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三)想在美国朋友圈玩的如鱼得水?先学会“美国式”送礼

2020-11-23
移民美国的经验

在美国送礼,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本文接着上文,继续给大家分享送礼方面的干货。

在美国要怎么送礼

1.没事时不要随意送礼,美国人收的话也觉得很难为情。

2.在美国过节或是家里有什么大事都是要送礼的,而一般的请客吃饭,相约郊游野餐也可看作是一种“送礼”,所以想不出送什么礼物也可以请客吃饭。

3.如果受邀到他人家里用餐,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鲜花、美酒、小点心等,价格一般在10到20美元左右,不必太过贵重,否则反而让他们感到有负担。

如果你空手去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回请他们。

4.美国人也喜欢奇特和实用的礼品,中国朋友如果送一些中国特色的小工艺品,比如兵马俑、首饰盒、小瓷器、丝巾等,美国人也会喜欢。

但是像中国的食品饮料等美国人可能就不太敢尝试了,中国的茶可能也不是对所有美国人的心思啊。

5.美国人对礼品包装花的心思可能比礼品本身还多,所以在美国送礼就要把礼物包装得漂亮一些,还可以加一张卡片。

美国有的商店卖礼品是没有包装的,所以要自己购买包装纸来包,可以选择明快、简洁、浅色纯色系的包装纸,不要显得杂乱。

比如粉红色,象牙色,浅蓝色等,给女士送可以选粉红色,给男士选择浅蓝色比较合适。

6.中国送礼讲究成双成对,而美国人则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所以送礼时要送单数,但要避开13。

7.收礼时要当面打开,饱含感情的向对方表示感谢,不要太含蓄,不然他们会以为你不喜欢。

这就是在美国生活,需要知道的一些送礼注意事项,入乡随俗,多了解当地文化更有益于快速融入异国文化哦。

小编推荐

(一)想在美国朋友圈玩的如鱼得水?先学会“美国式”送礼


初到美国的朋友若是直接拿在中国送礼的方式给老外送礼的话,很可能会产生误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美国定居的朋友要了解中美“送礼文化”的差异,以及在美国送礼习惯。

几个情景下的中美送礼差异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完全不同的送礼习俗,中国人的礼仪大多脱生于儒教文化,讲求“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而且中国人又是极其估计“体面”“面子”的,在送礼时就更为谨慎;

而美国依附于基督文化,在送礼和收礼时的反应与中国都不相同。

普通朋友间送礼

在中国朋友之间可能会在生日、节日时互相赠送礼物。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一种“以谦卑为美德”的文化,古人说自己的礼物为“薄礼”其实礼物本身已经挺贵重的了。

中国人还会在送礼时为了让对方安心收下,不要礼让而说“这是我随便挑的,你就收下吧”或是“这是别人送我的,我没有用给你吧”等类似的话,强调这个礼物不重要,没费我多少时间多少钱,你就安心收下吧。

而中国人收礼时会表现喜悦,会谦让“干嘛花钱”“不是说不让你买嘛”等等,礼物也通常会带回家私下再打开看。

美国人在送礼时与中国人相反,他们会特意的强调自己是怎样准备的礼物,为什么给你选这个礼物,希望这个礼物是你喜欢的,对你完全有用的。

而美国人在收礼时同样会尽可能的表现出自己对礼物的喜爱,甚至有时在我们看来都有点夸张了,并且他们会当面把礼物打开然后好好的欣赏夸赞一番。

他们还会在几天后特意写一封邮件或打个电话来再次表示感谢。通常在晚辈接受长辈礼物时都要这样做,否则会被认为不礼貌。

公司性质送礼

社会性质的送礼是一个隐晦又很普遍的情况。在中国,维系关系求人办事没有不送礼的,有时是具体的礼物,有时则是卡等其他的方式。

而在美国,公司送礼有一个标准就是25美元,如果高于25美元,那么就会被认为是“贿赂”。在这一点上美国更加透明,从某种程度上对“送礼”有了一定的管理。

你知道朋友圈晒娃有多大风险? 这个6岁女孩忍无可忍了……


自从有了社交网络,

“晒娃”已成为很多家长的日常。

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也有刷屏晒娃的爸妈?

