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我想去中国》歌声感动西班牙

2021-03-25
中国移民条件

关注西班牙移民关注西班牙新闻:“声动西班牙”唱歌竞赛全国总决赛9日在西班牙阿兰胡埃斯花园都邑剧场完美落幕。两对中西情侣搭档分别夺得冠亚军,而葡萄牙小伙儿路易斯表演的自创歌曲《我想去中国》则将音乐盛会推向高潮。

“声动西班牙”是为庆祝中西建交40周年,由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教育组主办、马德里等地6所孔子学院协办、欧华传媒承办的大型唱歌竞赛。自9月初启动以来,这一赛事共吸引了200多名中西唱歌喜好者报名,通过多轮选拔,决出了当日参与全国总决赛的20强。

这20组选手中,既有留学生和旅居西班牙多年的华人,也不乏西班牙本地的音乐喜好者,最小的参赛选手克劳迪亚仅有11岁。选手们在舞台上各展所能,演绎了美声、民族、流行、摇滚等多种风格,部分选手还一展乐器等才艺,令近千名观众为之叹服,掌声连连。

在众多选手中,叶心和阿尔贝托的跨国搭档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两人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弹吉他,配合完美无缺,技巧娴熟自如,展示了精深的专业音乐水准,获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而另一对“中西合璧”的选手付彧和哈维则以轻松随意的民谣风格和自弹自唱的表演形式降服了观众,获得亚军。两对跨国情侣的获奖也成为对本届大赛“中西友谊长存”这一主题的最好呼应。

夺得季军的是葡萄牙小伙子路易斯,他用中文演唱的自创歌曲《我想去中国》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呼应。“我想去中国,你让我来中国……”歌中反复重复着这两句话,真挚朴素的感情和模糊高昂的乐音将观众的情绪带到高潮。有味的是,路易斯赢得的奖品正是一张往返中国的机票。

音乐无国界。中西歌手和观众的盛情参与使“声动西班牙”成为两国文化的一次杰出碰撞和交融。语言的对话或许存在隔阂,而歌声却能轻而易举地消弭文化差异、跨过交流障碍,直指人心。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暂时代办黄亚中、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西班牙亚洲之家负责人、旅西留学生、华侨华人代表、中资企业和西班牙企业及文化机构代表约1000人出席并观看了表演。

小编推荐

美国一场大雪后的思考与感动


因为雪出奇的大,纽约私立学校都停了课。但是公立学校却没有停课,害得许多家长一大早铲开厚雪,送孩子上学。学校校车也气喘吁吁地困难地接孩子上学。许多公司也放假,但是小学老师却要步履困难地奔向学校……

许多家长怒气冲天打电话给学校,怒斥学校为什么不停课!可是凡是打电话的人,表现都一样,先是怒气冲天地质问,然后是发自内心地道歉和满怀内疚地挂上电话。

学校是这样回答的:纽约居民虽然基本上都是中产阶级为主的富有阶层,但是依旧会有一些贫困的居民,比如外来人员。他们的家庭白天是不舍得开暖气的,而且午餐也基本没有(因为父母不休息在工厂里吃饭)。所以孩子们假如不上课,就会受冻,也得不到学校供给的优良的营养午餐(他们还可以多拿一些解决晚餐)。

家长又接着质问,难道不能让有钱家的孩子不来,困难的家庭孩子来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学校回答:我们不盼望让那些贫穷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受施舍,因为施善者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接受者的尊严。

美国在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均衡进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例如美国政府推出学校选择计划,意图解决贫富分化和教育质量差异。奉行多元的办学模式,为公众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兴建了一批诸如磁石学校、特许学校、家庭学校等模式的多样化的学校;向家庭分发教育券以补贴学费,家长可以用教育券来支付学费、课程或其他教育项目,从而把竞争机制引入公立学校体系,通过教育券制度实现公立学校的优越劣汰,同时也帮助了低收入家庭。这样既向学生提供了教育福利,又使学校有了办学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同时还把受教育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

2001年,联邦政府制定了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公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Act,简称NCLB)的教育蓝图。顾名思义,强调教育公平,确保无论任何背景的每个孩子都能达到各州制定的学业标准,要求教育部门“以 ** 的重视程度”关注贫困家庭和少数民族儿童。强调教育绩效责任制,明确中小学教育职责,要求所有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统一考试,并用考试结果对学校进行奖惩。200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02—2007年战略计划》,目的是全面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为了公平,美国的中小学校没有重点班或实验班的分类,也没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

美国非常关注不利群体(低收入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农村地区学生、英语非母语学生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质量,并把它视为美国政府的重要职能和优先职能。

