进行高危的运动比如滑雪等等。假如在此期间受伤的话,一定要确保有医疗保险的覆盖。

保险覆盖的医院或诊所,大多学校都有自己的诊所,同学们在学校诊所接受的医疗服务一般可以从保险里全部报销。但由于学校的诊所服务项目和时间有限,比如在节假日不一定开门,又或者只诊断和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生病的同学就只有去校外医院治疗,但费用往往更贵,学校购买的医疗保险不一定可以覆盖完全。

保险是否能够跟着人走,在美国转学转校都是十分平凡的,同学们需要搞清晰的是假如你打算转校,你之前购买的医疗保险能否退款取消,或者能跟着你转到你要去的学校。

特殊需要提出的是,虽然医疗保险是学校强制要求学生拥有的,但是许多学校答应学生通过校外的保险公司购买,但这对于许多中国学生并不熟悉,特殊是新到美国的同学。但是我还是建议有心有时间的同学多多考察比较校外校内的保险,最后挑选一个最能给自己提供保证的。

二) 美国一般的医疗保险

美国的医疗保险是政府和公民花费的主要开支,种类繁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保险分为私人保险公司和社保系统。许多人是同时购买2种保险以便覆盖更多。对于准备在美国定居或居住较长时间的人们可以考虑购买几种医疗保险。

美国医疗保险解析


很多去美国的人对美国的社会制度以及生活文化比较了解,而对于美国的医疗保险却是一知半解,针对这种情形,小编停面将为大家说说美国最常见的医疗保险,介绍一停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那种医疗保险看病时比较便利。

大家都知道,医疗过程涉及病人和医生两个方面,无论你是什么保险,了解一停医生方面的想法,也许会对你挑选医疗保险和顺利就医有所关心。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两部分:社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美国国会于1965年通过了《医疗保证法案》,授权政府建立社会医疗保险。这主假如指联邦政府治理的,主要针对退休老人和残疾人的“医疗照料”保险(Medicare,红兰卡),和州政府经营的,为低收入居民的“医疗救济”保险(Medicaid,加州又叫白卡),另外退伍军人可以申请退伍军人医疗保险(VA)。

上面是联邦政府的Medicare保险卡,华人喜欢称为红兰卡。Medicare包含两部分,承保医生费用的Part B和承保医院费用的Part A。申请Medicare的最基本条件是年满65岁的美国公民和在美国住满5年的绿卡持有人(还有其他一些条件)。Medicare照料的对象是退休老人、伤残人士和需要长期洗肾的肾病病人。申请Medicare没有家庭收入的限制,但要付月费,接受医疗服务后,有预付额(Deductible)和共付保险(Coinsurance)。

上面是加州低收入的Medicaid保险卡,由于是白色的,又被称为白卡。Medicaid在美国各州大同小异,主要照料的对象是低收入的孕妇、未满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65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士、盲人和需要住老人院的老人。

Medicaid受益人享受免费医疗服务,但他们的身分、年龄、居住期、收入和资产需要符合规定的条件,由于美国现在经济不好,申请这类保险越来越困难。美国很多由子女担保从中国来的退休老人拿到了Medicaid。

部分老人或残疾人有可能同时符合上面Medicare和Medicaid的条件,这些病人可以享有Medicare和Medicaid的双保险。上面拿到Medicare的病人,需要支付月费、预付额等,但病人如果同时有Medicaid,病人所在的州政府会支付这类费用。 在目前的情形停,这部分人看医生、住院或住老人院不需花自己一分钱(大部分病人实际上也没有钱)。从医生的角度来讲,由于他们有双保险,病人不用付费,病人来看医生的积极性高,医生看的多,收入就高。很多医生喜欢Medicare和Medicaid的病人。Medicare和Medicaid简称为Medi-Medi,被很多医生和病人称为“金卡”。

私人医疗保险

美国的私人医疗保险由私人保险公司经营,主要包括PPO(占34%)和HMO(占31%)。PPO的全名是 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它的好处是可以自由挑选医生。不用家庭医生(primary-care physician, PCP)转诊,可以直接看专长医生。PPO的主要问题是保险费较贵,病人在看病时需自己负担部分挂号费( $15 to $30 co-payment)。每年在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之前,病人要前付 $250 ~ $1,500,也就是说PPO有预付额(Deductible)和共付保险 (Co-insurance)。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