但是,

当你在发孩子的各种照片时,

你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吗?

来听听看这个6岁女孩的控诉!↓↓↓

小女孩名字叫Olivia,现在就读小学一年级,对于爸妈分享她成长经历到网上一事,她几乎是在嘶声力竭地呐喊。

【感觉自己被利用了】

Olivia表示很难接受自己的一切都被父母放在网上给别人浏览。

你在晒娃前,征求过孩子的同意吗?事实上,父母网上晒娃前会征得子女同意的是绝少数。

【我从来没有同意过要这么做】

Olivia认为父母在朋友圈晒的内容侵犯了她的隐私,有些成长瞬间只应该和父母分享,而不应该让父母的朋友都知道。

Olivia说父母晒孩子很不节制,从自己刚出生还在医院就开始晒,晒的内容甚至包括自己洗澡的照片,而这些内容可能对自己社交造成一定的影响。

【别人会怎么看待我?】

Olivia说父母将自己的生活展现在大众面前让自己感觉非常不安,而且这种不安的感觉会伴随自己一生,毕竟自己的照片和视频放在网上后很可能被不安好心的人下载去做他用。

而且作为一个孩子她很不理解大人的脑回路,大人不会去拍成年人洗澡的照片放在网上,那么为什么会对一个孩子这么做呢?

网友们看了Olivia的心声,多数网友表示认同孩子的说法,有网友说“换成孩子角度,晒娃就是暴露隐私”。

@MYclara_:其实自己爱孩子,自己在家看就好了,老是晒真的很烦。

@方慧Y:之前有个学生家长把儿子女儿几乎全裸的小视频发到朋友圈,女儿已经上小学了……真的看不下去,孩子再大点知道咯怎么面对身边人?

@2015-11-07:晒娃还好,但是有些晒出来的照片都是裸的,各种露隐私部位,我也是奇了怪了。

@在下许原风:恋童癖也许会对照片做些什么也未曾可知,细思极恐……长点心是对的。

@ins风设计:适当放一些生活照或有纪念意义的就够了,晒娃狂魔难道不知道,别说孩子有意见,每时每刻刷你的朋友早已忍无可忍了。

@西瓜你的萝卜锤子:还有,一些人会向朋友和亲戚说自己孩子小时候的一些丢人的事或者是隐私,我觉得这样也很烦人。

网络“晒娃”须谨慎

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微信、微博、甚至智能玩具窃取用户信息,试图实施不法勾当。

杭州一位妈妈就因为晒娃,泄露了孩子的姓名和照片,女儿差点被人拐走。事后,她非常后怕,赶紧将微信、微博上关于女儿的信息都删掉了。

哪些“晒娃”方式更容易被坏人利用?

带名字的照片:很多机构都有拉票活动,家长们会将这些信息发到朋友圈里,让亲戚朋友帮忙投票、转发。这样做,无形中暴露了自己孩子的所有信息,就连学校、班级等信息也一并暴露了。要是碰到别有用心的人,他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找到孩子所在学校,甚至能够准确地叫出孩子的姓名,如果孩子的防备性较低,则可能被拐走。

带位置信息的照片:有些家长喜欢晒带孩子外出游玩的照片,无论去游乐场、公园或者长途旅行,都会发一些即时的照片到朋友圈中,这些照片将游玩的地点、人数、机票、酒店等信息都暴露了,一旦被坏人掌握,会有安全隐患。另外,如果小偷掌握了以上外出游玩信息,知道“这家人不在家”,还有可能伺机入室盗窃,给大家造成财产损失。

