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感受墨尔本的"文化"

2020-11-09
移民墨尔本的条件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英国的移民者说它 ** 具英国特色,中国移民说它 ** 适合华人生活。今天就让我们,带大家感受一下墨尔本的“ ** 中国”与“ ** 英国”。

** 宜华人生活

相信去过澳洲墨尔本的人们一定会发现,墨尔本当地的“华人味道”还是挺重的。随处可见的指示牌,路牌,大荧幕等等无处不散发着中国味。因为,墨尔本400多万人口中,华侨华人人口超过了30万。几位旅居墨尔本20年的华人都说:“喜欢住在墨尔本,它没有悉尼的喧嚣,还能满足华人的生活需要,是澳大利亚 ** 适合华人生活的城市。”

墨尔本的唐人街相邻市中心 ** 繁华的斯旺斯顿大街商业步行街(SWANSTON STREET WALK),主街是LITTLE BOURKE STREET。这条街两旁几乎全部是中国的餐馆和食品杂货商店,招牌上也有很多方块字。的确,和悉尼相比,这里的华人区似乎更神气。80年代初就有人提议,在小卜街两头各修一段中国式的城墙和城楼,把华人区围起来,结果一呼百应,很快就修起了一座“袖珍城墙”,街口上还修了牌楼式的城堞,当地人不仅到这里来享受中国的美食,还可以顺便观赏中国的文化艺术。

** 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中式牌楼上写着“墨尔本唐人街”。走过牌楼,华人想找的一切都能找到。中餐厅是唐人街的必备,墨尔本唐人街能找到各式中餐,水饺、拉面、应有尽有。据统计,餐饮业是墨尔本华人的重要经济支柱,华人开设数以百计的中餐厅。全澳洲大约有1600多家华人中餐馆,其中约有1/3设在墨尔本地区。30万华人旅居墨尔本,为华人商家带来了新商机,唐人街的店铺除了中餐馆和华人超市外,华人开设的移民公司、会计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也多了起来。新澳洲移民来到这里,不用说英语,能解决一切问题,租房、买房、买车、上学、报税、买机票、出国度假都能在唐人街找到专业的华人服务公司。

** 具英国风格

“花园之州”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 ** ,城市1834年建立,1837年开始规划。维多利亚是当时英国女王,墨尔本是英国首相。1851年,维多利亚州内陆地区发现金矿,墨尔本这座城市名噪一时。淘金热使墨尔本的工业迅速发展,造就了无数富翁。墨尔本街头随处可见的维多利亚式的厚重建筑就是当时富翁留下来的。

160多年来,墨尔本的英国特色更加浓郁。墨尔本市中心高楼林立,商店、公司、银行、博物馆都集中在市中心。每天上下班时,出入高楼大厦的白领穿着正装皮鞋,手提公文包,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金融区的白领没有区别。亚拉河横贯墨尔本市中心,河两岸咖啡馆、西餐厅一家接着一家。春天里的墨尔本,阳光明媚,很多悠闲的墨尔本人在亚拉河边的咖啡厅喝起了下午茶。墨尔本的高楼全部集中在市中心,墨尔本人则喜欢住在城外的别墅里,人们都住在一层的平房或二层的别墅,三层的高楼几乎看不到。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花园,除草种花也成了墨尔本人的休闲方式。漫步墨尔本,你会不经意间地感受到缕缕英伦气息。

看了这么多关于墨尔本的“ ** 文化”,您是不是也对澳洲多了几分神往呢?想要移民澳洲的朋友们,抓紧行动起来吧!

小编推荐

走进西班牙的老酒庄 感受建筑中的“酒文化”


据办理西班牙投资移民的专家介绍,多丘陵的里奥哈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它是西班牙历史悠久的著名葡萄酒产地。而Vinos Herederos del Marques de Riscal则是当地最古老、最受推崇的酒窖。

为了转变公众对于传统里奥哈酒窖的印象并借助一点“毕尔巴鄂效应”的力量,葡萄酒商们说服了明星建筑师弗兰克.盖里为这座现存的19世纪酒窖设计一座独一无二的加建建筑,用做酒店、餐厅以及展示酿酒过程的博物馆。