介绍:介绍人时,一般原则为将卑方介绍给尊方,具体就是先将男介绍给女,幼介绍给长。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过对方倘若是女性时,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礼。

约会: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的,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通的,和异性热情地交往并不算失礼。

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账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时,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的。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

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非凡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间,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适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地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

时间观念:约会应准时,如赴宴则早到几分钟;假如主人先到,反而失礼。若有紧急状况无法准时赴约,必须电话通知和解释,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赴宴:美国人虽然会常说“随时来找我”,即使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访问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须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临时不能赴约,务请电话通知。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非凡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野餐烤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将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餐桌礼节

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

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

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

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来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

穿衣:参加重要宴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晰。

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纽扣通常不扣。

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

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

行路乘车: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 应为女士开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其他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一般礼仪

一般而言,美国人日常生活起居是大而化之,不讲俗套;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以下是一些一般礼仪,以供参考:

保持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时,也要回问候对方,表示关怀。

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时,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观赏,如说cute(可爱的)。

到别人家做客时,有机会就要赞誉不已地表示对主人招待的赞美和感谢。

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形象太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这几个词在和美国人交流时用的概率很大,可能也是我们最轻易忽视的。

美国华人分享:中国移民美国的真实生活


现在许多人都在申请美国移民,及时现在的美国移民政策正准备收紧。那移民美国真的有那么好吗?下面来说说美国华人告诉你移民美国的真实生活一览。

假如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假如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1993年,每一个有电视机的中国家庭几乎都在等待这几行字的出现。

20多年后,曹桂林又更新了他的“美国观”:

纽约呀纽约,曾把你比作地狱,曾把你比作天堂。为你孤注一掷,为你自得狂妄。为你忘了自我,为你内外皆伤。如今两鬓斑白独自叹:不值不值,空忙一场。不懂不懂,真荒唐!

已经入了美国籍的曹桂林前段时间去大使馆办护照加页,门口堵得人山人海,他觉得比他1980年办签证时人更多。“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这么多人想出去?”

他在北京郊区有别墅,每年春秋两季回来度假,除了同学与发小,邻居们是他读懂中国的*新材料:他们热衷于送孩子去美国上学,打听移民问题,并埋怨中国的环境与食物。

“我跟他们说,美国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其实留在国内对你们更好,生活水平更高,可土豪们就是不相信我。”曹桂林说。

过了耳顺之年,相比这类说给外人听听的故事,他越发感慨人生的不确定。新作里“不值不值,空忙一场。不懂不懂,真荒唐!”的慨叹,就有为此事所发的原因。

他越来越感到人如沙砾,被时代的一个又一个浪头推来搡去,有人终于被推上了岸,有人莫名不知所终。

我到美国*年就成立了公司当了老板,当年就买了房,第二年我的会计师跟我说,你抓紧再去买一套房吧,不然你要缴的税太多了。

美国的税太可怕了。你在美国生活,你就进入了这套嬉戏规则。一个大学教授年薪10万美元,在美国也算中上层,但扣完税到手,你能见到的只有6万多。

这笔钱一半要还房贷,在美国买房子没有一次付清的,因为那样要交重税,人们有意要买大的、贵的房子,就是为了刨掉税,免得国家把你的钱收走养军舰去。然后孩子的教育、养车、电话,乃至除草、处理垃圾,天天早上开信箱就出现一大堆账单要填支票。

我在美国和学者圈打交道,我们的一个共识,就是你作为新移民不管读到什么位置,做出什么成就,都是亏的,因为你赚的钱全部还给美国大地,就算你死了要把钱传给儿子,都要交50%遗产税。在美国当教授一个月能下一两趟餐馆是要咬着牙的,我还熟悉从没有去过美发店的系主任。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4月曾公布了他的一项重磅改革计划:减税!然而,美国人并没有因此兴奋起来。上图为《纽约时报》发文称特朗普的税改计划将令数万亿美元的财宝从美国的保险柜中转移到富人手上,这些减税真正的受益者也只是美国的富人,而并非穷人和中产。

