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网

缅甸两支同族武装频频互相攻击,致使数千难民尚未归家!

2020-11-03
缅甸移民条件

克伦邦消息,9月27日晚克伦边防军与克伦佛教军DKBA分离武装,在么德沃地区爆发冲突,克伦边防军有4人阵亡,3人受伤。

克伦边防军(BGF)发言人奈茂梭少校称,当天晚间50多名DKBA分离武装士兵对么德沃地区的唔多边防据点发动袭击,致使我部4名士兵阵亡、3人受伤。克伦邦的枪声已经停歇了一段时间,但若是再起战事,我们认为非常不好,毕竟之前的一些难民都还没有返回家园。

此外,9月28日早上,军方部队与克伦边防军组成的联合部队,在前往战事发生地清理战场时,边防军的一名士兵触发地雷,身受重伤。

据了解,从2016年8月份开始,军方、克伦边防军组成的联合部队,与DKBA分离武装就频频爆发战事,致使大量民众出逃躲避战火。截至目前,仍然有5000多难民在棉基吁地区的两个难民营内。据了解,亚洲公路高加力-妙瓦底路段经常发生战事。2015年该段公路建成以后,原计划于2015年7月份内正式通车,政府表示,公路开通后不允许任何武装设卡收取费用。

对此,当地民族武装表示为了地区发展和武装军费,必须收取过路费,除非政府给予扶持,不然问题很难解决。M.YM16.COm

双方就公路收费一事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因此亚洲公路上经常响起炮火声,自2015年7月2日至2015年7月9日,政府军与“原民主克伦佛教军武装”交火29次,此后也是战事不断。直至2015年8月底,战事才基本平息。

但沉寂一段时间以后,于2016年5月11日,政府军与克伦边防军(BGF)组成联合部队,与DKBA(分离武装)又一次发生了战事,2016年8月份的那场战事,让成千上万老百姓被迫离家。如今,难民都还没有完全归家,战事又起。

每一次战事发生,战事双方都有自己的缘由。而对于百姓来说,一切都是“别无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撤到难民营里,或许那个地方是安全的。既然是因为利益的冲突,何不坐下来谈判,为一己私利真要兵戎相见吗?希望冲突各方都能够保持克制,能够为本民族同胞想想,为地区发展建设想想。

编辑推荐

为什么孟加拉国和缅甸不愿接收罗兴亚难民?


联合国于9月4日发布最新报告,警告称自8月25日缅甸境内若开邦暴力冲突持续至今,已经有将近12.5万罗兴亚难民涌入了孟加拉国一侧的边境地带,导致难民营中人满为患。联合国的这一报告再度使各方关注到罗兴亚人问题。眼下,各界十分担心超负荷的难民营会爆发新的人道危机,并导致局势失控。

难民营不堪重负,人道危机一触即发

联合国在这份报告中指出,过去11天中,已经有超过12万的罗兴亚人从暴力频仍的缅甸若开邦先后越过了缅孟边界,进入了孟加拉国的境内。而孟加拉国境内的难民营早已经人满为患,很难再接纳新涌入的大量难民,因为在此前之前已经有约40万罗兴亚难民栖身在难民营中。他们是在最新的这轮危机爆发之前陆续抵达这里的。

联合国派驻孟加拉国的人道事务协调员在报告中描述道:简陋的难民营早已不堪重负,很多人不得不露宿在野外,他们急需食物和水,而卫生状况尤其糟糕。其中还有人是走了好几天才抵达难民营的,早已疲惫不堪,在缺医缺水缺食物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疾病。

正在现场展开人道救援行动的孟加拉国人道主义专家努尔·汗·里通表示说:“由于新难民如同洪水般的涌入,巨大的人道危机正在孕育之中,爆发只是时间问题。眼下,人们待在难民营外,在泥路上以及林子里席地而睡。尽管他们中有人开辟树林建立了新的栖息地,但仍然面临严重缺水和缺食物的状况,人道危机一触即发。”

缅孟两国如踢皮球一般相互推诿

针对一触即发的人道危机,国际社会疾呼孟加拉国政府应该立即开放边界,并展开相应的救援行动,以避免一场正在临近的人道主义危机。然而,孟加拉国政府却闪烁其辞,并不愿意响应呼吁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相反,孟方呼吁缅甸必须采取更多更有效的行动,以防止罗兴亚人大量入境孟加拉国,给该国带来沉重的负担。

联合国难民事务署在孟加拉国边境城镇科克斯巴扎尔的负责人约翰·麦基希克表示:“对孟加拉政府来说,立即开放缅孟边界的确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因为孟方认为这会进一步助长缅甸政府继续采取非人道行动赶走罗兴亚人,直至将他们(罗兴亚人)全部都赶到孟加拉国的境内,从而彻底将这个包袱甩给邻国孟加拉”。有消息称,孟加拉国不仅明确表示将会拒绝接纳新的难民,而且威胁将逮捕向新难民提供帮助的任何人。

对此,缅甸政府回避了人道危机这一敏感话题,并反击国际社会对缅方的所有指责。缅甸总统廷觉的一名发言人告诉法新社称:“联合国人员应该遵循专业人员的操守与伦理。他们应该基于具体和基本的事实而发声,而不应该将责任全部推到缅甸政府的头上。”

昂山素季背负前所未有的深重压力

在这场危机中,缅甸境内大约110万罗兴亚人的命运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这也是掌控民盟政府实权的领导人昂山素季自上任以来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政治挑战,而她处理危机的方式也受到了外界的批评。

昂山素季明确指责罗兴亚叛军组织——“罗兴亚人救赎军”是“恐怖分子”,谴责他们制造了屠杀以及雇佣大批儿童军,并烧毁村庄赶走平民等。不过,罗兴亚人的武装组织则迅速否认了所有的指称,反而指责是缅甸政府军和亲政府的武装人员对罗兴亚人滥杀无辜,以及纵容大批佛教“极端分子”在村子里放火。

历史上获奖年龄最小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呼吁同为和平奖得主的昂山素季公开就缅甸穆斯林少数族裔罗兴亚人受到的“可耻”待遇作出表态,马拉拉说“全世界都在看着你(昂山素季),等着你发话。”

而罗马天主教皇也作出了表态。教皇在最新发表的言论中说,他为最近有关缅甸的一个少数族裔受到迫害的报道而感到难过,他称这些罗兴亚人是“兄弟姐妹”。在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印度尼西亚,当地的示威者一连几天来在雅加达的缅甸大使馆外发起静坐抗议,要求诺贝尔委员会撤销昂山素季所获得的和平奖。

罗兴亚人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

在缅甸若开邦生活的罗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以佛教为主的缅甸是少数民族。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罗兴亚人不能获得缅甸的国籍,其身份无法得到承认,因而他们在国内的行动也受到种种的限制。在缅甸民间,该国不少佛教徒认为罗兴亚人是来自孟加拉国的非法移民,不应该给予他们在缅甸的任何生存的条件。