孩子的隐私照片:孩子洗澡时,一些家长觉得有意思,便随手拍照发到朋友圈中,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的。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是隐私,其实孩子两三岁以后已开始进入性蕾期。暴露孩子的隐私,会对他的性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如果这些照片被变态者看到,他们会收集起来甚至转发到其他不法网站。

孩子的生日照片:很多家长喜欢将孩子生日作为银行卡、网上支付或防盗门密码,之后又在朋友圈晒孩子过生日的照片。如果被有心人看到,很可能从孩子的年龄和生日推算出上述密码信息,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有些家长的手机开启了“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功能,殊不知,这将把自己和孩子都置于危险之中。开启这项功能以后,陌生人可以轻松获取家长朋友圈中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并冒充熟人作案。

爸妈怎么做?

第一,不要出现真实姓名、真实学校、班级、经常去做的事等。

你可以描绘孩子的趣事,孩子气的话,但是一切地点都不应该有,除非是天安门。经常出没的地方很容易成为人贩子和绑架者的埋伏点。

第二,不要发小朋友裸照。

你眼中的可爱,可能是变态眼中的色情!

孩子的洗澡照、露点照,坚决不能晒!

泳装照、露底照不要晒!

不要让孩子参加泳装选美大赛,或者服装暴露的T台走秀。

第三:不要晒行程、度假计划,位置

当你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度假计划时,这基本上就是你对那些在社交网络浏览信息的罪犯们说的话了。等安全回到家,再上传度假照片或在网上谈论自己的度假吧。

第四:不要没有经过同意,就晒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和他的小伙伴关系很好,但要尊重其他家长的意见,不要随便发布别人的隐私。

第五:注意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虽小,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发孩子照片前先问他们:“是否可以发这张?”如果孩子不愿公布,那么就不要硬晒了,不要觉得自己是家长就能随便帮孩子做决定。

一直以来媒体不断提醒家长不要在社交网络过度晒娃,避免被不法之徒利用。

而今天这段视频来自孩子的心声,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和保护。

不管晒娃还是生活中其他事,

保护好孩子的隐私,

维护他的自尊心,

尊重他的意愿,

是家长们的责任,

也是很多人需要学习的一课。

你做到了吗?

对于爸妈们在朋友圈晒娃这件事,

你怎么看?

新西兰移民指南教你如何在新西兰生活的如鱼得水


已经成功移民新西兰的人或者正在等待通过的人都会需要的一份新西兰移民指南,这份指南可以教你如何在万里外的异国他乡生活的如鱼得水。离开生活了许多年的家乡,前往万里外的新西兰,生活或工作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小编今天就来粗略的总结一下。

新西兰生活之移民篇。每个国家移民的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新西兰,我们常见的移民方式有三种:

1.技术移民,该方式适用于技术型人才,要求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5岁,雅思总分6.5,达到申请职业要求的学历,还要符合健康和品行的要求。

2.投资移民,该方式适用于高净值人士,新西兰的投资移民政策分为两类,即普通投资移民和高额投资移民。普通投资移民实行打分邀请制,对年龄、语言、经商经验、投资金额等都有对应的加分,投资金额为300万纽币。高额投资移民无年龄限制、不实行打分邀请制,投资金额达到1000万纽币。

3.创业移民,该方式适用于经商人才,要求申请人满足雅思4分,有10万纽币的资金等基本条件,就可以申请新西兰创业工作签证入境新西兰,成立或收购一个企业,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6个月或2年后就可以转而申请新西兰创业移民永居签证。

新西兰生活之居住篇。互联网时代,不管有什么问题只要百度一下就能解决,新西兰呢则是谷歌一下就能解决。当然,除了谷歌以外,在新西兰有是什么问题还可以1.在“New Zealand Now- Living in NZ网站”搜索有关在新西兰生活和工作的信息。2.订阅“LINKZ杂志”,该杂志是专门针对新西兰移民的杂志。新移民可以通过免费订阅电子版或印刷版,了解更多有关新西兰生活和工作的有用信息。是不是很方便呢。