从毕尔巴鄂市向南一小时的车程,就可以来到这里。 酒庄采用波浪翻滚的彩色钛板造型,整个建筑就像弗拉明戈女郎的舞裙般热烈,狂野得就连古根海姆博物馆都相形见绌。

银色金属薄片和金线缠绕贯穿于蜿蜒的建筑空间,据说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葡萄酒瓶的传统颜色红色象征葡萄酒,银色象征软木塞上的银箔,而金色则象征着银箔周边的火焰。

站在屋顶天蓬下的庭院里,安睡在山坡下的小镇、矮胖的圣安德烈教堂以及坡地上的葡萄园净收眼底。

这座建筑奇葩一共有14间客房,一个172位的餐厅,多个私人宴会厅,一个室外的露台和一个品酒酒吧,整体造价超过6500万欧元。

相信每个爱酒人士来到这里,首先吸引你的不是醇香的葡萄酒,而是这座独一无二的建筑。移民西班牙生活后,可别忘了来着感受一下西班牙独特的酒文化。

荷兰移民 从节日感受荷兰的多元文化色彩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节日,例如中国的国庆节,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由于每个国家的人文历史,不同造成了各国节日的不同,内容也千变万化。考虑荷兰移民的你相比也想见证一下荷兰当地的一些重要节日,下面就是专家为你介绍下荷兰当地的一些节日:

在荷兰,4月30日这天是荷兰的女王节,荷兰女王节(Koninginnedag)对荷兰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节庆,红白蓝相间的荷兰国旗、代表皇室的橙色旗帜、游行的队伍与热闹的音乐会,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街道。人来人往的居民、观光客都穿着一身的橙色,以符合节庆的意义。如果您没有橙色的衣裳,不用担心。您可以在街上买一顶橙色的充气式皇冠。在这一天,只要是任何与橘色有关的东西都是受到赞赏。

除此之外,荷兰还拥有这众多的节日,比如:

马斯垂克嘉年华(每年春天)

运河音乐节(六月)

同性恋节(8月7日)

夏之灯节(8月28日)

水果祭(9月11日)

桑斯安斯风车节(9月25日)

圣诞节(12月25日)

当然如果你想要真正熟知荷兰个的各个节日,相信你移民荷兰之后来会有更多细节的体验,不过在这之前希望你还是选择一家专业的移民机构咨询办理相关事宜。

移民新西兰生活:提前感受新西兰的住房文化


最近新西兰移民越来越吃香,打电话咨询办理新西兰移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现在,专家就带领这些准备移民新西兰生活的同胞感受新西兰的住房文化。

据专家了解,大多数新西兰人居住在市郊或乡村,拥有自己单独的一幢两、三个卧房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单层小楼。但现在住公寓的人越来越多。

新西兰人喜欢亲自动手装饰、保养、维修和改装自己的房屋,有些人甚至使用成套工具设备或在职业建筑师的帮助下,自己盖房子。

和大多数西方国家相比,新西兰1991年,它显示了全国有1,164,400个长期有人居住的房屋,其中74%是房主自家居住。在普查的当天晚上,99%的新西兰人住在平时固定居住的房屋或公寓里,只有不到1%的人是三人以上合住一室。

在新西兰,平均一所新居占地123平方米,每个住家平均有2.8人。这样算来,每个新西兰人的平均住房面积将近44平方米。

新西兰的各家银行间相互竞争以获取国内的借贷市场。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的一年之内,银行所贷出的住房贷款总计200亿新西兰元。保险公司也为买房提供贷款。贷款方提供的借贷合同十分灵活,借方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和付款间隔,更改贷款的种类或把它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财产。房屋,通常自己的住宅是许多人最主要的投资领域。还有些人购买第二处住所以便度假时居住或出租获取收入。

据新西兰移民朋友介绍,近四分之一的新西兰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的家庭(54%租屋者的年收入少于25,000新西兰元)。新西兰住房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管理着近70,000所住房。它的作用是为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及相关服务。与此同时,它与市政府的或私营部门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按市场价收取租金。

在荷兰生活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气息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在荷兰生活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气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素有“风车之国”美誉的荷兰,以其独有的田园风光闻名世界,同时也因为高质量的教学水准和平价的学习费用吸引着国际学生前往留学。让我们走近这座“欧洲花园”,倾听中国留荷学子的亲身感受。

体会生活:

舒适的乡村气息

不少踏上荷兰土地的中国留学生表示,来到荷兰,最令他们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朴实而舒适的乡村气息。