在缅甸舆论界,如今,各大媒体无不充斥着有关“罗兴亚恐怖分子”“孟加拉移民是恐怖分子”,以及“他们在缅甸设立了恐怖训练营”之类的消息和文章。这样的说法无疑加剧了当地的紧张和恐惧,同时也让缅甸人在心理上有理由彻底排斥罗兴亚人。

由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牵头的国际调查委员会呼吁缅甸赋予信仰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更大的权利,并给予他们平等的公民权。而缅甸官方对此不以为然。也许这正是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二战期间伊朗驻法大使被称拯救数千犹太人


伊朗“辛德勒”萨尔达里。

核心提示:近日,《在狮子的阴影下》一书中讲述二战期间,伊朗驻法国外交官阿卜杜勒·萨尔达里说服纳粹官员签发新护照拯救数千名伊朗犹太人,其中多数犹太人返回伊朗或者前往美国。萨尔达里曾与一名中国女孩相恋,后因女孩返回中国失去联系。

二战期间,伊朗驻法国外交官阿卜杜勒·萨尔达里利用职务之便,在纳粹统治下救出数千伊朗犹太人,新书《在狮子的阴影下》就讲述这名伊朗“辛德勒”的传奇故事。

本书作者伊朗作家法里博尔兹·穆赫塔里写到,萨尔达里1941年驻法国首都巴黎,任伊朗驻法国领事馆负责人。那时,德国纳粹占领巴黎。

当时,德国与伊朗有金额可观的贸易协议,德国人认为伊朗人属于雅利安人,是盟友。

萨尔达里利用这一点,给纳粹官员写了大量信件,详细讲述伊朗犹太人自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时期就生活在伊朗,另外,伊朗犹太人与欧洲犹太人没有血缘关系,纳粹应该给予伊朗犹太人与其他伊朗人一样的待遇。

一些纳粹官员最初对萨尔达里所说半信半疑,委派种族血统专家调查,但由于当时物力和财力紧缺,调查草草收场。纳粹官员最终同意萨尔达里的要求。

萨尔达里拯救伊朗犹太人的另一方法是给他们签发新护照,篡改内容,帮助他们逃脱纳粹抓捕。

虽然没有确切数字,专家估计萨尔达里拯救了数千名伊朗犹太人,其中多数人返回伊朗或者前往美国。《在狮子的阴影下》是这样描述的,战争初期,伊朗领事馆保险箱内有1000本护照,每本护照可供一人以上使用。专家推测,萨尔达里拯救了2000至3000人。

■ 人物

与中国女孩相恋

虽然拯救数千犹太人于水火,但萨尔达里人生道路却充满艰辛。他与一名中国姑娘相恋,爱人1948年回到中国,便失去联系。1952年,他应召回伊朗,面临战时侵占公物指控。这与他当时签发诸多护照有关。晚年,萨尔达里被剥夺退休金,财产充公,陷入贫困。1981年,在伦敦孤独离世。

美国犹太集团曾多次嘉奖其救犹太人善举,可他保持低调,称这是自己职责。

加拿大绿卡申请通道关闭,数千名中国人受波及!


前段时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政府曝出一桩丑闻,数千名中国申请人通过信息造假方式,获得了加拿大绿卡,导致当地政府备受指责,无奈之下,政府只好取消了企业移民项目。而这次取消是永久取消,意味着彻底拜拜了!

最近,这件事有了新进展。

如今,很多中国移民都担心自己会被加拿大政府剥夺合法身份,而在CBC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来自爱德华王子岛的一名移民律师理查德•库尔兰(Richard Kurland)表示,爱德华省政府为了自救,才取消了丑闻缠身的PNP项目。而这一举动,更是为了在法庭审理移民欺诈案件前,扫清道路。因为这次庭审肯定会曝光更多的丑闻,也将进一步令省政府蒙羞。

数千名中国人造假,华人姐弟被捕!

此次法院审理案件牵涉了1028人,而且全都是中国移民!曝光的丑闻只会让中国人更加尴尬。2018年6月,加拿大边境检查署(CBSA)对爱德华王子岛的两名中国移民展开了调查,这两人涉嫌参与并制定了数千起移民欺诈案。

边境服务局表示,2008年至2016年间,这对仲姓的姐弟在爱德华省会——夏洛特镇开了一家酒店,表面是经商,但背地里却向566名中国移民申请人提供家庭住址,可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居住在爱德华王子岛。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中国人懒得租房的原因,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打算住在夏洛特镇。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得到一张枫叶卡,然后他们回到中国,或者全都跑到多伦多等大城市去了。由于这些移民申请人谎报了自己的住所,骗取了移民身份。导致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移民项目,最终在持续不断的欺诈丑闻中轰然倒塌。

作弊的移民将被驱逐出境

在过去的五年里,有数千名中国移民靠作弊来到了爱德华王子岛。起初,联邦政府并没有太多的权力来管理PNP移民项目。通常情况下,只要申请人获得省提名,通过安全审核和体检,就能获得枫叶卡。然而,联邦政府在介入此案后,业内人士开始怀疑这种做法是“收权”的前奏。如果爱德华王子岛的很多移民是假的,那么在曼省、萨省,一定也会有很多PNP项目造假,甚至不只是PNP,还有可能是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等等。

熟悉此类案件的律师称,这项调查是由联邦政府提出的,而联邦政府在省政府中几乎没有发言权,更多的PNP项目可能稍后时日进行调查,即使取得了永居身份,只要你有造假的过往,也是不安全的。

因此,小编提醒,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加拿大绿卡,还是通过正规途径,以免被秋后算账。

缅甸战乱:数十万难民逃往孟加拉国和中国


罗兴亚人,缅甸若开邦阿拉干地区的一个穆斯林族群,信奉伊斯兰教,说孟加拉语的一种方言,从体貌特征以至文化上与孟加拉人相差不大。截至2012年,约有80万罗兴亚人生活在缅甸。

为什么罗兴亚人会生活在缅甸?在十九世纪,英国通过第一次侵缅战争于1826年占领缅甸若开邦,并在1885年第三次侵缅战争后占领全部缅甸。其间,英国殖民政府从当时属于英属印度的孟加拉国地区迁移大批移民至若开地区,协助殖民统治,挤占当地居民土地和生活资源。

二战时期,英国殖民政府还利用这批孟加拉移民,与当地若开族和缅族对抗,更加深了民族矛盾。殖民者“以夷制夷”制造民族矛盾的政策,埋下了若开邦外来移民与其他民族之间仇恨的种子。

此后,缅甸又融入了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逃入缅甸的孟加拉国难民。因为试图分裂与反叛等多种复杂的原因,罗兴亚其中的激进派成立反政府武装,不断干扰缅甸的社会治安。罗兴亚人与缅甸占多数的佛教徒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