这三十年来我在中国美国之间穿来穿去,但我发觉不是我写两本书,就能当沟通桥梁的,通不了。美国当然有许多好处,但它*大的问题是它的金融制度,不管你多能干、多努力,走到了多高的位置,你照样掰不开、拧不动。

所以我一直劝我们邻居,没事在中国偷着乐吧,不要想着移民了,不会比你现在的生活好。

我们邻居的孩子都找我给办过去,办过去的没一个成样的,年纪小的去了就美国样了,就不是你儿子了,他的思维、习惯看不上你这个中国老爹了。晚点去的也没读书的,有钱,一天到晚晃来晃去,*后成了混混回来了。而且我说了,就算你学到顶了,成了教授了,也就那样。

我觉得许多中国人已经过得很不赖了,有些地方可能还比美国人强。埋怨的反而是过得不赖的这群人。

一会说中国有雾,夏威夷老有雾,洛杉矶到了冬天车都看不见。一会又说吃的有毒,但美国的茄子都长一样大,芹菜跟擀面杖似的,土豆跟足球似的,是不是转基因我不懂,但说是自然生长的,打死我都不信。他们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比中国好得多的社会,但那也不是美国。

谈到中美社会对比,我觉得,中国是个“火锅子式的社会”。不管假哥们,还是真仗义,大家喝着酒,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大家有交流,有愉快点,能产生静电反应。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美国是“吃西餐的社会”,一人一盘子,都得挺着身子,轻声细语,假模假式。美国有好的地方。表面上,美国社会有规矩,空气好,没人闯红灯,大家开车相互礼让,看不到吵架的,是很祥和。当然枪杀案另说,我也没有经历过。但我总觉得美国这种文明似乎和我没关系,太冰冷,有距离感。

许多人不适应美国的生活,我觉得还是个文化上的问题,不是体制适应不适应。60多岁的人,大多想回来。有的和我喝着茅台、吃着月饼,就流眼泪。有的人也许嘴里骂着中国,但找个没人的地方都会掉眼泪,亏心不亏心啊。

至于中美关系,像美国的战略东移、南海的举措、TPP,看着都很可笑,都是恐吓人。现在牵制中美关系的东西太多了。美国欺软怕硬,碰到真正厉害的对手一嚷嚷,美国人就下去了。美国人要生活,要活命,就离不开中国,就不能和中国打,美国的航空母舰就是恐吓人的。

我把美国人看透了,嚷嚷行。能打得过他肯定打,像打利比亚,打不过的就交朋友。美国怕打仗,老百姓那么多债务,要生活啊,这就是美国的软肋。

澳洲人眼中的中国移民是怎么样的?


近年来,华人移民不断涌入澳洲,在澳洲各行各业发展,让澳洲人跟中国人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人和澳洲人在生活观、价值观以及行事为人等方面会有不小的差异,这也让澳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那么,澳洲人眼中的中国移民是怎么样的呢?

能吃苦 相信勤劳致富

中国人的吃苦精神和聪明能干,是澳洲人最佩服的。在澳洲,很多收入较低的工作,比如清洁工、收银员、后厨工、服务员等,都可以见到华人移民的身影。澳洲人的懒是出了名的,习惯到点了就下班,下班后不接电话,上班再处理工作。但中国人可以接受加班,会利用闲暇时间来挣钱和提升自己,最终通过努力让自己的收入跳上一个水平。

非常重视子女教育

不少中国家庭非常相信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很多中国家庭之所以移民澳洲,就是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澳洲优质名校周围的学区房,通常都可以见到中国家长的身影。

因为家长的重视,亚裔学生经常在学习上也比其他族裔的移民要刻苦,很多移民二代通过父母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最终能从澳洲本地人抢过奖学金的名额,直通澳洲名校。

待客太热情

中国人的热情,是澳洲人不能理解更不能认同的。请客吃饭,准备一大桌子菜,实际上两三人肯定吃不完,最终多少要浪费。喝酒总喜欢劝酒,用人情、友情来劝酒,不喝就不是朋友,不是兄弟。

可是,在一些澳洲人看来,这些都是不实际的,爱讲面子实际上对在澳洲交际上并没有太多用处。澳洲人在招待朋友时,除非是男女朋友或重要场合,一般都是很随意的,有朋友来吃饭,我们可以加菜,但是只加一两个就行了,不用太过刻意,不然就显得生分。