NCLB法案要求各州均要建立针对本州教育机构和薄弱学校的扶助和改进机制,为处境不利群体实施的“补偿教育”。在对符合补偿教育的学校和个人的资格认证上,联邦政府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联邦政府和州一级来说,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拨款资助大力开发补偿教育计划。这些补偿措施除了表现在加大入学机会等形式上的举措之外,也逐步意识到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个人在能力和学业成就等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因而开始转向了旨在追求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的实质性公平。

美国现行补偿教育的一条重要宗旨,是补偿教育应该集中于预防,而不只是去矫正已出现的教育问题。美国实施补偿教育计划的实践证实,这是一项有用的教育进展政策,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是 ** 大的受益者。

依据美国教育政策中心对联邦政府干预教育历史的分析结果,政府干预基础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每个社区的公立学校都向所有学生开放;美国各州建立了比较高的学术标准,以改善教和学,同时,学生选择学术课程的百分比不断提高;学生种族卑视在法律的层面上宣告结束,自此以后,非洲裔美国人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资源被用于教育低收入的孩子,依据审计总署的统计,就初等和平平教育的资金而言,政府提供给每个低收入学生的额外资助是4.73美元,而州的资助只有62美分;被确定的非凡儿童并给予他们非凡服务的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能够参与一般课堂,而这一点在1975年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并不能满足这些有非凡需要的儿童的需要,尽管许多学生学习上有困难但无人过问,还有大约13%的学生被完全排除在公立学校系统之外。

自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干预以来,反对的声音一直不断。反对者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政府干预教育是违宪的,等等,因为联邦宪法中没有教育方面的条款,按照规定,教育是属于州和地方的事务。美国宪法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保留。”

那么多移民国家,我唯独选择了西班牙?


大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一度重创了欧洲的进展,不过近几年来,经济复苏,外加各国的刺激移民政策,越来越多人同意投资欧洲。而在欧洲各个移民国家中,我却选择了西班牙。

自从移民西班牙,尤其是在西班牙生活了半年以后,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多的发觉生活的真谛了。我觉得,西班牙的生活更偏向自然化,也更朴实。

在西班牙,你可以领会热情豪放的弗朗明哥舞蹈,激情四射的斗牛竞赛,融入血液的足球、篮球文化,布满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含蓄而具有震慑力的建筑;海鲜饭、葡萄酒、虾、牡蛎、派勒利、鳕鱼、伊比利亚火腿、等雅致的美食;在每年超过300天的日照中,吹着海风,品着美食,享受曼妙悠闲的生活,乐在其中……

路上,西班牙人开的车,大多都很一般,并没有想象中数不清的豪车,也没有遍地金碧辉煌的华丽建筑。无论是总统府的政府要员,还是朝九晚五的白领,都一样到超市购物,都一样去健身房健身……

不论是豪华的餐厅,还是街边的快餐店,免费的纸巾、刀叉、小袋调料,总是放在那里供客人随便拿取,任何洗手间里的厕纸,和一次性的坐垫,总是整洁地摆放在那里,供需要者免费使用。

在西班牙的都邑中,居民开车都无一例外的让行人先走,停车大都不锁车门,住别墅的居民出门,大都不锁大门,有一次我去超市购物,手机放在了副坐上,车窗未关,车门没锁,就进了超市,一小时后出来,什么都没丢。

还有,不得不说身体不好、心情不好跟天气不好有很大关系,假如人不能接受充足的日照的话,心情会变得非常阴郁,身体也会每况愈下。阳光是极好的天然抗抑郁药物。西班牙大部分都邑一年平均有300天日照充足,阳光在西班牙是丰富的资源,阴霾天气在西班牙是不存在的。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 ** 新全球1600个都邑的空气质量状况报告,西班牙46个城中其粉染粉尘严峻城镇Cadiz的PM2.5粉尘值是18,其他都邑的PM2.5值在13左右浮动。

西班牙拥有非常丰富的海岸线和海洋资源。西班牙有578处蓝旗海滩,占欧洲蓝旗海滩的20%,全世界每6处蓝旗海滩中就有1处在西班牙。潜水、冲浪、帆船、独木舟、滑翔翼等等一切和海岸相关的活动都可以进行。大海有着可以平静心灵的作用,假如能经常接触到大海的气息,对身心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丰富的海洋资源,当然也包括海鲜。另外,橄榄油、海盐、香草、柠檬等自然食材是调味的主旋律,不用味精,食物自然美味又健康。