他们自称是古代到孟加拉湾经商的阿拉伯人后代,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在缅甸居住。缅甸政府和主流人群认为,若开邦的外来移民群体是英国殖民占领若开邦后迁移至缅甸的孟加拉国人,为非法移民。他们将若开邦移民群体称作宾格利人,意即孟加拉人。

即便是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一些缅甸邻国(如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经常不愿收留罗兴亚难民。但是孟加拉国接受这些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据说政策一出,不到俩周就有37万名罗兴亚难民从缅甸境内逃到孟加拉国。

不过,也有15000多人左右在过去的一个月中离开在缅甸的居所,穿过边境逃往中国。中方对中缅边境的和平与安宁高度重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国地方政府暂时收容了他们

中国不仅给难民安置了救助帐篷。还提供了物资,由于物资紧缺,气温又低,几个中国边防兵还将被子让给难民。

她们住着简易的棚子,不知道未来的路将是怎样,只希望能越来越好,对于她们来说,最渴望的就是“居有定所”

为了逃避战火缅甸难民进入中国境内,但是并不能长待。希望他们早日安定下来,她们非常羡慕中国的强大与和平。

选择荷兰移民 子女每年可获得数千欧元高额教育补贴


据最新的国际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选择荷兰教育的人士主要原因在于荷兰学校的学术标准和高质量教育,以及就业率的提升。在这样的原因促使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留学荷兰,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更多的父母会为了小孩的教育而移民荷兰。

在最新的2013至2014的THE世界大学排名中,荷兰以12所入围院校的骄人成绩排名世界前三,这个成绩领先于除美国和英国之外的所有国家。

而且,2003年至今,荷兰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截止2012年,年龄在15-65岁之间的荷兰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约占全民人口的28%。而且,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首先要衡量的就是女性的社会地位。据调查结果显示,就高等教育问题,荷兰年轻女性的成长速度高于年轻男性。在25-35岁之间的荷兰人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男性7%。这样的数据实属不易,这样的教育水准肯定更不易。

当然,接受这样的高等教育需要的花费肯定不是小数目!但是,作为家长,如果选择移民荷兰,自己的子女可以免费就读欧洲顶级名校,不需要交付国际学生的昂贵学费,并且可以每年获得数千欧元高额教育补贴直至35岁。做出这样的选择,让自己的小孩做一个幸福的人,从小既能接受高等教育,又能得到高福利待遇,何乐而不为呢?

数千人“发配边疆”?没听错,这是新的澳洲移民政策!


近日,澳洲的帕拉谢克政府发布了一项新的澳洲移民计划,将数千名移民“被动”地迁移到昆士兰等偏远地区,来满足当地的劳动力需求。当地的政府表示,此举是为了让有丰富的农业经验移民能够“更好的发挥才能”。澳洲的内政部长彼得·达顿认为,此项政策不符合现有的移民政策。

昆士兰缺少劳动力

现在正是昆士兰州的甘蔗收获季节,但劳动力不足。根据《悉尼日报》报道,昆士兰州政府正计划接收来自昆士兰西南部和中部的技术移民,以缓解缺乏工人的问题。达顿在1月1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帕拉谢克政府的计划“缺乏细节”,不太可能产生任何好的结果。“如果你仔细阅读州政府提供的文件,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炒作的嫌疑,”他说。“我看不到任何实质内容。”

达顿的立场与首相斯科特莫里森最近所说的罗克汉普顿,可以吸收1万名新移民的说法不一致。

达顿表示,由于澳洲的公共部门过于臃肿,且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很多东南部地区无法接受更多的移民。他认为,昆士兰工党一直通过扩大公共部门来取悦工会成员,认为这样符合该党的既得利益,但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开通隧道和扩建高速公路。

昆士兰州存在的问题

“昆士兰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人,而是工党政府不肯花钱在基础设施上,”达顿说。现如今,昆州东南部的居民面临严重的交通堵塞。而州政府计划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邦和州财政部长峰会,提交申请,希望从联邦政获得额外的资金,但是这明显会增加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

昆州的西南部偏远城镇中,帕鲁、布鲁和巴隆缺劳动力情况最为严重,移民主要包括技术工人,如工程师,难民等。莫里森此前支持向罗克汉普顿输送更多移民,他认为,该市可以再容纳1万人。但政府并未承诺向移民提供住房、医疗和教育服务的额外资金支持。

目前,昆州的难民主要集中在布里斯班和图文巴。新计划可能会导致难民安置点发生巨大的变化。昆州政府委托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成立了一个名为“热情城市”的小组,研究如何将新移民融入偏远地区。昆州地方政府部长斯特灵•欣克利夫表示,州政府想要吸引更多的移民,这是因为偏远地区急需技术移民。特别是在农业方面。“不可否认,这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的根本方法之一。”斯特灵表示。

实际上,昆州所谓新的澳洲移民政策和此前的“上山下乡”如出一辙,根本毫无新意。但在移民政策不断收紧的今天,对于很多想要移民的人来说,不妨待在昆州几年时间,然后再搬去其他地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中哥两国政府官员探讨环境保护问题 互相学习借鉴


据哥斯达黎加移民中介了解,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于近日在首都北京会见了来访的哥斯达黎加环境、能源与电信部部长雷内·卡斯特罗一行。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

周生贤首先代表环境保护部对雷内·卡斯特罗表示欢迎。他说,中哥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双方在环保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是造福两国人民的好事,有利于中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周生贤简要介绍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是突破难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环保工作的难点。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努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融合,绝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之路。二是抓住重点。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始终是环保工作的重点。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挥环境保护宏观调控职能,在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管理,进行油品升级,集中力量解决大气、饮用水、重金属、化学品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三是应对热点。细颗粒物(PM2.5)污染防治是当前环保工作的热点,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更需要以开放的思想向其他国家学习借鉴成熟的经验、技术。

周生贤希望两国环保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互相学习借鉴,相互取长补短,通过开展人员互访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加强在多边环境事务上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雷内·卡斯特罗对周生贤的欢迎表示感谢,愿与中方一道为两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想必了解哥斯达黎加的人都知道,哥斯达黎加的生态环境很好。这不仅仅是因为哥国政府的努力,也归功于哥国的全民投入。而近几年,越来愈多的人选择办理哥斯达黎加移民,哥国的环境质量也起了很大的。

难民、难民的种类、世界难民日


难民是指一切由于种族、宗教、民族、加入某一社团,或政见不同等原因,不能获得原籍国保护;或原无国籍,现在原居住国之外,不能或不愿回原居住国的人。

从地理学角度讲,难民是人口迁移的特殊形式。因天灾、战祸、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宗教和种族歧视、国界变更等,导致大批人口被迫离开家园,流落他乡,形成强制性的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亚、非两洲,非洲难民主要来自南非和非洲之角,亚洲难民主要来自阿富汗、柬埔寨和越南。联合国1951年7月28日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1967年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呼吁应给予难民基本人权,并设有难民高级专员负责监督执行难民公约及接助等事项。