公众场合喜欢大声喧哗

喜欢在公众场合大说大笑,很少顾及行人和旁人的感受,是许多华人移民出国后,给澳洲人留下的一个不太好的印象。对于这一点,别说在澳洲,就连在国内,小编都感同身受,坐地铁时经常在车厢里听到有人大声讲话,更有甚者用手机看视频时不仅连耳机都不带,还开扬声。而在澳洲,这些现象都很少见到,老实说,这样的做法不免容易引起别人反感。

所以,当国人移民出国后,在与澳洲当地人相处和交流时,要尽量避免触犯他们的禁忌,以免造成不愉快的后果。当然,澳洲人总体还是非常友好且热情的,认为华人积极向上,一般华人只要性格开朗点、英语流利,在澳洲都会非常受欢迎。

中国移民在美国生活现状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美国华人人口已达452万,华人是美国亚裔中的族群。华盛顿移民政策探索所公布的《中国人在美国》移民探索报告显示,中国移民在美国,是继墨西哥人和印度人之后的第三大移民团体。依据人口普查局的社区调查数据,2016年,美国的中国大陆移民总数量达到212万,这意味着从1980年以后美国的中国大陆移民增长了5倍。

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中国大陆移民最多

依据统计数据,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定居在加州和纽约州,居住在加州的中国大陆移民占中国大陆移民总数的31%,居住在纽约州的中国大陆移民占全美中国大陆移民总数的的20%。中国大陆移民亲睐的四个县分别是加州的洛杉矶县、纽约的皇后县、纽约的国王县和加州的旧金山县。这四个县的中国大陆移民人数约占美国中国大陆移民总数的28%。中国大陆移民挑选居住地以大都邑为主,44%的中国大陆移民居住在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这三大都会区。

六成人英语水平有限

和出生在没有的移民整体相比较,中国大陆移民不太熟知英语的比例较高,而且在家中不说英语的人也甚多。2016年,5岁以上中国大陆移民中有61%的人被报道英语水平有限,即讲的英语不够“熟练”,而出生在没有的移民中只有49%的人被报道英语水平有限。大致有10%的中国移民在家中只说英语,而在所有移民中在家说英语的百分比是16%。

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其没有家移民

和出生在没有的移民及美国本土出生人士相比较,中国大陆移民往往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2016年,25岁以上的中国大陆移民近一半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的学位,而在所有移民中只有30%的人拥有学士或更高的学位,美国本土出生的人中有32%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的学位。27%的中国大陆移民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而所有移民中只有13%的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美国本土出生的人中有12%的人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

中国移民受教育程度较高与他们移民美国的渠道紧密相连,1987年赴美的中国*多在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一大批中国人在美国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进入科技、教育等领域。

而H-1B签证的发放,又使在美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中国人能够申请绿卡,获得身份。中国是美国外国留学生的生源国,依据国际教育探索所得统计,在2015-2016学年,中国在美国高等院校就读的留学生人数有329000人,43%的中国留学生是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2016财年,在获得H-1B签证身份的外国人中,9%的人是中国人。

中国大陆移民年龄偏大

和出生在没有的移民及美国本土出生人士相比较,中国大陆移民年龄偏大。中国大陆移民的中位年龄为44岁,美国本土出生人士中位年龄为36岁。在2016年,76%的中国大陆移民在工作年龄内(18-64岁),17%的人年龄在65岁以上,18岁以停的占7%。相比之停,美国所有外来移民中79%的人在工作年龄内,15%的人年龄在65岁以上,6%的人年龄在18岁以停。与此同时,美国本土出生人士有59%的人在工作年龄内,15%的人年龄在65岁以上,26%的人年龄在18岁以停。

中国大陆移民参与工作的比例,略低于所有移民和美国本土出生人口。2016年,16岁以上的中国大陆移民中有58%的人有工作,而所有移民中有工作的人占比66%,美国本土出生人口有工作的人占比62%。