西班牙有专门教授西语的官方语言学校,这样的学校几乎都是免费的(每个月象征性的收取每人20欧元),在里面教西班牙语的大多是一些来自各个行业的义工。而义工是没有工资的,原因并非他们有多清高,而是他们认为,像这样传递语言文化的事情,为什么要跟工资挂上钩呢?这种单纯的思维,是建立在一种不缺乏的基础上的,正是因为不缺乏,所以也不贪欲。

所以许多人问说为什么移民?为什么是西班牙?那是因为,这里有洁净的空气,这里有 ** 安全的食品,这里有毫不拥堵的交通,这里有民风淳朴、和善幽默的民众,这里有人人平等的社会形态,这里有清亮见底的海水……

** 主要的是,在这里,可以遇见真实的自己!

想去新西兰留学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近年来,新西兰留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去新西兰留学的费用比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低很多,新西兰留学的教育水平也不低于这些国家。因此,去新西兰留学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那么去新西兰留学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能申请成功呢?

新西兰留学申请条件:

新西兰留学--本科

(1) 学历要求:

作为完成高二学业或者是高三毕业的新西兰留学申请人,均有资格入读新西兰的8所公立大学,新西兰大学本科学制中大部分专业是3年,个别的专业是4年,例如法律、医学专业等。作为国际留学生,高二或高三的学生必须要读新西兰预科课程,这个课程不同于语言的课程,等同于大学桥梁课程。若是已经完成大学一年级或者全日制3年大专毕业学生可以直接就读本科,免去1年的预科课程。

(2)英语要求雅思要求:

6.0,比如商科、文科、工程、建筑、自然科学等专业;有些专业的雅思要求稍高,如护理(雅思6.5),教育(雅思7分)等。选择留学新西兰的孩子,如果可以获得相应的雅思成绩,可以直接入读本科课程;如果没有满足雅思要求,可以去新西兰大学下属的语言学院进行语言课程的培训,满足一定要求后,可以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新西兰留学--研究生

(1)学历要求

本科为同一专业平均分75-80分,可以直接入读相应研究生2年的课程,本科跨专业留学平均分75-80分,部分专业需要入读桥梁课程后,进入2年的研究生课程,个别特定专业可以跨专业直接入读,雅思通常要求6.5分-7.0分。

(2)英语要求

研究生英语要求:雅思6.5分;新西兰留学签证并没有雅思要求,即使你没有雅思成绩也可以获得签证。所以,想要留学新西兰的同学可以申请到新西兰就读英语强化课程。一般来说只需要完成相应的英语强化课程就能不需要雅思成绩直接入学。

新西兰留学--预科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预科要求:这所国立大学自己有预科中心,8个月,要求学生雅思5.5,单项不低于5,高二平均成绩70%以上,高三80%以上新西兰林肯大学预科要求:高中毕业平均分65%以上,高二学生平均分80%以上,雅思5.5,单项不低于5。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预科要求:这所大学对于申请理工科和商科的要求是雅思5.5分,单项不低于5分,申请文科的要求是5.5且阅读写作不能低于5.5分ACG预科要求:可以衔接奥克兰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两所大学。分为快捷,标准,延伸三种课程,分别的时间是8个月,1年,和1.5年,这是根据学生雅思成绩来判断,最低雅思4.5分(延长),5分(标准)和5.5分(快捷)

泰勒预科要求:可以衔接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梅西大学。分为快捷,标准,延伸三种课程,时间来说和ACG一样,雅思要求较高,最低入学雅思要求5(单项不低于5),标准课程要求雅思5.5(单项不低于5),还有快捷课程要雅思6(单项不低于5.5分)

在准备留学新西兰之前,一定要按要求条件把相关的学历证明,成绩单等准备齐全,努力提高自己的雅思水平。同时出国在外,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全,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澳洲生活20年,我为什么不回国也不放弃中国国籍?


此前,网上一篇在澳洲生活二十年不选择加入澳洲国籍的文章引起了管饭的讨论,身为一个有相似生活经历的“老澳洲”,我也有话想说。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澳洲生活了20多年,既不加入澳洲国籍,也不回国发展?

也有很多人反问我,你为什么选择不放弃自己的中国国籍,又不回国建设祖国,这不是很矛盾吗?

其实我想说,在澳洲生活,没有澳洲国籍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有这样的“道德绑架”存在,你到了海外,移民了别的国家就是“不爱国”。

我生活在海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中国国籍,就是“爱国”。

至于我自己爱不爱国,和我入不入澳洲国籍,是没有关系的。

有人说的好,祖国像是娘家,澳洲像婆家。不论是娘家还是婆家,嫁过来之后,双方对自己都是家,都是家人。

如果你愿意把娘家婆家的家庭关系处理的像是对立的敌对关系一样,那我们只能说这是一段“不健康”“不和睦”的家庭关系。

但是既然都亲,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没人会因为“嫁到”澳洲,嫁到婆家,就对自己的爸妈,自己的娘家反目成仇的吧?