难民是国际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战争、种族迫害、部族矛盾、国家领土变动、政治避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原因造成的一个不能或不愿回原籍国的群体,具有群体性、无助性、流动性、自发性和被动性的特征。

难民分为经济难民、战争难民、种族与宗教难民、政治难民、自然灾害难民等。经济难民是为了改善生活而“自愿”背井离乡的人,也称“非法移民”。自然灾害难民是因地震、严重的水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的人,往往能通过临时救济返回来源国。战争难民是为躲避战乱而逃离家园的人。每一类难民的属性又不是单一的,有时战争难民同时又是政治难民,灾害难民同时又是环境难民等。目前,国际上解决难民问题一般采用3种办法:自愿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国安置。

联合国《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待遇,其中包括,在初级教育、公共救济、劳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给以国民待遇;在动产和不动产、自由职业、房屋等方面给以至少不低于一般外国人并尽可能优惠的待遇;各国应尊重难民取得个人身份的权利,给予难民身份证件和保护他们不被驱逐出境,并尽可能便利难民的入籍和同化。

“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对难民悲惨境遇发出的慨叹。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过去60多年来,全世界约有75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非洲和中东是世界上输出难民最多的地区。

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

加拿大投资移民动作频频


最近,加拿大投资移民传出不少新消息,包括公布了明年移民配额,联邦投资移民有望明年重开;魁省投资移民有望2014年4月重开;萨省省提名将于2014年1月2日重新开始接受申请等。

关注1:公布明年移民配额,投资移民有望重开

加拿大联邦移民部公布了明年的移民配额,计划接收24万~26.5万个新移民,其中经济类移民占63%,这创下了加拿大有史以来吸纳新移民人数的最高纪录。虽然移民部长暂时未提及何时能够重开联邦投资移民计划,但相信该计划势必重开。

联邦投资移民长期以来处于积压状态。2006年,联邦投资移民简化程序,导致库存量大量增加。由于申请人的数量大量增加,2010年联邦采取涨价的政策,申请人净资产要求由原来的80万加币提高至160万加币,投资款要求由原有的40万加币增加至80万加币。虽然移民投资门槛提高,但中国申请数量并无明显减少。2011年联邦政府采取了新的措施——“限额令”,限制申请数量,当年全球配额仅有700个,额满关闭至今。据现任移民部长亚力山大最新发布的消息,联邦移民部11月将会公布2014年联邦投资移民配额。

加拿大联邦移民部数据显示,到2013年上半年,各驻外移民签证办事处所收到移民申请个案宗数为101191宗。在过去的一年里(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各驻外移民签证办事处总共批准了273800人移民加国,并且否决了45607人的申请。

关注2:魁省投资移民:有望2014年4月重开

2013年魁北克投资移民新政规定全球配额仅为1750个,并且中国大陆最多只能占1200个配额,且需要抽签决定。此次魁省抽签,其实不是简单的抽,移民局抽出一个号码后,会打开抽中号码的文件,看文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移民局的要求,当这些都符合时,才有机会获得这个珍贵的档案号。

魁省移民局(MICC)在9月27日举行投资移民申请的公开抽签,魁省从已收到的5400份申请中,抽出1750个进行审理,“中签率”约为32.4%。

目前加拿大投资移民基本上都处于预启动阶段。有消息显示,如果2013年抽签申请进行顺利,魁省移民局计划在2014年4月1日重开投资移民申请。如果4月1日魁投重开的计划不可行,则可能等到明年8月再度重开,等于还是维持每年受理一次申请。

关注3:萨省省提名:明年1月再接受申请

目前,加拿大萨省已公布了2014年重启日期,萨省2014年移民项目变革方案如下:一是2014年1月2日将会按照新的申请和处理标准接受申请,此前的申请都将按照旧的要求处理。由于2013年创业类别的递交名额已在2013年6月12日使用完毕,因此,之后的申请人都需要等待至2014年1月2日之后才可以申请。二是从2014年1月2日开始,萨省的申请将全部通过在线系统申请。但申请条件是否变更,创业类省提名的名额是否增加,还有递交形式目前都没有公布。

据悉,2014年萨省省提名计划的名额将由2013年的4450个增加到4725个。明年开始重新接受的移民个案均引用新的网申系统,用于加快审批速度。移民类别将重新划分为三类:技术移民(熟练的技术工人),经验类移民(学生签证/工作签证转移民),企业家移民(投资移民)。萨省公布了技术移民及经验类移民的修正方案。申请人的评分表和具体细则将会在今年12月公布。

据移民专家介绍,2013年创业类别的省提名,萨省全球接受了225个申请,中国申请人能占90%左右。从5月23号开始接收,6月12号就报名额满了,只用了20天,所以有意申请2014年萨省省提名创业类别投资移民的申请人应该尽快做准备,才能赶上此次重开。

关注4:6种职业被取消 经验移民“断米路”

加拿大移民局日前突然公布取消6种经验类移民职业,分别是:厨师(cooks)、食物服务监督(food service supervisors)、行政人员(administrative officers)、行政助理(administrative assistants)、会计技术人员与簿记(accounting technicians and bookkeepers)、零售销售监督(retail sales supervisors)。据知,中国留学生申请此6种职业的比例占接近八成,可以说,这一政策的公布重创了中国学生的移民梦。

加拿大移民部长亚历山大解释道,调整移民职业类别是因为看到某些职业的申请数量过于集中和庞大,不仅造成案件严重积压,同时也会导致某种技术人才扎堆,不利社会的多元发展。

然而,目前在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绝大多数都主修商业和管理类的专业,毕业后亦会先从事相对对口和简单的职业,例如行政人员等以谋求发展和移民;另一方面,像厨师、餐厅领班这类学历要求较低的工作也是经验类移民的常客。但是,加拿大移民部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大刀阔斧地砍断了这些申请者的移民通路。

关注5:少数省提名计划也出现积压

由于联邦投资移民计划暂停,很多申请人转而选择各省的省提名计划申请移民加拿大,某海外移民公司专家表示,由于省提名计划申请人数急剧增加,很多省份都先后宣布暂停接收新申请个案,目前还有BC省和曼省仍然接受申请。

据悉,目前BC省仍未满额,而且政策维持不变,个人净资产不少于80万加元将至少40万加元投资在BC省创建或购买合资格的生意。通过经营该生意,为加拿大人或永久居民提供至少3个就业机会。

有些省的省提名计划由于申请人数急增,目前也出现积压的情况。以新布伦瑞克省(简称NB省)为例,该省提名计划于今年9月在官方网站上宣布暂时停止NB省提名的商业申请类别。目前已经积累了超过1500份申请尚未审批,处理这些积案起码需要两年时间。而联邦政府限制NB省每年只能有625个名额。