2009年来到荷兰就读于特温特大学的谢彦博回忆道:“还记得刚下火车就能闻到淡淡的牛粪味,这对于

这篇关于荷兰生活:感受荷兰不同的文化气息,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荷兰生活:感受荷兰不同的文化气息

一直生活在都邑里的我来说很有新奇感。”他告诉笔者,荷兰的绿化很好,学校好似坐落于大森林之中,里面还有牧场。

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荷兰的乡村化生活独具匠心。丁宁现在已是格罗宁根大学的讲师兼预科主管,曾在德国读书的她描述了乘火车跨越德荷边境时感受到的地域差异:“地势更加平坦了,草地上的牛羊慢慢多了,路边的民宅也更加紧密了。荷兰民宅与德国的相比,的特点就是拥有开放式的大玻璃窗。”

没有大都邑的喧嚣和浮华,荷兰人的生活节奏不紧不慢。都邑街头随处可见年迈老人嘬着咖啡享受闲暇时间,中年人骑着自行车悠然哼起小调儿,年轻人背着运动背包结伴去运动。但许多留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习惯了中国繁华喧哗的都市生活后,反而有点不适应荷兰的生活节奏。“感觉这里的都邑太过安静,仿佛自己提早进入了晚年时期。”现就读于方堤斯大学的邓梓涵说。

行事方式:

严谨又不失灵活

谈起与荷兰人的交往,邓梓涵告诉笔者:“荷兰人做事情习惯计划周密,凡事都需要预约。”一件小事让她对荷兰人的这一特点印象深刻,有一次,她在学校走廊上向老师提问,还没等她说出问题,老师就说:“问问题得先预约。”邓梓涵解释道:“只占用您几分钟。”没想到老师的回答是:“好,那我们就来做个短时预约。”

荷兰人几乎人手一本效率手册,用来记录天天的日程安排。不少留学生表示,荷兰人这种生活习惯值得效仿,不仅有助于合理安排时间,还能形成信守承诺的美德。

“相对而言,荷兰人的一丝不苟并不像德国人那么刻板,也不拘泥于陈规,是灵活多变的。”丁宁说。

感受文化:

心直口快与包容

在荷兰,要学会接受荷兰人心直口快的交流方式。在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张鹏说:“荷兰人学习中和生活上会直接表达看法,不兜圈子,直截了当。”他就经常被毫不客气的荷兰人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对于习惯了含蓄婉转的中国人,有时候可能要为此委屈上好一阵子。其实这种直接并无恶意,只是荷兰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心口一致。

丁宁在大学任教时,对荷兰学生在课堂上针锋相对、不留情面的讨论印象深刻,“但是后来我发觉,即使这些学生争论到面红耳赤的地步,也是对事不对人,下课之后依旧相约去酒吧欢度时间。”她告诉笔者,与荷兰人交朋友,不必对他们的“直来直去”耿耿于怀。

然而,在采访中,不少留学生表示,荷兰人说话虽然心直口快,但他们却很包容。“因为在这里,你能看到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丁宁说。

谢彦博也有类似感受,“荷兰人对自己的文化非常自豪,但同时并不排斥外来文化,甚至会很有爱好。”他告诉笔者,在荷兰,留学生经常能得到当地人热情友好的关心。

荷兰的多元包容还体现在英语的高普及率上。虽然英语的普及方便了留学生快速适应当地生活,但荷兰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大部分正规场合都使用荷兰语。对此,谢彦博提醒道:“英语的高普及率使许多留学生放弃了荷兰语的学习。然而,要想进一步融入荷兰社会、了解荷兰文化,把握荷兰语是很有必要的。”

英国生活记:坐地铁感受伦敦文化


这篇关于英国生活记:坐地铁感受伦敦文化,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期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英国生活记:坐地铁感受伦敦文化

身处异国他乡,总有些地方能让自己深有感慨,如本文的作者一般,就是在伦敦搭乘地铁,也会被偶尔所见的英伦文化所触动,假如你是一位新移民,是否也会被这些新奇的人文风情所打动呢?