新西兰生活之工作篇。关于新移民找工作需要了解的关键词,包括:

1.就业协议:每位雇员必须有一份书面就业协议。这份协议可以是集体协议(约束雇员、雇主和工会)或是个人协议(约束雇主和雇员)。

2.最低薪酬:适用于所有雇员,除非雇员是起步雇员或实习生,否则雇主至少必须向16岁及以上的雇员支付成人最低薪酬标准。

3.支付工资:雇主必须以现金支付其雇员,以其它方式支付工资必须得到雇员的书面同意。雇员必须出具书面同意书才能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相关款项。

怎么样,这份新西兰移民指南是不是还能解决不少问题呢?

美国移民分享:新移民到美国得先学会享受慢生活


作为一个新移民,在抵达美国之前,对将来的生活各种想象都是美好的,但是,事实上到了一个新的国家,在一种全新的环境下生活,才开始的时候是不轻易的,想当初,我刚移民美国的头几个月,也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然而我很快把握到了方法,依据我的经验总结,那就是:享受慢生活!

从慢生活中亲近自然

相比于把握英语所花费的时间,学会享受慢生活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因为英语需要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才可以得到锻炼,而且每个人汲取反馈能力的不同,进度也大相径庭。可是学会享受慢生活,需要的是适应力,而这一点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之一。就像从乡村生活到都市生活,从冬天到夏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适应新的环境,纵然移民美国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环境跨度有些大,也不阻碍自身适应力的发挥。

慢生活,其实就是放慢节奏去发觉美好,用自然、环保、健康等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刚移民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多少麻烦事缠身、多少问题没解决,这些往往会引发出负面情绪而导致情感的爆发。其实换个角度、放慢步调,先去发觉新生活的美好,找到喜爱的情感,再进行接下来的事,从一个积极的态度出发会更加有益。就像我刚移民美国的那段时间,一有烦恼、一有难过,就去兜风。我们社区里到处是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树,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看见大片的树林,还有清亮的河流、湖泊,蓝色透明的大海,漂亮的星空。在自然的治愈下,身心轻快,思绪自然也清楚了。加州数百公里无敌海景的海岸线,洛基山脉曲折曲折,美国处处是免费的大公园供人游玩。

从慢生活中多花时间陪伴家人

移民到美国,离家乡远了,离家人却更近了。以前总说工作累,还说反正有父母或保姆佐理,回家以后经常两手一摊啥也不干,晚上周末也常有约会和饭局。可真等移民到了美国生活,商场超市早早就关门了,餐厅也没几家能入中国人法眼的,几乎无趣的美国夜生活,一下把我们都送回了家,时间似乎一下就多起来了。

在国内的时候,我经常会感到很焦虑,时常缺乏安全感,因为那时我觉得,没钱一定不会幸福,所以就逼着自己努力工作,应酬交际忙的头晕脑转。移民美国,我开始觉得,就算没有太多钱,生活还是有很多乐趣和美好。比如,渐渐地,我学会了研究菜谱、下厨料理,学会了除草、种菜,还学会了给全家人做衣服、理头发。渐渐地,我学会了放缓脚步,观赏生活,学会了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经常带着孩子们唱歌、游戏,周末远足、假日旅行。

新移民到美国以后,才开始先把自己的生活放慢下来,享受慢生活中所带来的乐趣,已经学习融入到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计划将来。

如何轻松融入澳洲朋友交际圈?


如果你初到澳洲,会遇到与国内极不相同的生活习惯或是文化风俗。了解这些,是在澳洲生活以及交际的基础。那么,你如何快速的了解并融入澳洲的生活呢?让我们一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说话时缩短所有的单词!