五成移民从事治理、商业等职业

在职业方面,51%的中国大陆移民从事治理、商业、科学和艺术职业,而所有外来移民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32%,美国本土出生人口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39%。22%的中国大陆移民从事服务类职业,而所有外来移民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24%,美国本土出生人口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17%。17%的中国大陆移民从事销售和办公室文员职业,而所有外来移民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也为17%,美国本土出生人口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25%。3%的中国大陆移民从事自然资源、建筑和保护职业,而所有外来移民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13%,美国本土出生人口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8%。7%的中国大陆移民从事制造、运输职业,而所有外来移民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15%,美国本土出生人口从事这类职业的比例为12%。

51%的人已归化成为美国公民

2016年,在212万中国大陆移民中,51%的人已经归化成为美国公民,而所有出生在没有的移民归化入籍的人数比例为49%。相较于所有外国移民,近期进入美国的中国大陆移民比例较大。依据统计数据,44%的中国大陆移民是在2000年前进入美国的,而所有外国移民中有55%的人是在2000年前进入美国的。25%的中国大陆移民是在2000至2009年间进入美国的,而所有外国移民中有27%的人是在2000至2009年间进入美国的。31%的中国大陆移民是在2010年后进入美国的,而所有外国移民中有19%的人是在2010年后进入美国的。

2015年,30%的中国大陆移民通过职业移民申请绿卡,而所有出生在没有的移民通过职业移民申请绿卡的比例为14%。20%的中国大陆移民通过美国公民的直系亲属移民途径申请绿卡,与所有出生在没有的移民通过职业移民申请绿卡的比例相当。37%的中国大陆移民通过亲属移民途径申请绿卡,而所有出生在没有的移民通过亲属移民申请绿卡的比例高达44%。

家庭年中位收入为56000美元

与总体移民和美国本土出生人口相比,中国大陆移民家庭的中位收入居中间状态。2016年,中国大陆移民家庭的中位收入为56000美元,所有移民家庭的中位收入为54000美元,美国本土出生家庭的中位收入为58000美元。2016年,13%的中国大陆移民生活在贫困中,略低于所有移民中贫困人口15%的比例,而美国本土出生人口中贫困人口比例只有9%。

医保方面,有9%的中国大陆移民没有医保,这一数据低于其没有家出生的移民20%的人没有医保的比例,但高于美国本土出生人士7%的人无医保的比例。中国移民更喜欢购买私人医疗保险,在有医保的中国移民中67%的人购买的是私人医疗保险,虽然高于所有移民56%的人购买私人医疗保险的比例,但仍低于的美国本土出生人士70%的人购买私人医疗保险的比例。

背景资料

在历中国人到美国有两个移民潮:第一波从1850年代到1880年代,直到联邦法律限制中国移民才停止;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和美国与中国移民政策的变化,第二波移民潮从1970年代末连续到现在。可以说从19世纪起至今,中国人移民美国经历了大的变迁。而值得一拿的是,不论如何变迁,美国仍旧是中国人最喜欢移民的国家。

与19世纪中国移民不同,1970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移民以技术移民为主体,中国现在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外国生源国,中国人在美国获得的H-1B工作签证数量仅次于印度,名列第二位。中国人也是EB-5投资移民的主体,2015年EB-5投资移民申请者中90%为中国人。

中国1978年对外开放经济和解除移民限制,中国大陆移民显现新一波浪潮。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在美国大幅增长,1980年,中国大陆移民有299000人。1990年,中国大陆移民上升为536000人。2000年,中国大陆移民达到989000,2016年达到212万。依据2015年联合国报告,中国1100万移民中,赴美国者占据22%。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必知的生活礼仪


入境随俗,在赴美之后,了解一些一般的美式生活礼仪是必要的,可以帮助自己更快的融入美国生活,也免得在各种场合里,做出不适合的举动,使自己或对方尴尬。

1、见面介绍、交谈:

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逍遥安闲著称。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关系紧密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告辞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请人接电话,用听电话的手势;请侍者结帐,用写字的手势。习惯于打过招呼即谈正事,不送茶、寒喧。美国人不把互赠名片视为礼节,只为便于日后联系时才送名片。送名片给他人时并不期待他人回送名片。

在交谈时要注重:常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的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也要反问候对方,表示关怀。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如说「cute」。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2、约会:

美国人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乐于交际。他们平时晚睡晚起,但时间观念强;美国人会常说「随时来找我」,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拜访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约会要事先预定时间,一般不迟到。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需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 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非正式私人邀请,可用电话或信函,明确告诉时间、地点。接到邀请,要回柬致谢;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不能应邀要说明理由,并致歉意。若临时不克赴约,务请电话通知,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遍,和异性热络地交往并不算失礼。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帐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特殊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的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权力。

3、上门做客:

上门作客不可早到,假如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礼。可迟到5到10分钟,迟到15分钟以上应打电话给主人通报。夜间造访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去亲朋家作客,进门时要擦去鞋上泥土、脱帽,湿的雨衣雨伞放在室外。进门应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宾客较多时,可以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对其他人只需点头示意即可。要多谈众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作客时不可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抚弄摆设,也不能打听摆设的价格。在主人家打长途电话,要征得主人同意,并留下电话钱,说是给主人的孩子买买糖果用。作客时不宜久留;主人没有留客用餐,客人则应在用餐时间之前告辞。会抽烟的客人应接受主人敬的烟,而不能抽自己带的烟。美国人重视生日,尤其是孩子的生日。应邀出席生日聚会的客人应送礼以示祝贺。

4、赴宴礼仪:

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特殊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安涂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

在家宴请客人比在餐馆宴请更受美国人欢迎,因为家里气氛更加亲切友好。家宴分两种。第一种是家庭用餐式,主宾在长方形饭桌旁就座,主人为客人盛食物,或将食物盛在盘中,依次传递取用。第二种是自助餐式,食物置于餐厅另一桌上,主宾各自去取用。

应邀到他人家里用餐,主宾双方都很讲究礼仪。主人会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餐具,如冷盘、刀叉、鱼刀叉、肉刀叉、主菜刀叉、水果刀叉、菜匙、汤匙、咖啡匙等,客人如不熟悉餐具的专门用途,可仿效女主人。餐巾铺在膝上,不能用餐巾擦餐具。坐姿要端正,手臂不能横放在桌上。只有当女主人动手,其他人才开始进餐;女主人离座,其他人才能离席,不可中途离席。欧洲人进食时是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美国人只用一只手轮换用餐具,另一手则放在膝上。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面包要掰成小块食用。喝汤、咀嚼时不能出声,更不能打嚏、擤鼻子、咳嗽、打嗝、剔牙。渣滓不能直接吐在盘中,要用叉接住后放入盘中。餐巾用来拭嘴,切忌用来擦手或餐具。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主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席间,应当称赞女主人预备的菜肴,并尽量吃完盘里的饭菜。

餐后要与主人交谈片刻,之后告辞,但不可久留;告辞时应感谢主人招待。与主人不太熟悉者,事后还应尽早打电话或寄短柬表示谢意。假如客人比较多,应等年长职位高的客人告辞后,方能告辞。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5、赠送礼物:

上门作客不一定带礼品,也不可在其他客人不送礼时单独送礼。礼物可以是一瓶酒,给女主人的一束鲜花等。公务送礼的礼品可以是日历、钢笔、精装日记本等文具。一般不在公然场合送礼。会议礼品在会议结束后送,如在告辞宴会上送。美国人喜欢充满友情的礼物,礼物讲究包装,即使是选给亲友的礼品也要附上礼品卡;送礼目的要明确,否则会令人稀里糊涂。蛋糕、点心、巧克力、乡土工艺品、书籍等,均可作为礼品(用单数);探望病人一般应送鲜花;在公务中不可送重礼品,以避贿赂之赚;礼品上不能有送礼单位的标志,否则有广告之赚;男子不可随便送香水、化妆品和白玫瑰给女子(这些是送给恋人的礼品)。受礼时要当场打开礼物,致谢和赞美礼物;受礼后不必马上回赠。应邀赴宴时,情真意切的祝酒词是的礼品。平时的送礼方式是请人吃饭、饮酒或去别墅共度周末。收到礼物、应邀赴宴、受人帮助之后,都要写信致谢。除了约定由谁请客之外,一般一起到餐馆用餐,都是各自结帐。

6、服装穿着:

美国人衣着随意,在公众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大多数时候喜欢穿T恤衫、夹克衫、牛仔裤、运动衫、旅游鞋。着装讲究整洁。男式裤子不能露出衬裤,女子裙装不能露出衬裙。裙子要盖过丝袜口,女式短裤不能配高跟鞋,否则会被人误以为应招女郎。涂眉画影,口红浓重,也是应招郎的标志。任何人都不能在公众场合穿背心、睡衣。美国人的服饰追求体现个性、气质、风度,讲究舒适,在西方领先以简洁朴实的服装取代服装。

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参加重要场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楚。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钮扣通常不扣。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着晚礼服裙摆应长及脚踝,并着高跟鞋。

7、行路乘车:

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推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余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在公共场合,美国人特殊尊重女性,处处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男士对女士要谦让、关照;行路时男子走人行道外侧;入座时先让女子坐下;进门时男子应先行并为女子开门;上、下楼梯或乘电梯时要让女子先行;用餐时请女子先点菜;告辞时让女子先起身;生疏女子失落东西,男子也应为其拾起归还;与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须起立。

美国移民:美国移民生活


介绍:介绍人时,一般原则为将卑方介绍给尊方,具体就是先将男介绍给女,幼介绍给长。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过对方倘若是女性时,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礼。

约会: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的,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通的,和异性热情地交往并不算失礼。

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账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时,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的。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

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非凡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间,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适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地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

时间观念:约会应准时,如赴宴则早到几分钟;假如主人先到,反而失礼。若有紧急状况无法准时赴约,必须电话通知和解释,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赴宴:美国人虽然会常说“随时来找我”,即使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访问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须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临时不能赴约,务请电话通知。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非凡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野餐烤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将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餐桌礼节

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

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

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

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来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

穿衣:参加重要宴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晰。

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纽扣通常不扣。

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

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

行路乘车: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 应为女士开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其他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一般礼仪

一般而言,美国人日常生活起居是大而化之,不讲俗套;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以下是一些一般礼仪,以供参考:

保持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时,也要回问候对方,表示关怀。

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时,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观赏,如说cute(可爱的)。

到别人家做客时,有机会就要赞誉不已地表示对主人招待的赞美和感谢。

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形象太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这几个词在和美国人交流时用的概率很大,可能也是我们最轻易忽视的。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别浪费时间和布料了!”笔杆子也会被扫地出门

有人这样形容来美国的感受:出国前“豪言壮语”——想干一番震天动地的事业,下了飞机“哑口无语”——见了老外说不出英语,过了半年“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啦?何苦到美国来受洋罪?”而我出国8年有余的经历和感慨,可以用“千言万语”来表达。

初到美国,我就急着想找份工作。由于没有工卡,加上我没有什么特长,雇主们一听就不愿意往下谈。好不轻易找了份老本行的活儿——在一家中国人办的小报社当记者,试用20天,老板只给了我210美元,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后来有了工卡,要找份如意的工作也难。到服务行业面试,老板首先问三句话:“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我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格。朋友介绍我到一家仓库去做清点、搬运物品的工作,这是用不着说英语的体力活儿,可3天下来,我腰酸背疼,只好放弃。

我想去当车衣工,因为这个工种没有语言要求,又适合女性。有位老板同意我去试工。之前我从未用过电动缝纫机,心想它的原理应该与脚踏的差不多吧。可当我坐下来操作的时候,才发觉根本不是一回事——机器似乎不听我的指挥,手中的布匹沿着针道飞奔而去。老板让我车一英寸,我却车了十多英寸,老板见了叫我马上下岗。我请求道:“给我半个小时,我一定能学会。”他听了大吼起来:“我这里不培训人,别浪费时间和布料了!”

当我被“扫地出门”后顶着炎炎烈日走在马路上时,心里懊恼极了:我堂堂一个记者,在中国有地位也有名誉,何苦到这个生疏的国家来受罪?!

“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 首份称心工作这样得来

当天就想订机票回国算了。先生好言相劝:“你应该先学好英文,学学电脑等技能,然后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说实话,我也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我对美国还一窍不通呢!转念一想,那么多人都能在美国立足,难道我就不行?

接下来的半年,我集中精力学英文和电脑,想将来从事文秘工作。由于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过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找工作。有位面试我的老板竟然当面损我:“你的英文差远了,还想当文秘?!”