1918年—北洋政府武装护侨大撤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在给中国带来崭新的主义之前,先带来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挑战:100多万滞留在俄罗斯境内的华侨,面对混乱而血腥的俄罗斯内战,其生命和财产都遭到空前威胁。

告急文电雪片般地从海参崴飞往北京:

同胞正在挨饿,一些华侨的日均粮食只有4两……

同胞正被劫掠,无论“红”“白”,只要是扛着枪的老毛子,都把华侨当做予取予夺的金库……

同胞正被屠杀,俄罗斯相互对立的武装派系,都强拉华侨的壮丁,套上一件脏兮兮的军装,这些只听得懂“乌拉”的中国人,就被投入到了枪林弹雨之中。即使未被强拉壮丁的,也在一拨拨穿制服的强盗面前,宛如待宰的羔羊。甚至连以“护侨”名义出兵俄罗斯的日本军队,也莫名其妙地对华人大开杀戒……

百万华侨翘首南望,向着北京求救。

此时中国得到国际承认的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却焦头烂额,一边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一边要应对山头林立的国内各派势力,正在扯旗放炮武装暴动的革命党,牵制了政府的大量兵力。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黑暗、腐朽、反动”的北洋政府,也顶住各方压力,下令出兵西伯利亚武装护侨——甚至不顾日本的威胁警告。

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执政者第一次在海外动用军事力量,以保护侨胞的利益和安全。1918年,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

4000名中国陆军、1艘中国军舰,在五色国旗的引领下,开进了海参崴、开进了西伯利亚,开进了这片曾经飘扬着黄龙大旗的林海雪原……

远东告急

此时,滞留在俄国境内的华侨,足有百万之众。他们之中,除了传统的商人、手工艺人之外,还有数十万派遣到“一战”前线去的华工。

西伯利亚实在太广袤了,广袤得足以消弭任何来自欧洲的澎湃浪潮。

来自圣彼得堡的革命巨浪,涌到太平洋海岸时,几乎只剩下了几朵小小的浪花。远东地区不足1万人的布尔什维克,并没有足够的号召力,更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在通过突然的军事政变占领了伊尔库茨克、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利(哈巴罗夫斯克)、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等战略要地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很快就被颠覆,布尔什维克依然只能在地下进行游击战。

远东地区陷入了拉锯战。

占据优势地位的是捍卫旧政权的白卫军(White Guard),但也在走马灯般地替换着领袖和政权名称,“西伯利亚临时政府”、“西伯利亚自治临时政府”、“全俄临时政府”、“全俄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片鼎沸。

此时,滞留在俄国境内的华侨,足有百万之众。他们之中,除了传统的商人、手工艺人之外,还有数十万派遣到一战前线去的华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加入了协约国的阵营,派出了大量华工,其中不少由陆路经俄罗斯前往前线。俄国陷入内乱之后,这些华工陆续汇聚到伊尔库茨克等地,处境悲惨。

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远东之后,海参崴等地的局势也开始不安,暴动的消息一日数惊。当地华侨纷纷涌向中国驻海参崴总领馆,“来馆呼吁,接踵而至”。在俄国方面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局势控制的情况下,华侨团体如海参崴中华总商会、黑河江北旅俄华侨会、伯力中华总商会、阿穆尔省华侨总会等,都紧急呼吁祖国派兵前来护侨。

海参崴中华总商会在给中国总领事馆的急函中,请求“即派军舰来崴保护,并遣陆战精兵,发往离崴接近之吉林省所属之图们江,及东宁县、虎林县、绥芬河四处预先驻扎,一旦有事,调遣较易。”

黑河江北旅俄华侨会在给大总统、国务总理和外交总长的急电中,呼吁“若不从速进兵保护,不念华侨受其涂炭,即中国权利亦将损失,黑河更有何立足之地?”

伯力中华总商会在发给北京的电文中说:“交通断绝,险象环生,侨民生命,朝不保夕,伏惟鉴原,迅赐设法派兵保护”。

阿穆尔华侨总会在发给北京的长电中,甚至详细列举了出兵的理由,除了保护华侨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之外,也鲜明地提出了,此时正是从俄罗斯手里收回晚清所丧失的利权的好机会,并且趁俄国动乱之际,在远东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抢先布局,总之,出兵“于侨民、于国际,有百益而无一害”。

除了北京之外,近在咫尺的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和黑龙江督军孙烈臣,也收到了大量告急求援文电,“商民呼吁乞援之电,日必数至”,黑河商会甚至派出代表常住沈阳,不得出兵誓不罢休。

身在动乱灾区的中国外交官们,对华侨们呼吁祖国出兵给予理解和支持。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陆是元,在第一时间将海参崴的危机进展、华侨的艰难处境及热切盼望,急电传回北京,并建议中央“及早筹维,为未雨绸缪之计”。

但是,北京似乎相当为难,未能立即确定出兵。急不可耐的华侨们,说出来的话就不很中听了。“黑河江北旅俄华侨会”公开指责北洋政府:“华商经营俄边界阿穆尔省,现值内乱、政乱,两党争权夺利,全省响应,华侨人口数十万,财产数万万,受该乱党扰害,实不聊生,屡请黑龙江督军进兵保护,苦无中央命令,未敢擅进,意将华侨生命财产置诸脑外。”

“海容”出击

国务院随即进行了讨论,终于在3月13日决定:派遣一艘军舰前赴海参崴护侨,由海军部负责落实。海军部在3月20日指定了“海容”号巡洋舰担负这开天辟地的出国护侨任务。

其实,当外交部收到海参崴总领馆报告的第二天,就立即与海军部展开了磋商。此时,是1917年12月12日,距十月革命爆发仅35天,考虑到十月革命波及到远东的时差,北洋政府的行动可以说是非常及时、迅速的。

对于派遣军舰护侨,海军部毫无异义,认为理所当然,但是,“现时国内多事,军舰不敷分布”,爱莫能助,只能通过外交途径为华侨尽力提供救助。

海军部的婉拒,绝非推托搪塞,此时国内的确是多事之秋。

这年7月,孙文在广东联合西南军阀等,发动第一次“护法战争”。海军总长程璧光率领北洋第一舰队,投奔了南方阵营,这导致政府手上能掌握的海军力量大为削弱。俄国内战导致华侨告急之时,祖国的内战也正打得如火如荼,各种势力在动听的口号下互不相让,纷纷指责对方“假共和”,宣称自己才是“新共和”。遥远的西伯利亚的华侨命运,也就只能留给当家当得焦头烂额的北洋政府去操心了。