刚来到澳洲的留学生可能非常不适应与澳洲本地人交流,其原因是澳洲人在说话时非常热衷于将英语单词缩短。其实你明明知道这个单词的,但是被澳洲人一缩短后,发音就完全听不懂了。不过这个问题通常不会在课堂中发生,因为老师们所使用的都是“正规”英文原词。举几个例子:墨镜本来是sunglasses,但澳洲人叫它sunnies;澳洲足球的“正规”英文是Australiafootball,但澳洲人统称它为footy;双筒望远镜的英文是binoculars,澳洲人叫它binos……澳洲人还喜欢把人名缩短了念,比如把Barry念Baz、把Robert念Robbo、把Sharon念Shaz等。

无厘头地问候:“怎么样了?”

(How‘s it going mate)!

这和美国人的“what’s up man”一样,可以被看作是 ** 无厘头的问候语。什么怎么样了?一些刚来澳洲的留学生曾经就此讨论过,“这花了我好多时间才意识到,澳洲人不是真的想要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他们只是想要你回答‘好(good)’!”

热衷穿丁字拖!

对于美国人来说,听到澳洲人把“thongs”穿在脚上一定表示不能理解,因为在美语中,“thongs”被理解为“丁字裤”;而澳洲人口中的“thongs”其实是他们热衷的夹脚拖鞋。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合适,但是至少好过新西兰人对于夹脚拖鞋的称呼为“jandals”。

崇拜肉馅派(Meat Pie)!

香脆酥软的外皮包裹着做工讲究的肉馅,再淋上浓郁的酱汁……虽然不是多么高大上的食物,但这并不阻止澳洲人在平日生活中来上几口 ** 有澳洲特色的肉馅派。在澳洲, ** ** 出名的肉馅派 ** 要数老字号Harry‘s Cafede Wheels的经典TigerPie,它香脆酥软的外皮和做工讲究的肉馅那是必须;除此之外, ** 大的卖点则是派上顶着的口感极其细腻的土豆泥和青豆泥,再加上那渐渐渗入派中的秘制肉汁……Tiger Pie ** 是你来澳洲不吃必后悔的食物!

要求“带一个盘子”

(Bring A Plate)!

当澳洲人邀请朋友去家里做客聚餐时,他们通常会要求来访者“bring a plate”.要知道,这里并不是要访客真的带上一个空盘子来做客,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各自带上一盘食物来和大家分享。这盘食物可以是自己在家中自制的,也可以是从外面买来的。

享受“自带酒水”

(Bring Your Own->BYO)!

当非澳洲人 ** 次意识到可以带自己喜欢的酒水去餐厅时……这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圣诞夜吃海鲜,颠覆大餐传统!

澳洲人会在每年的12月24日圣诞夜这天,吃上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但是如果是从北半球来的非澳洲人,可能就会期待烤火鸡之类的传统圣诞食物了。

英女王假生日当天放假、喝醉!

每年6月9日都是澳洲的Queen’s Birthday公众假期,全国人民(除西澳大利亚人民)在这天放假一天,共同为极受爱戴的英女王庆生!不过,你可知道,6月9日其实并不是英女王的真正生日,就连英国人也不在这天庆祝……想必对于澳洲人来说,这个公众假期更多的意义在于可以让自己去酒吧大喝特喝、一醉方休了!

盛装出席Melbourne Cup跑马比赛、喝醉!

澳洲人会盛装出席一年一度历史悠久的“墨尔本杯”跑马比赛,然后将这样的盛装彻底泯灭。没有比这样的场景更澳洲的了:一对精心穿着的夫妇步履蹒跚地从赛马场走出来,女士将高跟鞋揣在手中,男士将领带绑在头上,然后开始对开走的出租车醉醺醺地叫嚷……

爱足球、看足球、喝醉!