同时,在澳洲生活,也远远没有让你必须2选1的对立面,“婆家”对我还是很好的。

在澳洲生活这么多年,拥有PR,也是得到了很多政府提供的福利,不但可以享受澳洲养老金、补贴、家庭福利金,还可以免签无限次进入澳洲、新西兰。

享受澳洲的义务教育,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当然,这里的义务教育不包括私立学校);

小孩子们在18岁前,还可享受儿童津贴;

在澳洲即使没有加入澳洲国籍,我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虽然没有澳洲国籍的福利范围更广,但是也很好了。

同时,回国的时候也更加便利,不用申请签证,我在国内的账户、户口、祖国给我便利、房产还是真实的属于我,那是也是心里最真真切切的家。

很多人谈论我是有多“爱国”,对,我是爱国,但是我也爱澳洲,澳洲给我了完美的生活环境,祖国给了我最完美的民族自豪感。

澳洲的教育水平也很高,我的几个孩子也在澳洲接受着不同的教育,澳洲将会是我和我的家人一直生活的土地。

移民想去哪儿?移民美国成为全球公民的选择


移民想去哪儿?似乎成了国内中高产阶级茶余饭后都在议论及思考的话题。近日,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盖洛普公司(Gallup)公布了一项全球调查报告,对全球公民移民意愿和最想去的移民国家做出了客观数据分析。

根据盖洛普公布的调查,全世界14%的成年人(7.1亿人)如果有机会,他们愿意“移民到另外一个国家”。那么哪个国家是这些“潜在移民们”心中的理想家园呢?有1.47亿人同声回答:移民美国。

这项调查共耗时3年,是从2013年至2016年对156个国家成年人的调查结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动荡,愿意迁移的人从2010-2012年间的13%(大约6.3亿人),上升到2013-2016年的14%。

“自从盖洛普十年前开始跟踪这些调查,美国就一直是潜在移民的首选之地。潜在移民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1.47亿人愿意到美国生活。”盖洛普的分析结论如是说。

为什么是美国?

专家分析认为,移民目的很显然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世界上最发达、经济最好的国家无疑是最佳选择。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每个州的经济都位于世界前列。目前美国约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GDP总量大致相当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巴西和加拿大的GDP总量之和。

而对于中国潜在移民者而言,美国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它拥有无可比拟的教育资源。子女教育是中国人选择移民海外的主要原因,美国名校众多,教育质量全球领先,子女无需在中国挤高考独木桥,就可以获得比国内更好的大学教育。

除此之外,养老、医疗、自然环境、生活品质以及越来越迫切的资产配置需求,也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潜在移民者首选移民美国的重要原因。

中国留学生亲述:“爸妈,这就是我不想回国的原因!”


今天跟我妈视频,我妈又劝我回国,这已经是我妈第56次劝我回国。还是那一套老说辞:“女孩子家家,回来多好,在事业单位找个工作,不比你一个人在外边舒服多了。你一个人在国外,太累了。”

每次在我抱怨国外的东西不好吃的时候,考试压力大到满嘴起泡的时候,毕业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的时候,打工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无数次特别想家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妈这句话。

是啊,妈,你说的我都知道。

可我怎么就这么傻,放着“舒服”的日子不过,非要在离家8,000公里的大洋彼岸吃苦?我也知道,澳洲还有无数个像我这样的“傻子”,为了一纸PR在奋斗着。

其实每当我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想移民的时候,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会随口说一句:就觉得澳洲挺好的,想留下。

“在这儿我挺自由的。”

还记得2017年春节那会儿大火的《春节自救指南》吗?为什么那么火,无非就是唱出了大家的心声。

从小,我们就是在“模版”里长大的,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身边的人早就安排好了。重点初中、重点高中、985/211、考研、出国、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这所有的“步骤”都是有人物、时间和地点安排的,哪怕差了一步,都不行,都会被评论,都会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那亲爱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们,你们有没有问过我们:我们想如何度过这一生呢?

我们是不是就那么在意谁几岁结婚,谁几岁买房,谁几岁就有了龙凤胎呢?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吗?