对于海军部的婉拒,外交部却并不气馁,当天再度发函,要求海军部以华侨为重、以大局为重。海军部一时处在两难的境地,直到半个月后的圣诞节当天,才答复:依然是无舰可调。

更多的呼吁信涌向了北京。海参崴中华总商会、伯力中华商会等华侨社团相继到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馆请愿,1918 年1 月8 日, 陆是元总领事再次致电外交部,要求中央果断调集军舰护侨,“以慰华侨之恐慌”,“以壮华侨之胆”,并“派得力陆军驻扎东宁、虎林、图们江、绥芬河四处”,确保撤侨通道的畅通。

1 月19 日,外交部将海参崴总领事馆的电报提交国务会议审议。依然被南方动乱搅得一团混乱的中央政府,同意了护侨之事。国务会议决定,由陆军部会同奉天、吉林两省,抽调陆军进驻图们江,保边护侨。2 月16日,国务会议又决定,由吉林督军调兵绥远,保护伯力华侨。但考虑到出兵入俄将引发复杂的国际问题,军队不得越境行动,主要目的就是保持撤侨通道的安全与畅通。

控制东北的张作霖等奉系军阀,与控制北京的皖系军阀,并非同志加兄弟,各有各的小九九。但在护侨的问题上,双方罕见地保持了一致。奉天、吉林两省奉命,立即抽调了大批兵力。张作霖等还在华侨中推广自我保护办法:“一、财产造册送交俄官,以为损失索赔根据。二、紧急时悬挂国旗,标示华侨。三、各商设团自卫。”

但是,这种隔靴搔痒的办法已经无法应付俄罗斯越来越恶化的局势。2月份,布尔什维克在海参崴暴动,推翻了当地旧政权,却未能控制局面,海参崴社会秩序彻底崩溃。日本、美国、英国也已经派出军舰,进行武装示威。

此时,南方“护法”阵营围绕着拥护孙文还是拥护约法,发生了分裂。孙文希望借护法战争之机会,建立自己的军队,要求海军总长程璧光率舰队与他协同,攻击驻守广州的桂军。桂军乃是“护法”同志,如此内讧,遭到程璧光拒绝。孙文遂带人强行登上同安、豫章两艘军舰,并轰击广州城。程璧光事后下令撤除了同安、豫章两舰舰长的职务,但2月26日,他就在光天化日下遇刺而亡。孙文与桂系相互指责对方是幕后的凶手,而若干年后,“大元帅府少将参军” 罗翼群透露,杀手是由孙的亲信朱执信亲自安排(《有关中华革命党活动之回忆》),这与蒋介石暗杀革命同志陶成章如出一辙。程璧光究竟死于何人之手,至今仍是悬案。

护法军的内讧,令中央政府的压力大为缓解。2月27日,也就是程璧光被刺杀的次日,中央收到了新任驻海参崴总领事邵恒睿的紧急报告,指出:日、英、美都以“护侨”为名派出军舰,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一,“我国既已实行加入战团,亦当速派军舰来崴,相机应变,不但得以保护侨民之生命财产,假令一旦失和,俄国退让之际,该三国对于俄国亦必有所要求,倘或咸争利权,提起分割租界事,该三国定收捷足先登之效,此千载不遇之机会,而我国侨民较诸他国众多,若无武力以作后盾,未免向隅矣。”

邵恒睿在发给北京的电文中说:“我侨民之众,关系之巨,处常之难,应变之险,远非他国之比。果真处于绝交或交战地位,又或猝值暴变,人有自卫之力,我何所持。人可鼓掉而去,我将焉往。前虑运粮为梗,我先受饿,兹虞风云莫测,我先蒙难”。

国务院随即进行了讨论,终于在3月13日决定:派遣一艘军舰前赴海参崴护侨,由海军部负责落实。海军部在3月20日指定了“海容”号巡洋舰担负这开天辟地的出国护侨任务。

“海容”号巡洋舰,是当时中国海军的主力军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向德国伏尔锵造船厂订造了3艘军舰,排水量2950吨,分别命名为“海容”、“海筹”、“海琛”,军史上统称为“海容级巡洋舰”。3舰在1937年抗日战争中,均悲壮自沉于江阴附近的长江航道,以堵塞日本海军的进攻之路。

中国派遣军舰赴俄护侨,激怒了日本。此时的日本,正致力于建立中日的共同防卫体系,以便攫取自己在“北满地区”(东北北部)的特权。中国的单独行动,大大打乱了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计划。可以说,“海容”号奉命赴俄,因力量依然单薄,对护侨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但这不仅是中国执政者第一次通过武装护卫的方式表示对海外侨胞的关切,更是在当时的弱势环境下,对日本逼迫的一次“软”对抗。

在日本的高压下,中央政府一边尽力敷衍日本,另一边敦促“海容”号尽快成行,将生米煮成熟饭。外交部不断催促海军部,“即日开驶”,并电告海参崴总领馆,切实做好“海容”号的煤炭、淡水、食品等补给供应。4月9日,在日本的一再责难下,“海容”号驶离国内军港,4月16日在华侨们的欢呼声中,进入了海参崴港口。

此时的海参崴港口中,已经有了另一艘悬挂中国五色国旗的商船“飞鲸”号。“飞鲸”号属于国有企业“轮船招商局”,此次奉派前往海参崴撤离华侨。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动用民用交通工具从海外撤侨。早在确定了“海容”号巡洋舰赴俄的同时,中国外交部就要求交通部和东三省地方,紧急加派机车、商船,从陆海两路加快撤侨。“飞鲸”号于4月10日出发,先期到达了海参崴。

“海容”号巡洋舰抵达后,“飞鲸”号的撤侨工作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当俄方禁止华侨们搬运两具棺木上船时,在外交交涉无效的情况下,“海容”号巡洋舰应总领馆的要求,“派兵四十名,登岸排立”,在武力面前,俄方边检人员也只能退让,“始得将枢装运”。“海容”号巡洋舰抵达后的第三天(4月18日),“飞鲸”号就满载了1165名华侨,起锚返航烟台港。

“海容”号巡洋舰在海参崴,还多次派兵登陆,前往保护因争夺工作机会而被当地人包围的华工。几次三番武装示威后,针对华人的暴力行为大为减少。

与此同时,中央宣布放松自上年圣诞节开始执行的对俄粮食禁运,对运往海参崴的粮食车队或船队,一律从速放行,以缓解海参崴的粮食危机。国内各地立即停办赴俄工作的护照,旅俄华工最多的山东全省动员,做好侨民的安置准备。

出兵远东

在驻俄部队的壮威下,在内战最为激烈的伊尔库茨克一线,中国外交官员不畏艰险,从莫斯科和哈尔滨联系调运火车,全程护送,仅1918~1919 年就抢运出3 万名被困华工。

“海容”号巡洋舰进驻海参崴还不到一个月,“捷克军团”发动叛乱,远东局势更为混乱。

捷克军团全称是“捷克斯洛伐克军团”(The Czechoslovak Legions),本是协约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当时捷克斯洛伐克还在奥匈帝国统治下,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捷克斯洛伐克的侨民们组织了志愿军部队,加入俄、法等协约国的军队序列。而在东部前线,与俄军对抗的德奥军队中,不少捷克斯洛伐克士兵也投奔俄军,到二月革命爆发时,俄军中的捷克军团人数高达5万。