站在每一个伦敦地铁口都可以看到两个鲜艳的红色英文单词London Underground(伦敦地铁),假如直译就是"伦敦地下的东西".毕竟伦敦地铁站"地下的东西"这个词有什么特色? 只要你耐心走进去就会知道,这地下的东西讲述的就是"地上的历史".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是世界地铁的发源地,至今伦敦地铁在总里程和车站数量上仍居世界之首,伦敦也因此被称为"建在地铁上的都市":12条线路犬牙交错,总长超过400多公里,仅车站就有270多个。

伦敦地铁站

许多人用"一站一景"来形容伦敦的地铁站,因为每一站从外观到装潢都不一样。站台上的瓷砖、壁画或是天桥设计在颜色和材质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位于市中心一区的贝克街车站如今是5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但走进地下车站你会感到时间倒流回了19世纪中叶。砖石破旧的站台加上木制的楼梯,让人觉得和现代化的英国完全不符。但是假如你在地铁站台入口的墙壁上发觉一个招贴画大小的铜制铭牌就会明白伦敦人的用意。铭牌上面写着:"此站台是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的一部分,特此证实。"因福尔摩斯出名的贝克街站,地铁站台的墙壁用一块块小砖拼成,砖上印的全是这位大侦察的头像。通常,伦敦地铁站台两侧都是广告,不过贝克街站有所不同,每个站台座椅上方都留有宣传海报的空间。这些海报生动地描述了从1863年之后,因为有了地铁,贝克街上繁华的生活景象。

同处一区的海德公园站也一样在讲述大英帝国当年的辉煌历史。在地铁站的墙上,你可以看到连幅壁画,讲述的是英国1851年在海德公园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喧哗与特殊:1851的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吸引到超过600万人参观。如今为人称道的"水晶宫",还有倡导主办世博会的维多利亚女王及夫婿阿尔伯特亲王当时开会讨论的鲜活场景都被留在了这里的一幅幅壁画上,让你即便看不到历史遗迹,也能想象出当年的历史景象。

伦敦的地铁站不仅讲述远隔几个世纪的历史,对于英国在20世纪中叶以后的都邑文化变迁也不漏过。伦敦西区的骑士桥街是的零售商业街,汇聚了包括哈罗兹、哈维。尼克斯在内的多家高档百货公司。位于当地的骑士桥地铁站为了反映出当地特色,不仅把地铁站口和有着百年历史的百货商店的入口连在了一起,更是将地铁站内墙壁的颜色和装饰风格与地面上的百货一条街保持一致。

伦敦东区的金融区是新兴开发的地带,这里的地铁站"金丝雀码头"站在设计上也完全体现出了英国的金融文化特色:最现代化的电梯系统,随处可见的无线上网充值设备,还是挂在地铁站墙壁两侧、24小时播放财经信息的电视大屏幕,都让人感受到这座金融城的工作气氛。

移民哥斯达黎加生活感受异国的中国文化


想要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投资发展就要全前地去关注那个国家,相信商机就在哪一瞬间,你是还在准备移民哥斯达黎加?你对哥斯达黎加了解有多少?中国的文化步入哥斯达黎加有多深? 移民哥斯达黎加生活感受异国的中国文化吧,要不然现在来听听哥斯达黎加移民专家怎样介绍。

哥斯达黎加大学现代语言学院日前举办各国文化博览会暨语言学院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其间,由该校孔子学院和中国驻哥大使馆联合展示的中国文化获得众多关注,大放异彩。在哥斯达黎加大学孔子学院教师的精心布置下,中国文化展台的展墙上挂出了中国唐装等传统服饰,汉语志愿者教师们身着民族服饰,立体展示其独特魅力。展台上摆放着中国京剧脸谱、文房四宝、麻将等;孔子学院的中方教师展示了中国的剪纸、中国结、橡皮章等中国元素。他们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和陶笛演奏了《敖包相会》《沧海一声笑》等中国乐曲,吸引了不少听众驻足观赏。

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馆还带来了介绍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书籍,赠与参观者,供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参观者们对中国的京剧、四大名着、中国传统乐器等主题表现出浓厚兴趣,向担任中方讲解员的孔子学院汉语老师提出了各种问题,并得到了详细的解答。还有很多参观者在中国文化展台前拍照留念。哥斯达黎加大学校长和该校语言学院院长对中国文化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表示希望通过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在东方的古老国度。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30676.html

上一篇:(一)老移民分享澳洲的真实生活

下一篇:对新西兰移民生活满意的人有哪些特征?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