说实话,真正思考“到底该如何生活”,是在我来澳洲以后才开始的。在这里,我开始学着照顾自己,我也开始接触到更多的人,遇到更多的事,这之后,我才明白人生不止有一种活法,“和别人不同”也并不是不好的。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也乐得自在。

在这里,没有人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你也需要完全对自己负责。做你想做的,做你爱做的,随心而活。你可以选择去尝试不同的事,接触不同的人,过的五彩缤纷;也可以只过着学校、家、超市三点一线简单的生活;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移民澳洲以后,我见过小提琴大师在街头卖艺,也见过35岁的单身博士也当美妆博主,没有人去评判你的生活,你是自由的。并不是大家都很冷漠,只是大家都很尊重彼此的选择罢了。

移民澳洲来到悉尼之后,由于澳洲和中国对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不同的价值观,也让我曾经迷茫了一阵,一边是国内“别人家孩子的生活”,一边是国外“自由的声音”,最终,还是倾向于了后者。就像周星驰那句台词: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想留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这里的人没那么复杂”

不知道多少人被家人劝说要考公务员。都说是喝茶看报的金饭碗,真的就那么好?

我有个朋友,考了两年考上了公务员,有一次我们聊天,我抱怨考试压力大,她抱怨办公室人际关系复杂。

“在办公室里,偷奸耍滑、混吃等死的最吃香。”

“你太勤快了,别人看你不顺眼,就要联合小团体打你小报告。你和大家一起偷懒,她们就把你当作自己人。”

“领导来了,干干活儿,剩下的时间全是家长里短。”

“还有啊,就是什么都比,从房子车子比到老公孩子。”

她说,“我真的好累,想辞职。”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另外一个朋友,在澳洲人公司上班,我问他,老板凶不凶,同事好不好。

他是这么说的:“澳洲人上司没怎么有架子,工作之余会经常跟你开开玩笑,夸你今天穿的衣服或鞋子好看。”

“同事之间也比较融洽,有什么忙只要你开口,他有时间一定会帮助你。”

“假期也从来不克扣你的,我们很少加班,除非到了特别忙的旺季,而且加班费还是双倍或三倍工资。”

听完之后,我也沉默了许久。

澳洲人确实是挺“傻”也挺懒的,懒到懒得去玩儿心眼儿。如果你干得好,大家为你鼓掌,如果你有困难,只要你开口,大家会尽可能的帮助你。并不是说没有职场的小计谋什么的,只是跟国内比起来,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大家都顾着做好自己的工作,哪有空去打心里那点儿“小算盘”呢,于是,在这边工作也轻松不少。

另一个现象,在国内也极为普遍,那就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试问,有多少女性为了保住工作而不敢生孩子,又有多少用人单位默默的拒绝刚生孩子的女性呢?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竟然会在潜移默化里被轻视,这些文化糟粕什么时候才能被剔除?女性什么时候才能有着平等的地位,不得而知。

2016年中国市场生产力报告

说到底,成为一位母亲,到底有什么错呢?

对比起来,澳洲新生儿母亲18周的带薪产假政策真的不知道要好多少,澳洲政府就是怕这种性别歧视,专门出的这种“保职留薪”的政策,保障母亲们的权益。甚至澳洲的父亲都可以得到两周的福利补助,用以帮助照顾孩子。母亲这个伟大的“职业”在澳洲是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的。所以,在澳洲,一个家庭有2-3个孩子特别正常。

最后说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

我曾经找了一份老板个人助理的工作,确定去工作之前,我的家人不停的在问,老板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跟出去喝酒应酬,有没有危险之类的。我特别明白家人的担心,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担心,毕竟在国内,老板应酬助理陪着是特别正常的事情,甚至,为了活跃气氛,助理还要主动敬酒和给老板挡酒,氛围之乱,环境之差,早有耳闻,新闻报道也数不胜数。

在我问了很多在这边工作的人才知道,在澳洲大家谈生意,一般不吃饭,特别是晚饭。一起吃晚饭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普通的商业伙伴所谓的“应酬”无非就是在咖啡店喝喝咖啡或者茶,大家聊聊天,把生意谈成了就行了。而不是像国内,非要搞出一套所谓的“吃请”文化和“酒”文化,生意不一定谈成,酒后误事倒是时常发生。

中华文化里常有“以酒会友”这一说,但这其中糟粕的部分想要根除,可万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尽量远离,甚至避开国内这些职业,可是这其中,女性的工作选择又少了一部分所带来的损失,又有谁来补偿呢。

所以,很明显的是,人一辈子要工作40-50年,如果可以,你选哪里?