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单独媾和。这支捷克军团宣称将加入法军队伍,继续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新生的苏联政府为不激怒德奥,下令将该军团调往海参崴,并与该军团达成协议:抵达海参崴后,即行缴械,然后从海参崴登船返回西欧。列宁此举,一是为了避免刺激德奥,二是延缓捷克军团加入法军,三是由捷克军团搬运全套武器装备到远东,加强远东的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但这个愿望随即落空:捷克军团进入混战中的西伯利亚后,立即向布尔什维克开火,得到了各地“白卫军”、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大力支持,沿途接连推翻并不稳固的苏维埃政权,到8月初已经占领了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大部地区。刚刚泛“红”的西伯利亚,又回归了一片“白”色。

失算后的列宁立即着手弥补,建立了红军“东方面军”,对捷克军团和白卫军展开攻击。“白”方逐渐不敌“红”方,开始步步向东撤退。而支持“白”方的协约国,包括中国在内,开始积极部署营救捷克军团的使命。

毫无疑问,拯救捷克军团,为协约国干预俄国内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借口,也为中国出兵西伯利亚护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捷克军团事件,令远东华侨的处境更为悲惨。捷克军团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至少20多万华工滞留鄂木斯克和伊尔库茨克(中国驻伊尔库茨克领事魏渤报告),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日军虽然数次前来赈济灾民,却明确宣布华侨不在赈济范围,连购买赈济粮的资格都没有。

同时,管理远东地区的“白卫军”高尔察克政府,为了备战,积极搜刮民间财富,而华侨、尤其是略为富裕的华侨,成为主要的盘剥对象。白俄政府不断要求华侨换领“居留票”,进行勒索,1卢布的“居留票”,对华人却要收取10卢布,军警严厉盘查,无票和过期者将被罚款甚至监禁。华人离境,只能携带500卢布现金,超额的一律没收。日本支持下的谢苗诺夫“白卫军”,仅在1919年元旦一天,就从查获的70多名华商身上,没收了高达665万卢布的巨额现金。

白俄政权之外,布尔什维克、日本军等,也纷纷印刷各自的纸币,强行兑换,令远东地区成为全球纸币币种最多、物价最为离谱的地区。加上各种政权强行征收高额税收,远东地区的华商被彻底地变成了“无产阶级”。而且,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任何保障,针对华人的烧杀奸淫不绝于耳。“财产任便处置,生命随意蹂躏”,“数十万侨民生命日居釜底,千百万财产形若垒卵。”(阿穆尔省华侨总会报告)

远东华侨们再度向祖国发出呼吁:出兵!出兵!

此时,协约国各国也在积极磋商出兵干涉俄国内战,日、美、英、法等逐渐形成了共识,而北洋政府也不甘落后,与协约国列强展开外交交涉,表示中国将随同出兵西伯利亚,“此次若协商各国公共出兵,我国对于参战应尽之义务,自应一致派遣一二千人,并以保护领馆、侨商”。与此同时,北洋政府行动起来,筹划利用这一良机收回被沙俄强占的一些主权,包括中东铁路的控制权。

北洋政府的出兵要求,遭到日本的坚决反对。日本所希望的,是将中国纳入所谓“中日共同防敌”的体系,中国只要提供基地和补给即可,日本军队将会协助保护华侨。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是借机攫取在中国东北的更大利益。

北洋政府并不示弱,虽不能与日本人针锋相对,但还是实行了软对抗,将中国出兵的目的由护侨修改为“援助契克(捷克军团)为宗旨”。这一理由,得到了美国、法国的支持,美国甚至明确表示,北洋政府应自行掌控中东铁路。日本也不便继续反对,但提出中国出兵的人数不必多。

外交斡旋结束后,北洋政府确定出兵西伯利亚。出兵的真正目的有二,一是未雨绸缪,保障包括黑龙江航权在内的中国主权,防止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列强达成任何损害中国的协议;二是护侨。

8月2日~8日,日、美、英先后发表出兵宣言,正式对俄国内战实施武装干涉。日军的人数,最多时高达72000人,美、英、意、法等国军队分别达到9000人、5800人、1400人和1200人。

8月3日,已经在海参崴的“海容”号驱逐舰舰长林建章,被任命为“代将”,负责驻俄部队的全权指挥。

8月22日,北洋政府正式发表出兵宣言,陆军第九师抽调了相当于2个团的总兵力,人数达4000人,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和机关枪部队,分6批陆续开进了西伯利亚,由团长宋焕章负责指挥。主要使命就是确保海参崴-双城子-绥芬河的撤侨通道。

中国军队的到来,大长了华侨的志气。驻俄部队不断派出小分队,应华侨的要求,前往执行拯救和保护任务。而在驻俄部队无法驻守的城市,华侨们开始成立自己的民兵组织“商团”,领事馆悄悄协助他们购置枪支弹药,增强自卫能力。

在驻俄部队的壮威下,在内战最为激烈的伊尔库茨克一线,中国外交官员不畏艰险,从莫斯科和哈尔滨联系调运火车,全程护送,仅1918~1919 年就抢运出3 万名被困华工。

武装护权

除了“庙街事件”之外,北洋政府在中东铁路的问题上,也利用中国出兵西伯利亚的有利机会,大举动作。

尽管中国出兵的公开目的是援救“白俄”,但白俄对华人的态度并未丝毫改变。

白卫军首领谢苗诺夫继续屠杀和抢劫华侨,1919年1月1日他“没收”了华商们665万卢布的高额现金后,7月份再度刷新此纪录,华商们1000多万卢布被“没收”。

谢苗诺夫丝毫不顾“友邦”情谊,排华暴行越演越烈,干脆宣布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没收华侨的全部财产,禁止华侨居住。

是可忍、孰不可忍。

驻俄中国军队的枪杆子也不是摆设,在外交抗议的同时,他们并没有龟缩在“顾全大局”的乌龟壳里,而是勇敢地抗击,向敢来骚扰的“友邦”“白卫军”开火。同时,驻俄部队也分兵进驻伯力、双城子、海兰泡等地,武装护侨。

为对抗谢苗诺夫军队,在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的多次催促下,中央制定了更为详尽的“境外出兵计划草案”,计划在俄境的大乌里、格林木斯克、赤塔、大乌金子、伊尔库茨克等地驻兵,但最终未能实施。