在澳洲,虽然人们统称澳洲足球为“footy”,但其实总共有四项体育运动都会被人们称作“footy”,非澳洲人总是不能确定澳洲人谈论的到底是哪项运动。但能确定的是,澳洲人都爱足球;而且无论正在上演什么赛事,澳洲人都会借机来个酩酊大醉!

热爱境外旅行!

澳洲人非常热爱境外旅行,他们不能告诉你西澳是什么样子的,也不曾去过阿德莱德……但是如果你想知道巴厘岛的情况,他们或许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学习美国人的送礼文化


移民美国了解美国人:随份子,本来是中国国内民间一种凑钱的做法,比如有人要结婚了,亲戚朋友随上一份钱给予关心。后来演变为参与婚宴时给新秀红包。美国也有“随份子”,但颇有美国特色。一是“频率低”,你想不起名字的人不会给你送请帖。此外,幼儿园老师不会给孩子送请帖;单位领导的秘书也不会放风“领导最近很忙——侄女要结婚了”。二是“品种少”,主假如亲友结婚、过生日、生孩子,或者得到别人关心,需要表示一停。三是“金额小”,大多只相当于老百姓一两个小时的工资,在中国人望来,拿不出手,极其“冷酸”。美国人不兴中国式的“红包”,若要送钱的话,到超市去买张礼品卡,礼品卡分门别类,可去餐馆吃饭、书店买书、超市购物等。金额通常为10元、15元、20元、25元、50元。这就是美国人随份子的行情。

当然,结婚的随份子金额较多些。通常不给现金。也有例外。有些地区承继来自波兰的风俗,在婚礼上会进行“金钱舞会”。来宾跟新娘或新郎跳舞,给一点现金,表示感激。几块钱而已。有的新秀为了不使来宾感到“不付钱不好意思”,特地在每张桌子上摆个碗,放不放钱,“悉听尊便”。

美国人祝贺新婚的随份子方式主假如给新秀买东西。亲朋好友会收到一份长长的购物单,叫做新娘登记单。美国结婚费用“复女轻男”,传统上是由女方承担的。新娘登记单上分门别类具体列出所需的物品,大体为:装饰品,如花瓶、镜框、艺术品等;玻璃器皿,如咖啡杯、酒杯、饮料杯等;炊具,如色拉搅拌器、煮咖啡器、烤箱手套等;寝具,如床单、被子、毯子等;餐具,如盘子、汤锅、糖罐等;浴室用品,如浴衣、垫子、体复秤等。准新郎“无债一身轻”,通常便会和准新娘联合发出新娘登记单。

1924年,美国马息尔商场首创新娘登记单服务。后来,很多百货商店,如美西、目标等,都拿供这一服务。当然,商家目的是要赚钱,但此举确实为准新娘和随份子的亲友拿供了实惠和便利。现在网络发达,新娘登记单上网,更为便利、省事。美国人讲实际,一份登记单,随份子的物品都是不复复的必需品。

新娘登记单的宾观社会收入是,倡导了“礼轻情意复”的优良风气。登记单上的物品不贵,每件几块美元、几十块美元,决不会影响送礼亲友的日常开销,也断了某些人的敛财之路。也有些新秀效仿中国人,收礼金。不发新娘登记单,而代之以“蜜月登记单”,礼金用于度蜜月;雷锋新秀则发出“慈善登记单”,礼金转交慈善机构。礼金支票写多少钱合适?通常兄弟姐妹给三到五百。朋友、同事则基本按照“1年20元”潜规则,即相识1年的,给20元;2年的,给40元……通常到100元封顶。若是从穿尿不湿开始一起长大的发小,最多给个200元。你总不能超过“兄弟姐妹”吧。

据统计,平均而言,美国每对新秀收礼200份,每份价值70到100美元。其中有些还是“团送”的,即几个人合起来送的。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32899.html

上一篇:(二)想在美国朋友圈玩的如鱼得水?先学会“美国式”送礼

下一篇:2153 城市和土地使用规划师 Urban and land use planners NOC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