“我也想给我孩子最好的”

每次当我妈劝我回国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个声音:“妈,我也想像你给我最好的那样,给我以后的孩子最好的。”

我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攒钱让我出国,就是想让我感受一下国外的学习氛围。是国内的大学不好吗,其实不然,只是,很多方面,只有在国外上过学才能体会到罢了。

来这儿上大学才知道很多作业“抄”不得,且不说在这儿被发现抄袭有多么的严重,甚至有可能被开除学籍,就说作业中发散性思维的题目难倒了多少中国留学生。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老师和家长的,从“模版”里长大的我们,哪里还有什么发散性思维呢。

那被国外大学的老师和同学有意无意的“嫌弃”不会提问,不会发言,课堂上不活跃,也是我们的错吗?

其实来之前,以为澳洲的孩子学习生活是比较轻松的,毕竟下午三点就放学了,偶尔看到学生放学活蹦乱跳的,也以为澳洲教育比较放松。

但跟很多已经在澳洲待了许多年的长辈聊过之后,我才深刻体会到:澳洲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都抓得很紧,澳洲孩子的压力绝对不比中国孩子小。

但最大的区别是:澳洲的教育关注的是,给孩子的人生做好足够储备,而中国的教育只关注一个高考,却忽略了孩子整个人生。

澳洲的小学是最轻松的,孩子开心的玩儿,不带压力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学会阅读和沟通;中学六年,学校会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不同的课程,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食品加工到服装设计,只要你想学,学校尽量满足你。找到兴趣所在才是重要的,毕竟越早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才能越早的去开始自己的人生啊。

在澳洲,没有一次考试定人生的说法,你想去考大学就去考,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决定你的学校。如果,你不想去上大学,想学习一些技能,那高中毕业之后就可以选择你所喜欢的去学习,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职业而去轻视你。毕竟在澳洲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如果你是蓝领(水管工,电工,建筑工等),你的工资会很高,但你也得承受住相应的苦力。如果你是律师、医生等职业,你的工资也会很高,但你得经受住无数次的考试和熬夜工作。没有一个职业是轻松的,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

而我们,中国的学生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听着“高考决定命运”和“不好好学习就去扫马路”这种话成长起来的。可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啊。而经历过高考的我们,深知高考的压力,那不是一个人的压力,而是一家人的压力,有的孩子甚至背负上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责任。

在中国上学的孩子,我们辛苦了。

我辛苦够了,不想让我的孩子再继续像我这么辛苦了。

正是因为不想让我的孩子在不该承受那么大压力的年纪下承受那么多,也不想他只会学习而缺少了自理能力和生活中该有的乐趣,才让我这么想移民澳洲。毕竟,让他享受澳洲的教育和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乃至一生是我能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没有真正的'天堂'”

当然,澳洲也不是天堂,也有它自己存在的的问题。

和国内一样,华人毕业生也存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华人老板肆意克扣留学生工资,在华人公司打工实习期没有工资,很多留学生打黑工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其实就一句话,好好学英语,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再者,澳洲人的懒和工作效率慢是出了名的,由于医疗体制和国内不同,医生常常忙不过来,所以看病也分轻重缓急,就比如你要是肚子疼,只要不妨碍到生命,通常都要等很久才会得到诊治。所以,澳洲没有真正的“急诊”。

同时,移民澳洲你会看到20-35岁的年轻人对生活太随意,由于没有经历过什么坎坷,缺少吃苦奋斗的精神也是存在的。毕竟大环境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很高的要求,懂得享受生活就行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也并不会攒钱,很少为以后打算,这就是国家强制养老金只能65岁之后才能使用的原因了。通常情况下他们挣了钱就会全部花完,买点奢侈品,吃点好吃的,喝点好酒,度个假也就花完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第一要义。

而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过一家人的独宠,也经历过没有兄弟姐妹的孤独,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这几年成长起来,见识了太多的经济起伏和政策改革,也见证了许多新科技的诞生。既懂得花钱享受人生,也懂得节约以规划人生。

我们这一代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在哪儿生活都有利有弊,重要的是你怎么去权衡,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不管在哪里,都要明确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方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易的跟随别人,也不轻易的放纵自己,自由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希望所有努力的人都有所得。

想去澳洲留学都需要哪些条件?