有一天,我和先生上街,见到一家老美开的职业介绍所,先生劝我进去看看。我连忙摇头,他便鼓舞我说:“试试无妨嘛!”我还是不愿意,结果他一个人进去,帮我填了张表格。一个星期后,中介打电话来说有家珠宝公司想面试我。我外传是老美的公司,直打退堂鼓,后来在中介的鼓舞下才牵强去了。

面试我的是位美国人。他询问了我受教育的情况,让我当场制作了一份生产统计报表。最后他问我:“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我爽快地回答:“不介意。”我觉得这回应该有戏了,但考虑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我忍不住问他:“我英语说得不流利,你们不介意吧?”老美笑着说:“你才来美国一年,英语能说到这个程度,说明你很聪慧。假如我到中国一年,肯定学不了这么多。”我想就算他们不录用我,也会说这种鼓舞人的话。

由于这家公司正处于销售旺季,我的前任忽然辞职,他们急着要人,便“降格以求”,决定先试用我3个月。我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周末加班也不计较,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结果我在这家公司一呆就是3年。

“美国梦”是近还是远?实现价值活得快乐就好

如今,我觉得自己完全换了一个人,似乎又活了一辈子,许多原先在国内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实现了——我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和老美一起上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开车,尝试着用美国方式教育我的子女……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但我觉得作为第一代移民立足不易,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但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找回我在国内时的成就感。真正能够融入美国社会并享受美国好处的将是我儿女这一代。

现在,在家里,我和马上上大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方式是:我主讲中文,他主讲英文。他津津乐道于美国的“脱口秀”,却不完全明白中国相声为何那么好笑,需要我加以解释;而我看“脱口秀”也需要向他请教。

总起来看,美国有许多国内同胞想象不到的优点,也有不少国人意料不到的缺憾和不足。我在外折腾了这么多年,也只感觉基本适应而已,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奋斗。现在国内进展很快很好,令这里的人很艳羡。我想,一个人不论在哪个国度或地方,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快乐,就算呆对地方了。

(一)美国移民生活:美国与中国有什么不同?


现在移民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美国式生活,那么在美国生活和咱们中国到底有多少不一样?一位在美国的留学生列举了24点美国生活和中国生活的差异性,让人大吃一惊。

1、年龄限制(Ages)

在美国,13岁女孩子化妆,16岁拿驾照,18岁抽烟,21岁才能喝酒,性行为无限制(针对现状来说)。

大多数女孩子最晚在13岁就开始化妆 了,很多人都评论:美国女人怎么那么早就老了呀,而且年龄还保密,皮肤那么差跟化妆有关吧!16岁就能考驾照?这种可能在中国只能是比较富一点的孩子才能 享受到的吧,恰恰相反,在美国的高中二年级时,学校统一有Drivers Education驾驶课,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而且只要考试都及格就能在9个月后拿到驾照。18岁抽烟是很正常的啦。21岁才能喝酒,当我向我那些美国 同学介绍中国很多地区对喝酒年龄的松懈之后,他们都羡慕,哇,我也好想到中国去!?

2、多元化课程

在我们学校里,我除了上英,数,理,化主科之外,还有上烹饪课,驾驶课,神话课,装修课。有人说,什么?神话课?幼儿园?其实美国课本上也有跟中国古代很相似的神话哦,不过主要围着古希腊宙斯Zeus讲的。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感觉中国的传统式教育好枯燥呢?

3、丰富的课堂知识(Knowledge)

体育的英文简称PE(Physical education),意为身体上的教育,但不仅是健康教育,而且是身体上的保护。Defense和Offense为防御和进攻,老师会去教学生当遇到危险时,怎么去应付坏人。在中国的体育课,很多学校缺乏这样有意义的教育。在烹饪课学会了在生活中的味道,在驾驶课学会了享受便利旅游的快感,在技术课上学 会了电脑的构造和创造意想不到的机器人……一切崇尚创造,注重实践!

美国移民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和中国有不同之处,在孩子的学业文化上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继续关注还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42983.html

上一篇:美国移民生活了解美国的饮食习惯

下一篇:爱尔兰被划为留学小众国家,但这些你知道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