这其中,最大的一起“摩擦”事件,就是所谓的“庙街事件”,中国军队面对俄罗斯白卫军、以及日军,勇敢地用枪杆子捍卫自己。

北洋政府出兵入俄的同时,为加强中俄界河的防务,中央宣布将驻守长江的“江亨”、“利捷”、“利绥”等3艘小炮艇和“利川”号武装拖船,调往东北,扩建“吉黑江防舰队”。

这是一支吃水很浅的江上舰队,却必须从海路赶往东北。为此,由海上运输舰“靖安”号拖带护送。舰队由“靖安”舰长甘联趝指挥,在1919年9月上旬到达庙街,进入黑龙江,“靖安”舰南下返航,舰队指挥权交给“江亨”号炮艇艇长陈世英。

中国收回三江的航权,这自然是俄国人和日本人所不愿意看到的。舰队需在黑龙江封冻前赶往“吉黑江防舰队”司令部哈尔滨,但行进到西伯利亚大铁路桥附近,遭到白卫军和日本军队炮火阻挠,不许西下。因此,舰队被迫停泊在庙街,随后,黑龙江封冻,舰队只能在此等待开春。

此时的庙街,驻扎了俄罗斯的白卫军和日军,日军还有4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平日里,白卫军与日军对这里的2000多华侨予取予夺,双方矛盾极深。

10月份,苏联红军开始攻打庙街,白卫军要求陈世英的舰队为他们协防,遭到陈世英的拒绝。不久,红军攻入庙街,白卫军撤离,红军将负隅顽抗的日军包围在日本领事馆内,但因为缺少重武器,难以攻克。这支红军部队纪律不错,对华侨并未骚扰。因此,当他们拜访陈世英,希望从中国舰队的炮艇上拆借几门大炮时,陈世英及各艇指挥官们经过会商,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江亨”舰的1门边炮、“利川”舰的1门格林炮及一批炮弹,“借”给了红军。在中国大炮的帮助下,红军迅速攻占了日本领事馆,击毙日军数十人,俘获130余人。次年春天江面解冻,在此兵力单薄的红军主动撤离,撤离时指挥官下令将日军俘虏全部处决。日军卷土重来后,发现了“惨案现场”,并通过炮弹弹壳发现了中国军队支持红军的证据,恼羞成怒,派出军舰包围了中国舰队,并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抗议。

陈世英一面矢口否认,推卸得一干二净,一面积极备战,准备在庙街与日军决一死战。双方相持数月,在协约国各国的调停下,调查最后也无法证实中国军队协助了红军的进攻。中国军事法庭因此仅判处陈世英革职,“永不叙用”,而日军也无奈解除了对中国舰队的包围。“永不叙用”的陈世英后来悄悄更名为陈季良,依然在海军中供职,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已经高居海军部政务次长兼第一舰队中将指挥官,亲自指挥了抗击日本海军的江阴海空保卫战。至于下令处决日军俘虏的苏联红军指挥官,则在日苏两国就“庙街事件”谈判时,被苏联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除了“庙街事件”之外,北洋政府在中东铁路的问题上,也利用中国出兵西伯利亚的有利机会,大举动作。

1917 年12 月,哈尔滨中东铁路路区发生了布尔什维克暴动,在俄方请求下,北洋政府派兵干预,解除了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并部分收回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与监督权,为撤侨工作及不久后的出兵提供了保障。1919 年8月,北洋政府宣布在哈尔滨正式成立警察总局,从俄国人手中收回了大部分警权。

协约国进行共同干涉期间,中东铁路被纳入国际共管,但实际上主要由中国进行管理。1920年,协约国陆续从俄国撤兵,中东铁路的国际共管局面即将结束。由原沙俄政府任命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为了对抗日本人扶持的谢苗诺夫政权,公开发布告示,宣称由他负责中东铁路范围内“俄民之国家统治权”。

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立即向霍尔瓦特发出通牒,中东铁路完全属于中国领土,绝不容有第二国施行其统治权。在中央支持下,双方展开十余次谈判,中方工人开始全面罢工。当霍尔瓦特计划调动俄国护路军镇压罢工工人时,鲍贵卿向他发出最后通牒:俄军俄警的武装必须一律解除。霍尔瓦特试图反抗,但鲍贵卿迅速派出军队,强行解除了俄国护路军及哈尔滨市俄国军警的所有武装。这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依靠武力收回国家主权。

北洋政府还展开了一系列收回国权的动作:

废止《中俄蒙协定》,出兵外蒙,1919 年11 月外蒙撤销自治,几乎成功回归中国;

积极提出修改《中俄伊犁条约》,与苏联地方政府在1920 年5月签署新的局部通商协定,废除了旧约中的不少不平等条款;

1920 年9 月发布大总统令,废除俄侨领事裁判权,收回俄租界;

1921 年8 月,《中俄伊犁条约》第四次十年届满,因无俄方政府可谈判修约,1922 年1 月以大总统令方式宣布废止俄商陆路减免税特权……

一个虽仍羸弱,却正在不断崛起的中国新形象,正出现在世人面前。

自强自立

在列强、尤其日苏两大强邻的操纵下,本该专注于国家建设的中国,却被深深卷入了争权夺利的内乱之中,城头变换大王旗,华侨再度成为被遗忘的弃民。

随着协约国军队陆续撤离,北洋政府也宣布从俄国境内撤兵。中国历史上首次武装护侨、撤侨告一段落。

苏联政权发布了两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沙俄攫取的在华特权。这曾经被讴歌为苏联的伟大情谊,而实际上,其所宣布放弃的特权,大多已经被北洋政府在此期间实际收回,苏联即使不放弃,也无法实际行使。

民国著名学者曾友豪在《中俄协定给予中国之利害》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要知道中国(从中苏谈判)所得的利益,并不一定是苏俄高兴给的,其实苏俄简直没有供给这些利益的能力。譬前俄帝国和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自民国六年俄国帝制灭亡后,已不再为中国承认。纵使这一次苏俄政府不肯放弃前俄帝国与中国缔结的条约,苏俄也没有法子使中国承认。”

果然,新生的苏联那动听的“主义”之歌,只是其在国际孤立、四面楚歌状态下的缓兵之计和“合纵连横”之策。实际上,其脚跟尚未站稳时,远东苏维埃政权就悍然宣布,中东铁路界区为苏联领土。

1921年初,海兰泡、伯力等地再度发生排华事件,应侨胞要求,北洋政府在6月份再度“派军舰江亨赴黑河,利捷驻三江口,利绥、利川赴伯利”,“专备保护侨民之用”。但是,这似乎成了北洋政府护侨的绝响。

在列强、尤其日苏两大强邻的操纵下,本该专注于国家建设的中国,却被深深卷入了争权夺利的内乱之中,城头变换大王旗,华侨再度成为被遗忘的弃民。

护侨之兴衰,恰恰验证了《左传》中的箴言:“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缅甸两支同族武装频频互相攻击,致使数千难民尚未归家!》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缅甸移民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本文地址:http://m.ym16.com/y/29689.html

上一篇:移民美国:如果申请,一定要趁早

下一篇:“拓国”战略:日本30年移民东北33万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