澳大利亚是个热门的留学国家,每年来这里留学的人很多。想去澳洲留学的学生需要达到哪些条件?就让文都国际教育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申请高中的条件

1.申请人需要初中毕业或者高中在读。

2.申请人在初中三年的考试成绩均分应该达到70分及以上。

3.想去澳洲留学高中的学生,年龄不能高于18岁。

4.英文水平要优秀(没有雅思要求可以申请语言直升班)。

5.一般情况下需要有60万元以上的经济担保。不过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年限而定。

二、申请本科快捷课程的条件

1.要求申请人已经高中毕业,或者已经从中专和职业高中毕业。

2.在国内学习的成绩均分在70分以上。

3.想去澳洲留学本科快捷课程的申请人,年龄需要在20-30以内。

4.申请人如果雅思成绩达到5.5分及以上或者托福80分以上,可以申请语言直升班。

5.留学这个课程需要提供40-5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担保。

三、申请正规本科条件

1.想去澳洲留学正规本科课程,需要申请人已经高中毕业或者大学在读。

2.申请人在校学习的平均成绩需要达到80分及以上。预科成绩越优秀越能申请比较好的大学。

3.申请人的年龄需要在18-25周岁之间。

4.和快捷课程一样,申请人的雅思成绩达到5.5分及以上或者托福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可以申请语言直升班。

5.经济担保比较高,需要55-60万元人民币。

四、申请硕士研究生条件

1.想去澳洲留学申请研究生课程,需要申请人提供大学期间平均成绩,核算为GPA后,需要在80%及以上。不同学校会有不同要求。

2.大部分学校对雅思成绩的要求为6.5分,法律、翻译、医学等专业则会有有较高要求。

3.需要申请人导师的推荐信,或者个人作品、论文及职业资格证书等来体现专业背景。

4.申请商科或管理类的研究生,需要具备工作经验,由申请人工作单位出具工作证明。

5.211或者985院校的申请人,成绩均分需达到75及以上。非211/985院校的申请者,均分需要在80-85及以上。

龙永图:从我送外孙女去美国谈谈中国的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进展,到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当时,全球媒体都在热议,什么时候中国经济的总量会超过美国?

这时,澳大利亚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我们暂且不要讨论中国的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能够超过美国,先问问另外三个 “什么时候”:

** ,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 欧洲留学?

第二,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 ** 观赏中国的电影、文化、书籍,而不是像今天他们 ** 喜欢的是美国、欧洲的电影、书籍、音乐?

第三,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 ** 中国的品牌?

这 “三问” 确实打中了中国的要害。

非凡是 ** 个问题,欧美教育能够吸引全球人士到他们国家学习,说明了全球精英对他们教育内在价值的认同,包括中国政府职员。

我原来一直不太同意我们送自己的孩子到美国去接受教育,但我的外孙女去年就到了美国,那种内在的力量是我们都抗拒不了的。

这 “三问” 说明,在讨论中国的经济时,一些理智的人士已经开始考虑中国以教育为核心的软实力了。而我从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也确实感到,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关乎教育,还关乎我们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解决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问题时;二是教育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现在,国内经济社会进展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

一是经济转型问题。

问题的核心是把过去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关注转移到经济进展的质量上来,而质量的问题,说到底是要整个国家形成一种以人为核心的进展目标的价值认同。过去我们说某个地方的经济质量好不好是看它的GDP;现在要看经济增长了以后, 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了真正的好处。过去提到提高城镇化就是盖房子,现在的城镇化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经济转型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经济进展模式,这时候,专注于人的进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面临的第二大的问题是创新。

不久前,美国的报纸都在讨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他们认为 ** 大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不鼓舞创新,不鼓舞独立自由的思维。假如教育出的孩子没有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思维,我国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只能搞一些表面文章,一阵风就过去了;或者是只能在少数 ** 的、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的领域实现少数创新,而不能实现全民创新。对此,教育承担着极大的历史性责任。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正常的政商关系。

这看起来和教育不相关,实际上有着很深刻的关系。我们应该真正培养起一种平等的意识,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追求高高在上的做官的感觉,使孩子知道不是有钱就高人一等。

我们的孩子从小 ** 愿意当班长、中队长、大队长,而且为了当中队长、大队长不惜让家长跟老师搞好关系,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常的办法。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平等意识深入人心。

很多年前我到新西兰访问,新西兰的大使到机场接我,他说:“很抱歉,您再等一下,我还要接我们的副总理。” 等了一会儿,新西兰副总理自己一个人背着包, 和大家一起走出通道。大使走上去迎接,副总理说:“还要麻烦你给我看着包,我要去取行李!” 拿到大行李准备乘车,外面只有一个司机等着他。

像这样的例子不是孤立的。去年参加博鳌论坛,论坛结束后,我跟美国驻华大使说待会儿飞机上见,因为我想他肯定是和我们一起坐头等舱的。结果上了飞机,这位大使带着美国的一些大亨们,全部坐的经济舱。这就是美国,不超过规定时间你不能坐商务舱。

所以,假如教育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这会对解决中国的官场文化、政治文化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提高国家软实力方面,教育可以有哪些作为?

我们的软实力问题很大部分反映在我们的话语权上。我们一再抱怨中国的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相当,这正说明我们的软实力存在严峻问题。

我们过去没有话语权,首先是因为我们的观念有问题。

20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我在联合国工作,因为联合国的会议很多, 所以即使是我们这些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外交官也被分配到一些会场上,代表中国表态,表态就是话语权。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表态,只记住几条原则,比如其他进展中国家同意的,我们就同意,他们反对的就反对,没有自己的推断。

还有以前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凡是碰到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要提高保护环境的标准,我们自然就会抵触。当时我们想,你们搞了几十年的工业化,把经济进展起来了,现在我们进展中国家刚要进展,你就提出环保标准要提高,这是陷阱,这是骗局,我们不能同意。现在想想真是荒唐。我们这几年吃了很多环境的亏,北京连续五十多天的雾霾。我们现在才知道,保护环境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这些问题全是我们观念上的问题。过去,我们从短期的利益出发来表达观点, 话语权越多,对国家的形象和名声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增强软实力的核心问题在于,要以怎样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在教育中,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世界正确的熟悉,才能使我们在进展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提高自己的地位。

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我还想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非凡强调几点:

一是培养孩子的诚信。

不说谎是基本底线,但是我们今天的孩子没有几个不说谎的。我弟弟的孩子在美国出生,在美国受教育,他和国内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别人会嘲笑他是 “傻老美” ——不会见风使舵,不会说假话,傻。我们的孩子精得很,看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谁培养的?家长培养的,教师培养的,学校大环境培养的。一个家长忽然接到老板、上司的电话,他明明在公园游玩,却当着孩子的面公然说自己很忙,这才是一个电话, 以后会有十个、 二十个电话,渐渐地,你说孩子的诚信哪去了?

在国际交往中,外国人 ** 怕我们撒谎、不诚信。我在和美国几任谈判代表谈判时,不管谈得好不好,坚守的底线是 ** 不欺骗。后来我们谈判成功了,很多美国代表到中国来访问,他们都会对我说:“龙先生,你有时候很强硬,今天之所以我们还能成为朋友,是因为那么多年来你从来没骗过我们,这是我们 ** 观赏你的。”

去年我参加中美的一个会谈,当时基辛格就谈道:“中美两国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 ** 重要的是建立互信,而建立互信的基础是你们不再骗我们。” 这话讲的是很尖锐的。我们扪心自问,有的时候做得真不是很好。所以,我觉得教育就要贯穿诚信这一 ** 基本的道理。

二是培养责任感, 这是培养优秀社会公民 ** 核心的问题。

中国在入世的时候,对全世界承诺遵守经济贸易规则,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中国当成市场经济俱乐部的成员,开始贸易往来。但是这种关系是很脆弱的,一旦中国对这种承诺放松了,我们很可能会失去国际的信任。要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样在国际上才会有政治的公信力。

有一次,我到日内瓦的一个公园漫步。我到公共厕所去,发觉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厕所里面 “玩”, 我当时想小孩真调皮,怎么玩到厕所里来了。等我走出厕所,一位40来岁的中年妇女就着急地迎上来问:“先生,我的孩子上厕所,进去20分钟了还没有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你能不能帮我去看看?” 我进去一看,小孩正急得满头大汗,我问:“你在干什么?” 他说:“我上完厕所以后,不知道怎么冲水。” 原来冲水马桶是新式的,他没见过,为了冲水,在里面折腾了二十分钟。我帮他冲掉以后,他说了很多次谢谢。我非常感动,这就是责任心,是他所受的教育带给他的,我想,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很能担当的人。

其实我们中国的小孩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我的一位同事从小就把孩子带到瑞士,这孩子就非凡有责任感。有一次中国代表团到日内瓦去谈判,休息的时候到河上去划船,把孩子也带上了。有两位老兄喝完可乐以后,顺手把可乐瓶丢到身后。这个小孩看见后,一下子脸变得煞白,认为这是对环境的破坏。因为在不同的环境里成长,中国孩子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这都是教育的问题。

作为一个搞经济的人,我就是从以上角度来看待好的教育对中国经济持续进展和对社会长治久安的 ** 基本意义。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竟然有那么多人离开自己的国家,那么多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教育问题涉及很多人,涉及很多方面,涉及国家的未来。真正把教育放在 ** 位很不轻易,希望更多的人去探究、去努力。

(龙永图先生曾担任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代表中国主持复关及入世谈判;在国人中,他算是非常懂西方的。本文根据龙永图先生演讲整理而成。)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40374.html

上一篇:加拿大移民|堪称加拿大移民史上便捷项目,原来你还对它有这些误解?

下一篇:西班牙华裔师傅传授中国武术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